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网络时代 该如何进行经典阅读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贾梦雨 实习生 魏玮   2017-08-03 07:50:00

  近日,由著名学者温儒敏主编,贺仲明、张颐武等担任课题负责人的专著《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出版。调查结果显示,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也有局限性,大学生乃至社会大众的经典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而随着影视、戏剧、网络等经典改编的盛行,对经典的接受、传播、评价等方面又产生了深刻的分化。这个调查给我们以启示,在娱乐文化、消费文化背景下,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进行经典阅读?

  在“变”与“不变”之间

  根据这项调查,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当代文学大师”评选中,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钱钟书、冰心、金庸、张爱玲、郭沫若、林语堂分列前十位,这与文学史中“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序略有不同。很显然,大学生对文学大师的评价受传统主流体系的影响,而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背景下,又拥有了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评价维度。事实上,我们对待“经典”,正应该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支点。

  在文学、文化发展史上,对优秀之作的评价总是处在变化之中。《诗经》中的不少诗歌在先秦往往被称为乡野俚语,而今天看来早已是经典之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问世之时根本“不入流”,但在近现代毫无争议地成为文学经典。我们今天阅读经典,正应该结合时代和历史文化背景,深刻体会“变”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它在某一刻撞击了你的心灵,并且不可复制。”这是当下不少90后对于经典的“个性化”定义。什么是经典?充满想象力的科技迷奉《未来简史》为圭臬,沉迷武侠的幻想家为金庸、古龙谁是第一而争论不休……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偏好的书籍,但在凭兴趣或个性理解“经典”的同时,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善于从“直觉”上升到理性,从浮光掠影上升到思想辨析。经时间残酷淘洗能够留下来的经典,一定有某种“不变”的东西。我们阅读、评价经典,正是要善于把握这个不变的灵魂。

  超越“有用”与“无用”

  文学经典阅读调查显示:古典文学的整体阅读量大幅下降。大学里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学生仅占27%,其中一多半来自人文社科类专业。与此相对应,大众的阅读取向,也深受功利化影响,无数人一味奔着“有用”之书而去,而经典阅读,往往与直接的功用无关,它不会告诉你怎样在商场上“一招制敌”,更不会帮助你一夜之间“名利双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孩牙牙学语之际,这样的启蒙似乎更多是为了熏陶。遗憾的是,上了小学、中学,阅读经典名著的缩写本更多是为了考试。进入大学之后,文学经典与我们渐行渐远,它成了一个“专业名称”,成了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去涉足的领域。

  当下社会,随着功利化潮流的裹挟,无数人的阅读是为了“有用”:生意人热衷于“生意经”,《十个本领教你一夜暴富》等图书让人趋之若鹜;公务员热衷于“办公室秘籍”,一本《如何与上司相处》让他们似乎看到了升官的坦途。漫步新华书店,养生书、考级书、鸡汤书柜前总是人头攒动,而经典名著书柜前却冷冷清清。

  经典名著确实无法给你直接的、快速的功用,你花一个星期读完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依然囊中空空;你花一年时间读完了《诗经》《楚辞》《史记》,发现别人已混得风生水起,你还在“原地踏步”。但这样“无用”的阅读却能润物无声,让你受益终身。

  另一方面,经典阅读还打破了“专业壁垒”,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中国凝聚态物理学泰斗、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冯端院士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诗人”。《凝聚态物理学》中文版出版时,每章都有一段导语,不是古典诗篇便是格言,让主编一头雾水,感慨要再配备一位文学编辑了。冯端院士认为,物理学研究大千世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文学经典直通人的思想和内心,腹有诗书才会让理性的思维更具魅力。

  众声喧哗中专注“读”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状况堪忧,而社会大众在这方面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影视、戏剧、广播等艺术形式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却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其改编后的视听形式接受度远高于原著。

  从印刷品、广播、影视、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不同时代的媒介环境重塑了人们的文化接受习惯,多元的视听媒介确为经典名著的普及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如果没有《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恐怕没有人会去了解《三国演义》里衬托诸葛亮的“小人物”;如果没有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也不会有人愿意去读《光荣与梦想》这部150万字的美国史。新的媒介技术将文学经典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推送到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在生动的影像中学习历史,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文化。阅读与休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殊途同归。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取代经典阅读,纸质阅读。我们还应看到通过网络化的视听技术了解经典名著的负效应:为了更好地“占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经典往往被肢解“零售”,剥夺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为了更加吸引人,经典往往被简化成了戏剧性故事,而流淌在文字中的意境被消解一空;甚至于为了服务于商业化诉求,经典名著被任意戏说、解构,其本身的人文和思想价值被严重歪曲。

  这个时候,我们尤其需要回归原始意义上的阅读。只有认真阅读原著,我们才能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全媒体时代,我们更要提倡纯粹的“读”。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本身成为一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沉对话,我们带着独立思考进入其中,这仿佛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旅行,有思索,有共鸣,有疑惑,有反思。阅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了解一个作家、一个故事,而是涤荡心灵、提升思想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阅读经典,要拒绝喧嚣,在“寂寞”中沉浸于经典名著所构筑的空间;要拒绝诱惑,真正从心灵上亲近经典,体味高尚的境界;要拒绝浮华,在经典名著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并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与精神。 实习生 魏玮 本报记者 贾梦雨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