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曾被无数次搬演的“二泉”昨晚亮相歌剧舞台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董晨 实习生 王建娟   2017-10-10 07:47:00

  曾被无数次搬演的“二泉”昨晚亮相歌剧舞台 ——

  中西对话,在致敬经典中唱响当代

本组图片摄影 实习生 陈俨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

  9日,第三届精彩江苏艺术展演月闭幕演出——民族歌剧《二泉》在江苏大剧院迎来首秀。

  作为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16年省文化厅重点投入剧目,由省文化厅、无锡市共同打造的《二泉》是我省20多年来首部民族歌剧。该剧以华彦钧(阿炳)的坎坷一生为主线,表现出阿炳对音乐、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泉映月”曾被无数次搬上舞台,为何这次会选择歌剧版本,中国的二胡曲调在歌剧舞台上又会有怎样的呈现?昨日,记者采访了该剧主创。

  从18岁演到去世,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此次演绎了一个“年龄跨越很大”的阿炳。“整场演出,我有近20首唱段。”作为春晚常客,王宏伟对舞台并不陌生,但《二泉》的演出让他很是感慨,“阿炳一生命运坎坷,不仅唱段多,作为演员还要摸索作为盲人的体验和感觉。”为了演好阿炳,王宏伟把能找到关于阿炳的书都看了一遍,手机里更是存满了阿炳的音乐作品,一有空就听。在无锡期间,经常去街头巷尾转悠,找寻人物的感觉。“可以说,这是我唱歌剧十年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王宏伟直言,“随着命运的起伏,唱段的风格一直在变化,让我压力很大。但不管有多难,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人物塑造好。”

  《二泉》以无锡市歌舞剧院为演出班底,由《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国家一级编剧任卫新担任编剧,原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团长杜鸣担任作曲。全剧将阿炳从苦难中力求超脱、在黑暗中向往光明的一生如画卷般展现在观众面前。

  坚守民族文化本体,推动歌剧艺术民族化进程,是《二泉》秉持的创作原则。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官天涛告诉记者,《二泉》是一部具有江苏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歌剧,该剧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汲取中国戏曲、民歌等传统艺术营养的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歌剧在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民族歌剧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歌剧人,能够将一代民间艺术家华彦钧的故事搬上舞台,可以说既激动也有压力。”总导演黄定山坦言,阿炳的故事被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过,这次用歌剧的方式来塑造,如何能有更多新意?“关键要解决当代性的问题。首先是选题的当代性,即歌剧的精神内核要和今天的价值观相吻合;其次是表现形式的当代意识,用当代的表述方法和舞台表现,讲一个今天观众喜爱并关注的故事。”他对记者说,“为此,我们把主要冲突放在阿炳与苦难命运的不断抗争上,体现他对音乐、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一部极具悲情诗意的正歌剧。”

  纵观全剧可以发现,小到市井人物的叫卖声,大到歌词台本旋律的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创作者以满怀敬畏向往之心,与前辈艺术家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从而将阿炳对人世、生命的透彻洞察,将《二泉映月》这一经典名曲的来龙去脉,高度凝练在民族歌剧这一艺术形式中。欢快中几许幽婉,沉郁中不乏昂扬。在与苦难命运的不断抗争中,阿炳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精进同步并行,“你让阿炳睁开眼,再看一看太湖的水,看一看惠山的泉”之泣血呼号;“月下拉琴你牵着我,走过多少不平的地”之相濡以沫,无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昨晚,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专家组现场观摩了《二泉》的首演。专家一致认为,“《二泉》牢牢把握吴地文化、民国风情、道教仙乐等三大风尚,让民族歌剧传统性和当代性得到高度统一。西方交响乐、管弦乐和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的东西对话,令人耳目一新,为后来者做出了有意义的实践探索。”特意从无锡赶到南京来看演出的观众谭林则说, “眼睛瞎了,心却亮了起来,看了《二泉》,我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二泉映月》。”

  《二泉》出世,让无锡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仲宝很是感慨,“有舞无歌”是无锡市歌舞剧院这些年的一个遗憾,舞剧屡获大奖的同时,歌剧却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寂寂无声。对无锡本土院团来说,把首部原创民族歌剧交给“阿炳”,可以说没有异议。刘仲宝对记者说,阿炳的《二泉映月》被称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更是贯穿阿炳一生的“主旋律”。它不但代表着无锡本土文化,更是被世界认可的经典。此次创排《二泉》,前后历时两年多,个中甘苦不为人知。刘仲宝直言,“打造《二泉》,不仅是为了填补空白,更是为了给无锡留下一部值得骄傲的精品。”记者了解到,《二泉》采用AB角制,外请演员和无锡歌舞剧院歌唱演员交替轮演,通过剧目创排来带动本土人才培养,确保剧目可以常态化演出。明年初,《二泉》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参加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并将由文化部统一安排组织全国巡演。

  实习生 王建娟 本报记者 董晨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