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大片”刷屏,一线城市上升焦虑更显著
文/陈方
(作者陈方,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父母,查三代,限肥胖,这是网友对上海部分民办小学在幼升小面试时的生动概括。5月6日、7日,是上海民办中小学面谈日,各个小学门口人头攒动严阵以待,俨然有一种高考的架势。除了面谈考学生,家长也要通过做题来测试智商,“爸爸的爸爸是做什么的”等信息也要填写,部分学校甚至对学生父母的身材做了“限定”。
比高考还疯狂!上海民办小学招生上演的这部大片刷爆了朋友圈。有网友总结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一位“鸡血妈”还不够,必须是“鸡血妈”+“拼得上的爹”+神爷爷+神奶奶+神外公+神外婆的组合,才能上“超一流的小学”。
听起来是笑侃,但它却真真切切在现实中上演。上海如此,北京恐怕也不相上下。前几天,一位非常要好的北京朋友还在感慨为了让孩子上国际学校忙得焦头烂额。我的儿子今年同样幼升小,所以也加入了一些家长群。500人封顶的群,几乎都个个爆满。有的孩子家长只要听到哪所学校有考试,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孩子们奔波在考试途中,家长们在群里互通有无,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通知电话。经常有家长在群里留言:自己错过了来电,打回去没人接,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号码是哪个学校的电话啊?
原以为我所感受到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宁可把万恶的推销电话一句不落听完”已经够疯狂,看到上海民办学校上演的幼儿版“高考大片”后,我才感觉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偶尔,也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必要为孩子幼升小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相比一般城市,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民办教育要发达很多。民办学校自身的基础越来越厚实,师资匹配越来越强大,在招录生源方面越来越有话语权。所以,“优先选民办、保底到公办”已成为很多上海家长在孩子“幼升小”时的基本思路。而在我生活的城市,出名的民办小学也就两三所,民办教育不像上海北京那么发达,民办学校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公办抗衡,家长们基本还是围绕着名气好的公办小学打转转,而公办学校在招生时“被规制”的条件比较多,因此也很难爆出能“刷屏”的新闻。
这么说,并不是说二三线的家长不焦虑,只是在舆论视野里,他们呈现出来的焦虑不具备传播性而已。毕竟,上学、升学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症候”,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季候性轮唱”。在教育资源发达的城市,家长们的“眼光”更长远,在考虑孩子上哪所小学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考虑到这所小学对应的初中质量……甚至,上什么样的小学,哪个阶段出国,孩子的每一步,家长都会提前规划好,生怕孩子在求学的过程中掉队。
担心孩子掉队,本质上还是担心孩子未来无法上升到更好的阶层。为孩子教育拼尽一切的家庭,多数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他们急切希望为孩子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至少也要“继承”自己这一代拼搏而来的阶层和社会地位,而教育则是最值得他们信赖和依靠的投资方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的家长,他们的视野和格局远远大于一般城市里的家长,他们知道什么是“更好的教育”,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他们争夺优势教育资源的欲望更加强烈。要知道,情绪是有“传染性”的,生活在一个“一定要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的场域内,天天被“好学校才有好未来”的观念浸染熏陶,真正想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那有多难?
为人父母,谁不想为孩子争取一所教育资源优厚的学校。只是看到上海民办学校招生大片后,不免心寒且心惊。在这样的环境里,马太效应势必凸显:孩子的起跑线远远不是孩子本身,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资质”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孩子也只是站在“巨人”肩上而已。想一想这样的情形,不知道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该麻木还是绝望?
不知道来年,这样的招生大片是否会继续上演?它到底会被终结下架还是更大范围蔓延,作为演员的家长,内心依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