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文化名人笔下的“南京端午记忆”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26 09:08:00
 
暨南学堂时期,妙相庵内原屈原祠池亭景致。
 
老照片里的端午节
 
上世纪40年代龙舟比赛
 
每逢端午节,父母都给小男孩穿戴上虎装,系上长命锁。

  年年端午,媒体照例都要蹭蹭热点,访访当下,写写从前,热闹一番,端午就过去了。新闻易碎,但新闻留下的碎片就是明天的历史,把这些碎片分类拼接起来并编号记录下来就是文化。俗话说,出门三五里,处处有乡风。南京人五处杂存,关于端午的记忆千差万别。为此,我们只能把文化名人笔下的“南京端午记忆”摊开在这里,让读者参照各自的端午记忆,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文化年轮。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邹尚

  民国年间老门西“端午日记”

  据民国报人杨心佛《金陵十记》之“记岁时端午节”文中介绍,南京很重视这个节日。节前就把厅堂打扫干净,挂上钟馗神像,瓶中插上称为蒲剑的菖蒲,并在桌上摆设香烛供果。节日当天,早茶照例要吃绿豆糕,晨餐都吃粽子。南京人包的粽子,形似妇女的缠足,叫“小脚粽子”,呈四角形,与他处形状略异。中午则全家团坐饮雄黄酒。饭后还用水碗装满雄黄酒晒在太阳下,以备夏天毒虫咬伤时,作外敷用药。

  端午节是中午的节日,一般人家的午餐肴馔,都要精心安排。应景的时鲜如炒苋菜、炒四季豆、卤鸭蛋、凉拌黄瓜、油爆虾、油煎黄鱼等都是不可少的。有人用茭儿菜、干子丝、肉丝、木耳、虾米等五样炒成“五毒菜”,以象征蜈蚣、蝎子、壁虎、蛇、蜘蛛“五毒”全被吃掉。还有所谓“十三红”的,是用一样赤红色的雄黄酒配上十二样带有红色的菜肴。

  这一天,孩子们大都腕戴五色丝线编的手镯,胸配五色线编成的粽子形香囊或老虎形的香袋,也有以五色线织成的网袋盛以彩绘鸭蛋。婴儿则头戴老虎形空顶护额帽,足穿老虎形童鞋,甚至还在上装绘老虎图案。中午吃罢雄黄酒,常喜蘸取杯中的雄黄,在儿童额上写上“王”字,并用雄黄酒涂擦儿童鼻孔与耳孔。

  民俗学家陶思炎

  秦淮河赛龙舟与一句歇后语

  据东南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陶思炎著作《南京民俗》,晚清,南京坊间有首民谣:“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那时,中午全家团聚,饭后大都去夫子庙看秦淮河上赛龙舟。划龙船被老南京视为端午重头戏。据夏仁虎《岁华忆语》记述,南京的端午龙舟会有“三帮”之分,并有“夺标”之戏。所谓“三帮”,指河帮、江帮和木帮。

  “河帮”,为秦淮河上本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江帮”,为外江入城的外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木帮”,为常驻上新河的徽州木商们制作的龙舟。他们在端午时节聚集在夫子庙前的泮池内,进行三帮间的龙舟比赛。各帮都尽量装饰自己的龙舟,扎彩亭、彩球,舟上有小儿的装扮表演,有敲锣打鼓者,梢头撑竿者表演各种技巧,场面壮观、热烈。秦淮河两岸及附近桥梁上往往人山人海,观者如蚁,他们助威呐喊,投掷银钱,还放鹅鸭下河,让舟上人相互争抢,谓之“夺标”。不过,在清末南京秦淮河上的端午龙舟竞渡连连出事,光绪初年在水西门外某茶寮临河一轩,因人多倒塌,溺死无算。后在光绪三十年(1904),秦淮河文德桥上因观者人多拥挤,木栏杆倒塌,数十人溺毙,受伤者百人以上。南京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就由此产生。同时,南京白局艺人以此创作的经典段子“倒文德桥”,流传了几十年。从此,端午节秦淮河的龙舟竞渡遭到禁废。

  据说,桥梁专家茅以升,少年时代亲眼看见文德桥塌垮事故,才萌生建桥之志。

  文化学者薛冰

  南京端午民俗:“五毒菜”“破火眼”“端午景”

  据南京文化学者薛冰《饥不择食》一书,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自然是粽子,但南京人吃粽子不必端午。清末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中说南京人元宵节也包粽子。

  雄黄豆和五毒菜,才是南京特定的端午食品。此外必吃的还有苋菜,据说可以免腹痛。炒蚕豆瓣被叫作雄黄豆,是因为那嫩黄的色泽,近似雄黄。

  旧时端午节饮用的雄黄酒,确是以雄黄研末浸泡而成的,但雄黄用量应该不多。

  端午驱除五毒的法宝,还有以五毒为题材的香袋和绣荷包,通常只如拇指大小,内盛雄黄,不拘男女老少,都可以贴身佩戴。

  南京人在端午节还有一独特的民俗,就是“破火眼”,即防治红眼病。人们在端午的正午时分,在清水中放入少许雄黄和鹅眼钱两枚(六朝时的小铜钱),用野花束洗眼,全家人洗过后把水泼出门外,信能一年不生眼疾。

  南京人家至今还有端午节门前挂菖蒲、艾叶的风俗。此外,南京人还会买菖蒲、艾叶、石榴花、兰花、石腊红等花草插花瓶,叫作“端午景”,亦有把艾虎、独头蒜、小粽子、小龙舟、五毒背心、五色缕、端午香包等节物合称“端午景”。

  地方志专家陈济民

  南京曾有一座屈原祠

  据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南京掌故》记载,清代中晚期,南京曾经有一座屈原祠,可惜在城市变迁中早已湮没无闻了。查阅史料,南京屈原祠在鼓楼薛家巷,即古妙相庵。关于薛家巷屈原祠由来,最早记载于清甘熙《白下琐言》:城北薛家巷妙相庵。嘉庆间,金桐轩大令之从子文生某课徒庵中,塾旁有荷池。一日偶责徒,徒不受教,遽奋身跃诸池。金亟入池救亡,师弟同溺死,自是屡为祟。道光间,庵僧设龛奉屈原神位,以金附之,盖取屈原死于水之意……

  妙相庵本是默默无闻的小寺,自从攀上屈原后,名声大噪,一时间官绅捐银广治池亭,景色迷人。据《南京掌故》介绍,太平军进入江宁(今南京)之前,这里一直是南京群贤毕集之地、达官游宴之所。尤其每年梅雨季节,名流们相聚妙相庵品茶赏景、吟诗作赋,形成“五月雨集妙相庵”的雅事,后逐渐形成纪念屈原的赛诗会。

  1853年夏,太平军进入南京,翼王石达开将妙相庵占作翼王府花园。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后,屈原祠被江宁官绅改成为曾国荃生祠。后来,这儿先后成为暨南学堂、国立暨南学校、胡汉民居所、陆军大学(前身为行营军官学堂,1906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国立戏剧学校、部队工厂。直至上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古妙相庵彻底消失。笔者从多份晩清、民国地图上可见,屈原祠的确切位置在今天汉口路与天津路交界处的东北侧、鼓楼隧道南面出口西侧,即今鼓楼医院新楼中南部。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