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放大学项目创新、特色引领—— 社区教育,点亮全民终身学习之路
“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影展 许丛军摄
南通有这样一所大学:不设入学门槛,没有年龄限制,各种教育无缝衔接,教育触角遍及全市每个角落。2014年12月,原先的南通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南通开放大学。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全市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的形式,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开展东西部教育结对工程、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阳光教育工程等特色项目,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地市级开放大学的前列。
响应国家对口支援的号召 开展东西部教育帮扶结对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南通开放大学主动谋求与新疆有关学校和部门的对接合作,与新疆伊犁州电大签署了东西部结对帮扶协议,填补了江苏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成人教育的空白,开创了全国地市级开放大学之先河。
领导重视,高点定位。去年7月,南通开放大学组队专程赴伊犁州电大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双方举行专题座谈会,探讨了两地办学模式、思路、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与经验,并就下一步合作进行了详细的商讨,确定于9月启动一系列对口援疆事宜。
资源共享,人才支持。去年10月,南通开放大学一行五人再赴伊犁州电大,交流社区教育工作,向伊犁州电大赠送了1500多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及30多本校本教材。南通开放大学选派技术中心骨干教师徐勤岸作为共建人员,指导伊犁州电大信息技术应用、微课制作的开展等。短短两个月,完成了学校网站改版、微课制作、流媒体服务器搭建等大量工作,为伊犁州电大网站功能的定位进行了调整,为宣传招生政策、解答招生疑问、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安排、相关管理信息及寻求学习帮助提供了必要的网络支持服务。
发挥优势,共同发展。南通开放大学秉持真诚、务实、创新、合作的原则,帮助伊犁州电大做好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推进伊犁州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伊犁州电大的龙头作用,完善体系,健全运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引领、促进伊犁州社区教育共同发展;培训一批社区教育专职骨干队伍和优秀师资队伍,为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保障;帮助开发一批优质学习资源和地方特色课程,扩大有效学习资源供给;针对各地区实际,培育新品牌、新特色,初步形成伊犁州社区教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新局面。
实施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 促进特色村镇的保护与运用
近年来,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随着宅基地复垦、旧村改造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宝贵的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正逐步消亡。影像记录直接、生动,有助于保留乡村记忆,积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宝贵资源已迫在眉睫。
启动“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去年4月,由南通开放大学与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等联合发起的“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启动,引起了国内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此工程以“乡村记忆”为主题,选取南通的十镇一街作为记录对象,记录者深入对口乡镇拍摄,挖掘乡村历史中的故事,最终完成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系列影像志作品和电视专题片。“我们想通过这个项目提高南通的社会影响力,向世人讲好乡村故事,展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美丽乡村。同时,通过记录、保留乡村风貌,唤起现代人保护乡村的责任感,促进特色村镇的保护与运用。”南通开放大学副校长景圣琪说。
开展“中国—以色列”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为了配合“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的推进,向世界进一步宣传南通, 去年8月,南通开放大学牵头开展“中国—以色列”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来自中以两国的大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感受南通的传统民俗,探寻中国乡村的文化烙印,结下深厚友谊,最终形成了25万字左右的双语文集《江海夏歌》,向2017年“中国—以色列”建交25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举办“美丽的南通”摄影展。今年3月16日—26日,“美丽的南通”摄影展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正式开幕。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海法理工大学、希伯来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们以及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各界人士前往观赏。作为中以建交25周年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摄影展拉近了特拉维夫和南通的距离。
全国首创阳光教育学院 服务社区矫正人员
去年5月,南通开放大学与南通市司法系统合作成立阳光教育学院,校政联手合作服务社区矫正。
设置完善的社区矫正教育内容。以开设课程专题讲座等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治等集中教育,以专业化手段提升教育矫正质量和实效;选聘高职大学生任社区矫正志愿者,自愿无偿参与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制教育与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社会认知疏导不良情绪等教育矫正;委派社区矫正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向志愿者讲授社区矫正实务技能方法,南通开放大学委派专业素养深厚的法学教师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讲授社区矫正法学理论知识,合作开展社区矫正理论研讨实务课题研究、业务培训以及编印社区矫正工作刊物等。
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阳光教育学院不仅是服刑人员的教育园地,也是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深造课堂。学院针对社矫工作者开设法律知识、社会工作先进理念、心理咨询实务等课程,邀请相关领导和业务骨干就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规范管理、后续照管等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实战能力。
规划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长远发展,南通开放大学法学教授与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专家团,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探索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划,使社区矫正工作起点更高、操作更规范、成效更显著。今年,双方合作的《社区教育视角下的校政合作服务社区矫正的实证研究》课题获得省级立项资助,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创了矫正工作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先河。
南通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张建锋介绍,社区矫正教育走进大学校园,消除了社区服刑人员因害怕身份暴露而逃避接受教育的顾虑。校园教育的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态度,变消极应对为主动学习,消除身上的“标签”,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