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新高考改革倒逼中学教育变革 名校招生更看重综合评价

来源:   2017-05-29 08:00:00

  5月27日,由浙江睿达教育举办的第三届江苏中学校长论坛在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5所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与省内50余所知名中学的校长们开展“新高考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议题的对话。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新高考招生制度下,国内顶尖大学纷纷用自己的规则挑选学生,数理能力、综合素养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区别于各高校过去5%自主招生的试点,新高考开辟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成绩和学校综合测试成绩按比例评价)招生通道,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人才选拔标准,通过自主测试进行选拔。“三位一体”等综合评价已经成了各高校选拔人才的“新宠”。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表示,在上海本地的招生中,复旦和交大有约90%的计划都投入在综合评价录取,在浙江的招生有2/3计划是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未来希望能够在江苏也能开展这样的评价录取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傅尧坦言,学校非常“偏心”“综合评价”录取,在浙江,“三位一体”录取投放了100个指标,而高考普招的指标只投了10-20个。尽管江苏还没有打开“综合评价”通道,就目前来看,在江苏自主招生录取和普高录取也已经达到了1:1的比例,“去年我校在江苏通过自主招生、少年班等方式一共招收48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人数也是48人。另外,今年报考我校自主招的‘创新班’有7000多人,通过审核的有5000人,最终通过数理两门测试,200人将获得本一线录取资格。”现场有江苏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北大、清华在江苏录取的考生,70%都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高考裸分进入的只有30%。

  高校为何青睐综合评价?丁光宏说,目前在高校选拔人才中有一些明显的难点,比如说新高考改革方案后,从浙江、上海的现状可以看到,理科中选物理的考生越来越少,对考生而言,是避重就轻的策略,但对大学培养而言是很不利的因素,如果缺乏物理这一自然学科的训练,一定是不完备的人才。

  很多高校都希望通过校测,提高数学、物理在选才中的比重。东南大学招生办主任蔡亮表示,作为理工类学校,东大90%的专业都需要学物理,今年和南大一起试水的综合评价,他们的校测科目占30%,理科考生只考数学和物理,高考只占60%,比重不大,主要是因为迫切需要有数理素质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助理郑成表示,该校今年在江苏有260个计划,校本部所有热门专业及80%以上招生计划都聚焦选考物理的考生,“该类考生相比往年最大优势为竞争人数大幅下降,录取机会历年最高。”

  高校与会代表认为,一方面高考在顶尖人才中的区分度不够高,另一方面,高考成绩只是评价人才发展和成功的一个参考项。

  丁光宏说,高考成绩相差20分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发展并没有明显差异,人才培养不是培养高分,而是提高学生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郑成引用该校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业成绩并不具有相关性,换言之,高考考得好,并不意味着大学就学得好。但是另一项结论是,自主招生中面试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即面试成绩越好,大学成绩也越好。

  高校的人才多元化选拔标准,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将有很大影响。现场有不少中学校长指出,培养拔尖人才,不只是拼命刷题,而是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如校招面试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跟一个学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关。

  淮阴中学校长皇甫立同表示,“综合评价”的改革,必将影响高中教学的生态,中学的教育,是为大学的培养进行奠基,大学应该提前介入到中学的课程开发、社团活动中。

  无锡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说,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透露,中国最优秀的孩子到美国大学进前5%的很少。什么叫一流学生?要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比如高考,不过是人生无数坎中的一道。“无论是高考,还是大学自主招生,都不应该是简单选拔方案,而是教育方案,我们需要中学和大学携手,给学生更加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本报记者 杨频萍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

标签:

责任编辑: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