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优质初中"创建有术 资源引流薄弱学校成功逆袭
“新优质学校”全国有不少地方在创建,但选择的都是办学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进行培育,而南京选择了最“边缘化”的学校。南京市教育局早在两年前启动了“新优质初中”创建工程,全力拉长义务教育“最短板”——选择了46所全市最薄弱的初中学校。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介绍,这46所初中,在各区中都属于“洼地”,外来务工子女生源平均占60%以上。
那么,南京市的做法有何“招术”呢?
真金白银,把资源向薄弱学校引流
“刚开始做工作,我们发现全国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大家的信心严重不足。” 张利明说,扶持老弱旧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名校集团化办学。
但是,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副处长叶勇说,一个区师资等优质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新建分校,还是直接撤并,外部包装,改头换面,并不能解决薄弱初中的发展困难。“有的区为了使新办学校快速发展,聚集优质资源,不断向公办新校倾斜,结果‘办好了一所学校,垮下了一批学校’。”
在“新优质初中”创建过程中,市、区教育部门改变了创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过去考核,区里自己定标准,都是大一统的考核优秀率,这让薄弱初中很尴尬。现在市里针对这46所初中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合格率、低分率等,在绩效评估中还设立教学过程奖。”张利明介绍,每年针对“新优质初中”,考核设立一等奖10名,基本奖励外,额外拨给每个学校100万资金;二等奖20名,额外奖励80万资金;三等奖16名,额外奖励20万资金。“这笔钱可用于教学设施改善,我们鼓励他们通过软件去带动硬件建设,而不是靠好楼房去招揽生源、成为漂亮的薄弱学校。”
同时,“新优质初中”纳入各区教育部门的年度考核,各区给予薄弱学校不同资源的倾斜,比如优先安排调配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去薄弱初中任教,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有的区还实现了优秀师资薄弱学校先挑,大部分区实现了15%的教师交流。
“输血”变“造血”,实现优质资源“增量”
张利明说,针对少量新建校,过去积极探索的优质资源扩大、兼并、托管,成效明显,但对于广大弱校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长期以来同一个模式教学,从考试、练习到教学都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何实现优质资源的“增量”,让学生获得最适合的教育?南京市教育局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让46所学校挂靠在市教研室和市教科所名下,由这两个部门分别帮扶23所学校,为新优质学校配好教师发展的“教练”,定期走访为老师们诊断实际教学难题。
2015年11月起,栖霞区与江宁区、浦口区成立了“新优质初中共同体”,16所学校抱团发展。三区联盟联合市、区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共同研究,独立出卷,将考试命题的难度系数适当降低,并专门汇编与教学进度配套的习题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初中校的考、练、教、补、评一体化的教学质量提升模式。2016年12月份,建邺区、鼓楼区等4个主城区也开始建立新优质初中共同体,抱团发展。
“我们惊讶地发现,低分学生越来越少,合格率越来越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滨江中学校长陈世生说,降低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再进行适切性教学后,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正在渐渐“回温”。
洼地整体崛起,还需发挥“鲶鱼效应”
根据统计,在46所“新优质初中”中,有1/3的学校有明显起色,其中有些初中的中考成绩,从区里面倒数冲到了前五,有个别学校生源出现回流。这些成绩已打动了多所“新优质初中”项目外的学校。如今,不断有学校申请加入联盟统考,其中不乏城区学校。
叶勇告诉记者,尽管成绩显著,“新优质初中”推进阻力仍然存在,少数学校还存在“等靠要”现象,提出的改革方案大而全、大而虚,从学校到区里,都存在一些观望心态,“个别区甚至考虑通过撤并重组等企业发展模式,一步到位地改变薄弱学校面貌,不考虑可持续性,正在给教育资源储备和均衡布局带来新的矛盾。”
“新优质初中”面临的难题不仅是教学。在浦口某“新优质初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约占60%,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城市低保户家庭子女占比近10%,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面对类似的生源,不少“新优质初中”创建学校不断思考如何摆脱困境,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生涯规划指导。
张利明说,“新优质初中建设薄弱环节还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洼地崛起’将在全市初中校当中产生‘鲶鱼效应’,打破固有生源质量分布,这才是‘新优质初中’创建项目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本报记者 杨频萍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