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3天与139个地铁站合影 两名大学女生这样挥别生活4年的南京


再见了,南京地铁。
2人、3天、7条线、139个站,定格下300多张与南京地铁的合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来自宁夏和吉林的两个姑娘用这样的方式告别生活了4年的这座城市。她们说,很想把先锋书店、金宏兴烤鸭、鸭血粉丝汤也一起打包带走。
没到南京就被南京地铁征服过
2012年,宁夏银川姑娘金叶还没有来到南京,就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大学生在南京地铁上拍照留念的照片,蓝色的1号线和红色的2号线成了她对南京的憧憬之一。2013年,她终于来到了南京,在这座城市度过了4年,经常坐着地铁到处穿梭。
“第一次来南京,就住在珠江路地铁站旁边的7天酒店,很奇怪为什么这里会叫糖果车站,当我知道关于珠江路糖果车站的故事之后,觉得南京这座城市特别友善,很有人文关怀。”鼓楼地铁站给小狗清理粪便的中年人,新街口地铁站的金宏兴烤鸭,都是金叶对南京最美好的回忆,“大四的每个周末,我都会坐3号线从江北去新街口,再骑5分钟小黄车去买一份金宏兴烤鸭回来吃,1个半小时,就是为了一份烤鸭。”
这4年,她看着南京地铁从小蓝小红又有了小紫小绿小黄小橘作伴,于是又萌生了毕业时也拍一组“地铁合影”的想法,她于是和舍友吉林姑娘张巍商量了一下。张巍很爱拍照,曾经想拍出一份“信息工程大学美食地图”或者“南京美景地图”做毕业纪念照,但是听说了“地铁合影”这个点子,觉得更妙,于是和金叶一拍即合,在离开南京前,5月底,开始了为期3天的拍摄。
3号线拍了4小时 地铁司机暖心等待她们上车
“拍摄的第一天,差点儿放弃。”金叶和张巍第一天拍的就是从江北直达市中心的3号线。她们在一个车站拍好照,等下一趟车来,再坐到下一站继续拍照,因为3号线很长,间隔时间又从5分钟-7分钟不等,拍完3号线29个车站,花了4个小时,她们觉得特别累,差点想放弃了。“但是坐下来回头看拍好的照片,又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是坚持下来了。”
那三天,她们带着相机和“我爱南京”的标语走遍了南京7条地铁线的139个站点。“一般始发站人最少,我们那些空车厢的照片大多都是在始发站拍的,就算有几个乘客坐着,我们一说,都会很配合我们让开。”“最暖心的是S8宁天城际线的地铁司机,S8每一列车间隔有7分钟,等下一趟车太久,所以我们都是抓紧停车的1分钟,下车—拍照—上车,有一站光线不好,耽误了一下,结果司机专门向我们鸣笛示意发车,我们赶紧上了车,当时感觉特别暖心。”她们还在禄口机场站遇到一个外地小伙子,看见她们拍照,也借了她们的标语在地铁上合影,说要带回去作为对南京的纪念。
辛苦了3天,结果是惊艳的,300多张照片上,年轻的面庞和鲜艳的南京地铁一起飞扬,“紫色的是4号线,是比较难拍的,因为列车反光,加上紫色颜色比较深,我们4号线平均每站至少两张图来选择。”“黄色的是1号线。因为有的站在地下有的是轻轨,拍摄的时候光线不同,所以后期调色的时候也调了很久。”
6月初,金叶飞回了银川,张巍也去了无锡准备念研究生,“我专门买了一只烤鸭带回老家,会很久都吃不到了,好伤心。”“老食堂的鸭血粉丝汤、中院新食堂的过桥米线、北门的麻辣香锅,永远想念那些味道。”“在先锋书店的咖啡馆兼职过半年,很爱,以后来南京一定会再去。”“大四最后几个月,最常去的就是书店,先锋、二楼南书房,安静地看看书,生活真静好。”
就这样,139个站点的“地铁毕业照”和南京城的美好都被她们打包进了行囊,带回了家,很多事,再不做,就毕业了。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