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今日正式实施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7-01 06:37:00
资料漫画《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天正式实施,这是江苏省首部院前医疗急救地方性法规。昨天,南京市卫计委召开条例培训会。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通生命急救通道,一直困扰院前急救的两大焦点问题首度明确:其中,“给救护车让路”违反交规,不予处罚;现场急救损伤患者,急救者不予追责……让更多懂救治知识的人“愿救,敢救”。

  资料漫画

  中国江苏网7月1日讯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天正式实施,这是江苏省首部院前医疗急救地方性法规。昨天,南京市卫计委召开条例培训会。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通生命急救通道,一直困扰院前急救的两大焦点问题首度明确:其中,“给救护车让路”违反交规,不予处罚;现场急救损伤患者,急救者不予追责……让更多懂救治知识的人“愿救,敢救”。

  南京重点公共场所将配除颤仪

  条例实施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条例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重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市急救中心提供道路交通实况信息,通信部门“无线定位”无偿开放等提出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度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在重点区域强制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器械。这是一种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条例指出,在机场、火车站、养老机构、市3A级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医疗机构的旅游景点及地铁换乘车站等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器械,由专、兼职人员进行使用和维护。警察、消防员、乘务员、养老服务人员、保安人员、导游等易接触急救现场的公共服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发现需要急救的患者时主动救助。

  焦点一:

  两大焦点

  “给救护车让路”违反交规, 不予处罚

  今年2月份,山东济南一辆救护车鸣笛示意让路,一辆私家车不但没有让路,甚至故意阻挡救护车,救护车上患者经抢救无效当天死亡。据悉,南京市也遇到过不少类似的状况,有时候救护车被堵在路上,往往会耽误患者抢救。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南京今后将有法可依。

  此次条例明确,救护车执行急救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不得阻碍救护车通行,拒不让行的,市急救中心可以将阻碍救护车通行的情况通过视频记录固定证据,交由公安机关处罚。相反,如果是因让行而导致违反交通法规,则不予处罚,也就是不记分和罚款。此外,其他车辆和行人因主动参与救护患者而导致违反交通规则的,经公安交管部门核实后,也不予处罚。

  不过,南京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李振兵提醒,所谓让行救护车而违反交通法规,是指给“正在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让行,其标志是“警灯闪烁,一路拉警报,前方有车辆阻挡时按喇叭”等特征。相反,没有执行任务的救护车,则不会拉警报,红灯路口也不会按喇叭催促。

  焦点二:

  急救损伤患者

  急救者不予担责

  因为害怕惹上麻烦,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倒地却遭遇了无人帮助的尴尬。为了让大家“愿意救人,敢于救人”,此次条例明确,“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因紧急现场救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予承担法律责任”。这一规定,给“想救又不敢救”的行为扫清了法律障碍。

  对此,李振兵提醒,救助者不一定非得是医生或护士,只要懂得急救知识,或接受过急救培训就可以。如果不懂急救知识,则不要进行急救。而做出这样的规定,就是崇尚“生命最大,让人家愿救敢救”。他说,在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不幸按断了肋骨,甚至刺到了心包,但是我们反过来一想,肋骨断了可以长起来,心脏不跳了,命就没了。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也就4分钟,必须紧急救治,这种急救不应该担责。

  此外,这一条例还规定,对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应当优先放行,高速公路(南京界内)将免收通行费和道路停车费。

  一年接3800次恶意骚扰 骚扰者将被纳入“黑名单”

  急救数据

  记者从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2016年,该中心共受理求助电话46万多次,其中出救派车近12万次,空车数近3500次。但是,无效电话居然高达近28万次,恶意骚扰近3800次。

  南京市急救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们曾接到一名男子的骚扰电话,该男子深夜期间,从太平南路到贡院街一路用公用电话拨打120,两三个小时拨打了数十个骚扰电话,而且遇到男接线员就辱骂,遇到女接线员就调情。此外,还有醉汉拨打120要求救护车送其回家的。

  对于这类行为,此次条例明确,将相关行为与信用信息系统挂钩。条例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纳入“黑名单”:(一)对“120”呼救电话谎报呼救信息、恶意呼救、骚扰的;(二)阻碍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的。

  什么情况要拨打120?

  拨打120这些你该知道

  延伸阅读

  南京市120急救中心专家强调说,不是说患病就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120主要负责处理市民日常急救和大型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市民遇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比如大的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困难、中毒、昏迷等病人,可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般疾病,如感冒、腹泻等,可自行去医院治疗。

  如何正确拨打120?

  电话拨通后,不要慌张,说话要精练、准确,并主要讲清以下几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简要描述病人病情、有何症状;病人所在地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醒目标志处;当遇到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造成成批伤员时,要说明灾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还有受伤人数、等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等。

  等救护车时该做什么?

  1、确保联系畅通。若只有座机,应守在电话旁,并避免占线。

  2、提前做好搬运准备。如果病人需要搬运,且住在深夜电梯停运的楼房,等待期间应先与物业沟通好,让他们把电梯打开;若是走楼梯,则应清理楼道、走廊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3、随时关注病情。

  4、服常用药。老年人是对急救医疗需求最大的群体,而他们又多是慢性病人。对于这些病人的突发情况,可以吃点常用药缓解。拿心脏病患者来说,胸疼时,可以口服一两片硝酸甘油。

  5、积极配合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常会进行量血压、测脉搏等一系列检查,但家属由于着急送病人到医院,往往不理解。其实,像心律失常、哮喘等疾病,应等患者病情稍稳定再送医院,否则容易因路途颠簸加重病情。

  通讯员 刘海燕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戚在兵

标签:急救;救护车;条例;患者;交通;电话;120;人员;医疗;病人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