南师附中一群小学霸爱上“黑科技”
别的孩子忙着考试,他们却在研究太阳喷流、水环境季节演替、南极机器人望远镜!昨日,中科院南京分院与南师附中联合创立的“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在该校报告厅举行第二期汇报答辩会暨第三期签约仪式。记者了解到,南师附中目前已有46名高中生参与高端科研项目研发,形成16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两项,撰写省政协提案一篇,姜天行同学凭借“南京市售大米镉含量调查”项目中的科研工作,同时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录取。
通讯员 李小飞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刘颖
【看看高中生研究什么“黑科技”】 天目湖万亩茶园对水质有影响? 两男生坐船到湖里采样
“我们跟着科研导师坐船到湖里采样,今年2月到8月开展逐步采样,然后在实验室里进行总氮、总磷、叶绿素等数据的测定。”高二男生陈贝乐和杨远宁组成一个科研小组,他们的项目是“湖库水环境的季节演替过程监测与保护建议”。一年的时间,跟随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朱广伟和朱梦圆老师学习各种科研方法。“学校学习更多是书本与考试,而这样的项目教会我们如何做科学研究,比如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配制显色剂、萃取叶绿素、富营养化指数分析评估等。”陈贝乐和杨远宁主要对天目湖和玄武湖进行研究,他们发现2-4月湖泊富营养化水平整体较低,而5-8月则指数上升较快,玄武湖整体富营养化程度处于中度,指数超出同期天目湖10个点以上。“天目湖流域多达三万亩茶园,氮磷排放高,建议收回临湖茶园。”两个男生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太阳除了黑子、耀斑还会喷流?
他们和天体物理较上劲
高二男生左子豪和女生李易搭档,两个天文爱好者这回和天体物理较上劲。“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研究它的运动对我们意义重大,但是到现在为止太阳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现象。”李易说,他们做这个项目前,也只对黑子、耀斑比较熟悉,喷流现象还十分陌生。“但是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具有很实用的价值,太阳的这些现象会对我们的通信产生影响。”在这一年里,左子豪和李易跟着中科院的老师们掌握了太阳物理基础知识,到紫金山天文台实际观测,并且真正参与到处理观测数据的过程中。“每次观测太阳都特别兴奋,我们在网上看到美国大熊湖太阳天文台世界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的观测图片和数据,还有卫星观测到的全日面多波段图像,跟着老师一起选取一个活动区进行光球和视向磁场等观测,进行数据分析。”和左子豪、李易一样对天体感兴趣的,还有高浩淳、王一帆、苏畹,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天体光学技术《南极机器人望远镜故障自诊断方法的研究》。
【首期计划成员被名校录取】
跑遍南京11区菜场研究大米镉含量
去年12月首期“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汇报答辩会上,男生姜天行和同伴做的“南京市售大米镉含量调查”项目得到专家好评,记者在12月6日的第二期答辩会上获悉,姜天行今年高三毕业时凭借该项目中的科研工作,同时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录取。这些孩子做项目研究前几乎没有去过菜场,为了这个项目,几个孩子跟随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的王玉军博士,把南京江宁、高淳、溧水等11个区的农贸市场跑遍,共取得70份样品,分析镉含量和大米品种以及产地的关系,几个男生还对比了其他米种,发现糯米镉含量较高,建议适量吃。
【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
近二十个高端科研平台向同学开放
中科院南京分院杨桂山院长、南师附中葛军校长签署了新一轮合作协议,“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将持续稳定地实施下去,为青少年成才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记者了解到,“中学生‘紫金’科学探究计划”是中科院南京分院与南师附中在探索高端科研资源教育应用的创新尝试。自2015年12月9日第一期启动以来,南京分院组织系统内研究所开放了包括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在内的近二十个科研平台,组织了以褚海燕、王玉军等百人计划专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得主领衔的科研导师队伍,充分发挥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以高起点、高平台,为南师附中高一、高二累计46名同学提供了参与高端科研项目研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