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独特的精神标识。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形成具有自我“灵魂”的校园文化特色?我省14所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学校,从传统汲取营养,用历史凝聚力量,以特色厚植精神,多彩纷呈。
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结束了女子学堂的课程,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蔡茜在回寝室的路上,将手写的家书塞进邮筒。“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来的传承不易,也感受到家国不易、父母不易。”江苏师范大学在校生来自32个民族,以各民族交流为纽带,该校举办“汉式研究生毕业典礼”,创编“中华五禽操”,打造“雅润女子学堂”等多个文化品牌,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体系逐步形成。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浸润学生心灵,我省大中小学校不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江苏地域文化的课程内容,推动戏曲、音乐、书画、非遗项目等进校园,让学生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我心中的道德模范是常州好人吴荷美,她没有双臂却用坚强的意志力撑起一个家,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常州局前街小学举办的道德讲堂上,五年级学生魏子淇上台分享她的心得体会。每周,局前街小学的道德讲堂都会准时开讲,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5个环节,通过“平民英雄”的“凡人善举”来弘扬孝老爱亲和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孩子们在生动的课堂上,学习身边的好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孩子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江苏是一块红色的热土。为了让青少年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对脚下这块土地有历史维度的认知,了解先辈不畏艰难困苦、矢志追求理想的奋斗历史,全省大中小学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广泛开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红色传统、延续红色基因。
周恩来故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这些景观诉说着淮安不朽的红色历史,也是淮阴中学学子必不可少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淮阴中学副校长万伯宏曾带领学生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与他们一起回顾那场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战斗,教诲同学们铭记历史,从自身做起,锻造品德,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伴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解说,每个同学都深受感染。
连云港解放路小学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招募课程,汇总遴选后,确定本学期七节“童言讲堂”课程。第一期《永远的长征》,童言讲师是来自五(7)班的于锐皓同学,小讲师以长征的内容为切入点,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把全场听众带到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于锐皓说,长征是一部史诗,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他希望把长征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小伙伴们。
校园文化成学生精神家园
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也体现着学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已有115年建校历史的泰州中学充分挖掘“明体达用”的教育理念,将文明创建和课程建设融为一体,走出一条传承与创新的“体用课程”建设之路。泰州中学共登记注册包括瑜伽、烘焙、无人机、跆拳道、女子防身术等在内的42个社团,每个社团都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明注入青春活力。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我省大中小学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彰显文化软实力且富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心灵,升华认知,照亮前行的路。
张家港市塘市小学七成学生是新市民子女,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有14个民族。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学校深入开展“走进家乡、我们的节日、南北文化大荟萃”等品牌活动,以“圆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引领孩子在文化融合、情感融合的温馨氛围中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 王晓映 顾敏
中国江苏网讯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494所学校名列其中,江苏14所学校光荣入选。
校园是一代人筑梦追梦的摇篮。育人贵在立心,树人重在铸魂,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一代人立德铸魂,这些文明校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强化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
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为淮阴中学“弘扬恩来总理精神,提升主体担当品格”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1月27日,校方特地邀请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一行作为嘉宾参与活动。
淮阴中学依托“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德育基地优势,每年组织高一学生体验一次“弘毅之旅”——聆听总理故事,学习总理精神。张子鉴同学说,参加“弘毅之旅”,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总理的人格魅力,增加了担当和责任精神。滕雅如同学表示,要不负周总理的期望,成为新一代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青少年。“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伟人精神,提升家国情怀,实现人生理想。”“周恩来班”的班主任李理说。
目前淮安全市共有41个班被命名为省级“周恩来班”,1224个班被命名为市级“周恩来班”。
为学生立心铸魂是文明校园创建的首要着力点。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又怎样以合适的方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把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基本国情学习教育,润物无声地浸入心田,校园有着丰富的载体和手段。
河海大学“1442工程”是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工程的简称,即从一年级抓起,组织广大学生“学习理论、学会做人、学会吃苦、学会创造”,“四学”四年不断线,每个年级重点选拔、滚动培养200名学生骨干,从而带动全体同学共同提高。20年来,“1442工程”共已毕业学员4000多人。接受培训的学生李令说,培训期间会进行一系列讲座,从国家形势政策到河海文化、河海精神、河海底蕴,“最让我受益的是,学会了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汤鸣鸿说,我们希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成为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
从小播下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价值多元纷纭,潮流变化多端,中国的青少年应该秉持怎样的基本坚守?文明校园创建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在心中播下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在每年举办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中学生集体朗诵的《和平宣言》,饱含深情,令人无比感怀。承担这一朗诵任务的便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南京市第一中学。学校从高一、高二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遴选80人,组建了和平朗诵社。从报名参加到层层选拔,从精心排练到完美呈现,这一过程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得到了洗礼。陆尧同学说,每次排练,同学们都一丝不苟,为的就是在公祭日当天,将中华儿女的气节,通过自己的朗诵传递出去。围绕“国家公祭日”,学校还打造了系列德育校本课程,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纳入学校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扬州市公道中学,每一届学生都会在18岁那年,迎来一场令其终生难忘的“成人仪式”。副校长李兆兵介绍,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帮助指导学生进行人生学业的生涯规划。到18岁时,专门举行成人仪式,激励同学们勇担责任、奉献社会、报效祖国;通过“感恩苦学”演讲比赛,庆祝教师节活动,老师与学生家长携手,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的品德。朱颖同学在感恩家书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如今我已经步入高三,快要考大学了。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是那么的不懂事、不听话,还常常顶撞你们……”妈妈陈新花特别感动:孩子有点内向,不太会表达,现在以家书的形式说出心中所想,让他们很欣慰。
崇德向善是成长的方向
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良好习惯;培育一种良好习惯,成就一个人的优质品行。各大中小学校纷纷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激发他们崇德向善的人生品格。
无锡连元街小学的袁尹智极同学说,他养成了每顿饭都光盘的好习惯;许轶杰同学说,他养成了少用餐巾纸、多用手帕的好习惯……这所小学的《学生好习惯读本》,从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和为人好习惯三个角度,讲述了60个好习惯的养成。崔万杰老师说,通过童谣和故事,列举生活中一些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践行正确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观点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养成习惯。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开展“21天养正行动”,制定了不同年级的行为习惯晋级“仁章”星级队员评价手册。学校还充分利用“校馆衔接”校外德育课堂、“一起成长吧”家庭养正打卡系统,构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的立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家长马晓幸说,孩子懂事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回来能主动做家务活了!
南通中学秉承张謇立下的“诚恒”校训,首创“难忘教育”德育创新实践,被评为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学校开展“系列成长仪式”“青年文明岗”“文明与我同行”和“难忘教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南通中学还结合普通班、西藏班、航空班、国际班的多元格局,打造“创新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教育”“国际教育”四位一体的英才教育。 本报记者 王晓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