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引力波的“捕获”者摘奖 探测团队里曾有一位南大校友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杨甜子   2017-10-04 10:50:00

  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谢懿副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堪称进入21世纪以来引力物理学的最重要发现。

  三美国科学家获奖

  今年,物理学奖的发布会延迟了5分钟开始,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地时间11点52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

  评选委员会说,LIGO项目集纳了全球多地1000多名科学家的努力,而这三名获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韦斯在约40年前提出了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巴里什和索恩也在科学和管理等方面有巨大贡献。引力波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观察方法。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金共9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韦斯将获得其中一半,巴里什和索恩将共享另一半。

  扬子晚报记者连线

  南大专家解读引力波

  拼上了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

  什么是引力波?知乎天文学话题优秀回答者、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狐狸先生”在知乎“2017诺贝尔巡礼”圆桌讨论里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预言之一。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的引力会造成周围空间的弯曲。而引力波就是空间弯曲的动态传播。一个静止的天体能造成空间的静态弯曲,当两个天体互相绕转时,它们的引力对空间的扭曲是随时间变化。就好像有人在水池中央搅动水面,水面的变化会以波动的形式传向四方。这种由引力场变化造成的空间波动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的存在,让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再一次得到证实。100年前,爱因斯坦就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并预言强引力场事件可产生引力波。广义相对论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唯有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学家的“视线”之外。直到2015年,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谢懿副教授认为,此次美国科学家获奖的意义在于,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被拼上了,同时引力波提供了另一种观测和了解宇宙的手段。

  昨天,引力波获奖再度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表示,引力波是否会改变“万有引力”等定律?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戴子高表示,想要被引力波改变“高矮胖瘦”,除非站在黑洞的“洞口”。对于地球而言,引力波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引力波探测团队里曾有一位南大校友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大学了解到,引力波的探测,参与建造、维护仪器、分析数据的1000多位科学家中,有一位是南京大学校友胡一鸣,他曾在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读了四年本科。

  胡一鸣高中时就是个很狂热的天文爱好者,一心想去国内最好的天文系读书,所以目标就定为南大天文系。高考填志愿时,他只填报了南大天文系这一个志愿。大学期间,他曾是南大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当时我只是很喜欢天文,并且希望把自己对天文的热情与朋友们分享。”

  本科毕业后,胡一鸣进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读博士,研究的就是引力波的数据处理。他坚信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探测到,但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探测到了,而且更想不到的是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一个世纪后探测到信号,向世人宣布了这一发现。胡一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点点涟漪意味着我们有了黑洞存在的强有力证明:在并合之前的一瞬间,在如此小的间距内聚集着如此巨大的质量,除了黑洞,实在是不做他想。“它也意味着我们第一次观测到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我们也确定了这种系统可以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并合,我们可以估算这一类时间的发生率。”

  扬子晚报记者杨甜子

标签:

责任编辑: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