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杨澜来宁分享新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人工智能反射出人类的独特”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朱凯   2017-11-20 09:50:00
 
杨澜来宁与读者分享新作。 本报记者 朱凯摄

  人工智能到底离普通人的生活有多远?昨天下午,著名媒体人杨澜携新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作客凤凰广场,与读者分享自己在人工智能探寻之旅中的收获。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过去写人工智能的都是理科男,所以我要从文科女生的角度,来写更有人情味、更通俗、更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人类的情感决定了我们奔跑的方向”

  2016年,杨澜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20多座城市,采访了30多个顶尖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80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在剪辑纪录片的过程中,杨澜通过媒体人的人文视角、独特的亲身体验以及细腻的情感,书写了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探寻之旅,于是有了这本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人工智能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在知识迅速迭代、规则不断改变的今天,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媒体人,杨澜觉得有责任与义务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这场智能革命,“我不会用太多科学术语、专业语言把大家搞得晕头转向,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能理解的科技问题,对大家而言都不是难事。”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杨澜遇到了一些女性人工智能科学家,其中一位女性科学家给高中女生办了一个有关人工智能的夏令营,如果是男生,她只要说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就可以吸引他们来参加,而对于女生,她还会说,这会让你的父母、祖父母活得更有尊严。

  杨澜说,这就是男性和女性视角的不同,“女性对于科技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也关系到我们的科技朝哪里发展。如果说科技决定了我们的奔跑速度,那么人类的情感和爱就决定了我们奔跑的方向。”

  “更可能出现的未来是人机共存协作”

  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大量抢人类的饭碗?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人类的主宰?杨澜也曾有过同样的疑问,所以才有了《探寻人工智能》这部纪录片。

  绕了大半个地球后,杨澜得出的答案是:那些具有简单明确的规则和高度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容易被机器取代;一些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需要人们的同情心、同理心和相互激励这种情感互动模式的工作,反而显得人是更加独特和不可取代的。

  杨澜认为,人工智能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的是人类的独特之处,“人类的综合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爱等等,具有不可取代之处。我认为,像按摩师、教师和优秀的媒体人这样的工作不但不可取代,甚至还会得到加强。”

  在纪录片有一集的结尾,她这样说道:“可能有一天,有一个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吃喝拉撒,但当你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你希望你只握到一个机器人的手吗?”杨澜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是谁要替代谁,更可能出现的未来是人机共存、人机协作,甚至是人机共生。

  “人类应及时调整认知和学习方式”

  杨澜发现,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一方面,李飞飞、张亚勤、吴恩达等一批华裔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正在引起全球关注和追随;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数据大国,在政府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的整体布局下,海量数据以及高科技人才汇聚在一起将会引发巨大的效应。

  包括视觉识别、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很多领域在内的人工智能,在不久的未来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替代人们进行枯燥和繁重的工作,但弊端也不可忽视。

  “比如,我们现在每天接受的新闻,实际上是基于人工智能对我们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的分析而推送给我们的。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某种信息的壁垒,也就是说,我们会生活在一个由自己的需求形成的信息泡沫中,对于这个世界最全面、最真实、最客观的一些认知,反而会因此受到局限。”杨澜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认知和学习的方式。

  本报记者朱凯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