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文萃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新年迎来“新”一串。看“新时代”,说“新世态”,析“新矛盾”,有“新期盼”。

  看“新时代”

  回眸2017,最为显赫的就是党的十九大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一个“新”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着手解决“新矛盾”,大家充满“新期待”。

  “新时代”,使我们想起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庄严宣告。新时代,使我们想起邓小平带来“春天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面貌焕然一新,充满勃勃生机。九死一生、柳暗花明、凤凰涅槃、幡然出新,才叫“新时代”。那么,凭什么说今天又进入“新时代”?

  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就不难作如是观。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距离已可以丈量。可是,正因为越来越近,再往下,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

  历史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功亏一篑、积重难返的教训不少。百年之前美国和阿根廷的人均GDP都在4000美元左右,现在的发展水平不可同日而语,此所谓“拉美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一句话,步子容易迈错,机遇容易丢失!

  此外,还有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即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中国,要跨过“拉美陷阱”,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要完成惊险的一跳,彻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算不算进入了又一番不进则退、不兴即亡、凤凰涅槃、幡然出新的“新时代”?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从三个角度作了权威阐述:从中华民族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社会主义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我们的贡献;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回眸2017,最重要的就是十九大宣布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时代一新,万象更新。思想要有新指导,战略展开新布局,焦点对准新矛盾,善于应对新挑战,大家勇于新担当,工作迈出新步伐,事业出现新进展,生活充满新期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新世态”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也现“新世态”。

  看世界,要关注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怎么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就一份反对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议案进行表决,美国又罕见地向180多个国家发出信件,说美国将记住投票支持议案的国家;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对“全球化”也要对着干……

  看世界,也要关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何样?当此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之际,中国经济却一直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于是众皆瞩目,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将如何对外开放,如何走向世界?不少人担忧,“修昔底德陷阱”摆在眼前,这个陷阱好凶险!

  的确,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大都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对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来掠夺资源。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了它与世界其他部分的仇恨。而且,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生态危机频频出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世界态势的一个基本图景。

  但是,现在世界却在呈现不同的新态势、新图景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这种局势,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他呼吁,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新态势,不可不察。两个大国,“中国梦”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美国梦”是让美国重新强大。审时度势,何去何从?中国在力推“一带一路”,促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孰高孰低?高下立见。

  今天世界各国看好“一带一路”,不仅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经济愿景,还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信心保障。因为这一开放途径和模式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要避免重蹈近代西方列强开放的老路,破解“国强必霸”“赢者通吃”的逻辑,走出新兴国家与守成国家必有一争、甚至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强起来的中国,“愿同各国人民一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为促进世界和平、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因为,中国的文化基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析 “新矛盾”

  岁末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变”的一段论述引人深思:“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辞旧迎新之际,理解好“新”、进而把握好“变”,至关重要。

  种种深刻变化,首要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这个重大政治论断,为科学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新部署、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曾几何时,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物资常短缺,到处供不应求、捉襟见肘,“一穷二白”挥之难去。现在,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好了,但同时情况变了,要求高了,不满也多了。很多问题不在于“不足”,而在于“不精”和“不均”。曾经全民“大炼钢铁”,到处挂着“为实现年产800万吨钢的宏伟目标奋斗”的大标语。今天呢?不显山不露水,2015年我国的钢产量就已基本达到“800万吨钢”的100倍,但精钢却还需大量进口。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水涨船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新矛盾凸显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当前突出的问题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距依然较大;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也有传统或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在产能过剩,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这些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的发展,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破解新矛盾,需要新动力。十九大报告斩钉截铁地宣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做到?顶层设计很清楚,就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如何落实?就是进一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在40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活力,同时做到活而不乱;不断注入动力,又能持续不断;继续深化改革,保障发展不停;继续走向世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新矛盾显出新问题,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新要求需要新动力,新动力来自改革迈出新步伐。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展开新战略、实施新部署、干出新气象。这个“迎新”,你准备好了吗?

  有“新期盼”

  我在共和国怀抱里长大,比共和国的年龄小一岁。

  当过农民。在中国,人多不过农民、艰难不过农民。当过农民,了解了中国最基层的情况,才明白农民一分钱掰两半、一滴汗摔八瓣的艰辛,才炼就了咬着牙扛、豁出命干的坚韧。正是得益于那番磨砺,才能时时随遇而安,事事尽心尽力,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都好好干。

  嗜好读书。上一年大学,就考上研究生。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说,社会科学研究要加强,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也要恢复。但社会学已停顿30年,后继乏人。于是由费孝通主持,把世界几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请到北京,每省选一名学员,集中培训。我是贵州的人选。经过40天高密度填鸭式培训、如饥似渴地吸纳汲取,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决心对中国社会学的历程、为什么要复兴社会学进行理论反思,写了长篇论文投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半年过去,音讯全无。看着我老往传达室跑、翘首以盼的样子,同事们忍俊不禁:“你还想在那里登文章?”一年后,文章发表在1982年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题为《社会学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及其内在矛盾》。哎呀,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有点像“范进中举”。两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出7篇青年优秀论文,此篇忝列其中。

  喜欢弄笔。我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十四余年,尽管成天忙于事务,还是笔耕不辍,“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写过若干文章,出了十几本书。有好友替我这个“好写好讲”、心直口快、有那么一点让人感到不够沉稳的“多动症”担心:“当了官还写,图个啥?”其实,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当官”干工作,大有助益。白天走干讲,白天光阴似金,最宜多走多干多讲。晚上读写想,夜晚沉寂幽静,更适勤读勤写勤想。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不懈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

  热爱音乐。年轻时也当过文艺兵(电影《芳华》里的那种),后来几十年无缘碰琴弦,61岁才开始重拾旧艺。现任“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团长兼大提琴首席,率乐团到近百所高校,演绎“音乐点亮人生”。在杭州、宁波、厦门等地举办了“大提琴浪漫之夜”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都和深圳图书馆举办音乐讲座。我体会到,音乐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实效,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

  当然是忙。但忙得充实和快乐。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乐着;享受生活,一茶一书,闲并快乐着;享受天伦,一生一爱,爱并快乐着;享受音乐,一琴一韵,唱并快乐着。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在共和国怀抱里磨炼、成长的一员,个人的那点欢乐,归根到底,当然是来自共和国伟业蓬勃发展、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大欢乐。如此,就如青年马克思说过的,“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举国上下都在“携手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29日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说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有中国改革发展的浩荡东风,有全国各族人民扬帆划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抵达光辉的彼岸!”

  这艘巨轮上聚合的磅礴之力中,也有一份我的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我的梦。“抵达光辉的彼岸”,是共和国中的每一员、当然也包括我的新期盼。

  (作者为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

  热点思考

  2018年的钟声敲响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明正确领导下,中国这艘当今世界的巨轮沿着党的十九大规划的航向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执政环境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乏忧患、充满挑战。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是党中央2011年建党90周年的重要时刻,基于当时的世情、国情、党情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郑重重提,表述虽一样,但今日的世情、国情、党情与七年前有着很大不同,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在拥抱世界中建设坚强有力的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开放的世界,没有关门建设的政党。今天,我们共同生活的星球,已经越来越多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党大有大的样子,标志之一就是开放包容,面向世界。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历史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下世界,党际交流、国之互鉴显得分外重要。我们党既要立足中国抓自建,也要观照世界抓借力,注重开展文明对话,分享治党治国经验,从而顺应新的国际形势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昭示了有着“天下为公”情怀的中国共产党,在为人类发展贡献方面肩负的特殊使命。十九大召开后,不少外媒评议说,中共十九大是“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盛会”,此话耐人寻味。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的党必须依据发展的新要求,科学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带着世界意识建党。

  在把握国情中建设坚强有力的党。当前,新老问题交织、复杂矛盾凸显,特别是在切好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效上,党的领导的体现必须很具体、很周到、很公平、很阳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效,最终判断的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一新的国情下的党建,越发需要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坚持“求同”与“存异”相结合基础上找到最大公约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看国情,强党建,可以直逼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国际比较中不断彰显。然而,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可利用的资源并不多,在世界上的一些经济指标、经济项目数字排位,不完全代表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实力,更不完全代表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决定了我们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要关注国家大盘子里的真金白银,也要关心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围绕发展来加强党的建设。

  在紧扣党情中建设坚强有力的党。世情在变、国情在变,党情也随之在变。今日世界,中国是大国,中国共产党也是大党。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员的数量,从当年建党时的50多人,到今天8900多万,其中,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这支庞大的队伍表明,我们党后继有人,充满生机活力,对于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比如,年轻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较高,这些同志有朝气有激情,可缺乏党内政治生活历练,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有待加强;又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动党员数量很大,虽然有些党员已被纳入新的组织形式,但还有一些党员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再如,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区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无法用行政手段开展工作,如何更好发挥党员作用还需破题,等等。

  从党的自身建设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几年打了一连串组合拳,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有目共睹,党内外高度认同。但积弊已久,党内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文章作出近200字的重要批示,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危害,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从完成历史使命看,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要求更高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有许多必然王国需要我们去试闯去探索,有许多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我们去推进去落实。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除了本领建设,还要迎战大环境、大背景中明的或暗的诸多斗争。十九大后,世界各国又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对我们党确定的愿景目标,有欣赏赞誉,也有“羡慕嫉妒恨”,甚至暗堵明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的,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作者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声 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为战略指引,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培育新增长点,激发新动能,推动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规模总量不断攀高。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54万亿元,制造业总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1-11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31万亿元,增长7.5%,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万亿元,增长13.4%。经济效益持续改善。2013~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2017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489.5亿元,增长14.9%。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超额完成“十二五”及2016年度约束性目标。工业投资平稳增长。2016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24544亿元,较2012年增长48.2%。2017年1-11月,全省工业投资23573.2亿元,增长6.4%。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把握其深刻变化。首先,国家和区域间制造业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吸取脱实向虚的发展教训,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新聚焦实体经济,在高端制造领域不断发力;而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努力打造新的世界工厂,我们面对双重挤压。其次,制造业发展呈现新趋势新方向。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此外,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我省虽然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但产业结构处于中低端问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此,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能脱实向虚”的叮嘱,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一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江苏来讲,就是要自觉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要求,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早日建成制造强省。

  一是围绕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超前谋划、超前部署、超前行动。全面落实《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加快推进22个省新兴产业重大专项,持续推进南京智能电网、盐城海上风电、泰州新型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等国家新兴产业集聚区试点建设,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发展。研究制定全省未来产业发展跟踪引领计划,在石墨烯、纳米材料、柔性显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占位,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先进材料等重大技术领域抢先布局,为加快未来优势产业发展添劲续力。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等品牌展会,为智能制造、物联网、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搭建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二是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事关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使之焕发巨大生机和活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落实技改综合奖补政策,实施“四新”技改和“双百”工程,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本质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建立重点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库,分行业选择一批有实力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创建试点。坚决打好去产能攻坚战,促进先进产能发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更多百年老店。

  三是着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推动龙头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以创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爆发力强的“独角兽”企业。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每年实现1000家小微企业进规模。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提升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培育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并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智能电网等领域打造一批5000亿级产业集群。

  四是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统创新链思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反映突出的专用设备、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等共性问题。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数控机床等领域筛选重点项目组织攻关突破,抢占全球装备发展制高点、补齐我省产业链短板与空白。完善省重大装备(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为企业拓市场、用户增信心。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排专项资金,组织攻关、重点突破。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全面梳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领域的短板和不足,重点突破关键领域核心基础元件和工艺,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

  五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建设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支持企业争创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培育一批互联网化专业服务机构,鼓励骨干软件企业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面向省内工业企业共性需求,积极推动建立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实施首批江苏“133”工程,继续实施企企通工程,组织推动量子通信试验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和各级联动,推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大潮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树立放水养鱼意识,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的重要指示,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6条”,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各行业各领域技术创新的专家型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作者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扫描二维码 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的学习笔记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全面依法治国、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任务,充分表明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空前突出、使命空前重要。

  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机关”建设,强调要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建设“工作机关”,人大要在全面依法治市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建设“代表机关”,人大要在建设和谐镇江中,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要把“两个机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时俱进履职尽责。

  一要在贯彻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贡献人大智慧。对标苏南,我们唯有紧紧围绕产业强市战略,优质高效发展,才能在苏南争先进位。一是推动发展观念的转变,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迅速改变重规模、数字而不重质量、效益的发展方式,用法治办法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市场,强化化解风险的监督检查,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落实,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紧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强市战略、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发挥代表作用,聚焦实体经济,提出议案建议,强化监督,突出关键性问题,一着不让加以推动解决。三是综合运用人大监督方式,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评议、政情通报、述职评议等,持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把新型制造业体系落到实处。四是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宣传好企业家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引导企业家人大代表成为追求质量、追求效益的示范。

  二要在深化依法治国新实践中发挥人大优势。在高质量完成立法计划的同时,积极探索地方立法程序、机制、方法、执法等方面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地方立法镇江经验。一要充分发挥人大在保证宪法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带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定,抓好宪法宣誓制度的落实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实现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的双赢。二要充分发挥人大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的程序、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开展立法协调。三要充分发挥人大在执法司法中的监督作用。以助推公正司法为主线,深入推进专项评议,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着力健全完善“同级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机制;助推法院审判执行难、检察院司法责任制改革等工作,扎实推进法治镇江建设。

  三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供人大方案。一是紧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根据市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实行民生实事监督清单制,对报告中承诺的重要民生实事,形成责任清单,向社会公示,逐项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室,逐项明确助推的目标要求,确保真正落实见效。二是紧扣群众呼声,全力助推宁镇扬一体化等建设和发展,着力推动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打造农业示范区和新农村示范点上,谋实策、出实招。

  四要在建设美丽镇江中发挥人大作用。一是以制度化审议市政府环保工作情况为总抓手,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推动解决社会集中关注的环境问题。二是以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为契机,监督推动低碳技术的落地、低碳产业的集聚和低碳小镇建设等工作,助推镇江将低碳实践形成低碳实效。三是组织开展《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实现推动法规实施、问题解决的目标,让城市山林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镇江有近4000名五级人大代表,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事关镇江决胜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代表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代表履职机制,进一步提升代表工作实效,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三做谈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校应该主动回应新要求,培育新特色,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紧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要明确办学特色,突出应用型。根据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性,地方高校是应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深深的地方性烙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时代更加强调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要自觉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来审视,明确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的优势。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取向与地方产业的结合度,都应凸显应用型这个标签。淮海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一直坚持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显著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凝练学科特色,对接产业链。学科特色是一所高校最为核心的特色。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体现地方特色,关注特色行业的发展趋势,体现本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地方发展对重大研究成果的需求。淮海工学院发挥地处海滨城市区域优势,注重培育海洋特色学科,“海洋科学与技术”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海洋类学科,被列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大力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经济与文化等特色学科建设,“海洋经济与临港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使学校学科链与地方产业发展实现了有效对接。

  要注重服务特色,体现创新性。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地方高校要瞄准地方需求,用创新成果引领区域发展,在服务社会中与地方发展互惠互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被写入十九大报告,这也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应该发挥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地方特色和决策需求为出发点,以地方实践为基础,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创办具有地方特色、支撑地方需求的研究机构,为地方政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攻关服务,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参谋部。当然,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涵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高校可以将自身资源向社会开放,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等学习生活设施向公众开放,缓解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要培育文化特色,彰显包容性。地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大学文化可以选择吸收其中的养分,将其作为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同样对所处区域的文化建设有着很大影响,作为大学教师本身就是区域发展中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向社会输出文化和人才,输送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从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文化的提升。地方高校应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做地方文化的引领者、地方文化的诠释者、地方文化的辐射源,促进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淮海工学院及时凝练了勤勉自强、敬业奉献、山容海纳、守正求新的新时期“淮工精神”,就是要与连云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质和谐共振、共生共荣。

  (作者为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县委书记讲坛

  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详细部署,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淮安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乡村。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要求,奋力展现具有淮安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新作为。

  树立系统化的思维,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系统化思维构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放大施河镇现代教育装备、博里镇尼龙、南闸镇现代渔业等特色产业带动效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新农村新产业的新价值链,着力把乡村振兴的财富“蛋糕”做大。着力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构建要素流通体系,积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趋势,加快省道干线公路以及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互联、公共服务城乡均衡。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稳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乡村振兴中的深层次制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践行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我们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接、社会保障互通、公共服务互联、生产要素互流,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要求,矢志不渝推进乡村两个文明建设。一方面,紧紧围绕省党代会“两聚一高”奋斗目标,把富民壮村作为重大任务,通过做强产业、鼓励创业、扶贫开发、盘活资源等多管齐发,让集体的钱袋子和群众的口袋都鼓起来,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增强群众获得感。另一方面,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按照破立结合、以立为本的基本原则,既抓好面子,更抓好里子,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从个体美向群体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形象美向内涵美转变。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筑牢乡村振兴的党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我们进一步指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方向。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强党建领航力,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加强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造就一支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骨干队伍。增强党建生产力,把基层党建渗透到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方式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思想引领、政策引导,推动党建工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党建凝聚力,建立党员乡贤队伍,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增强党建创新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过硬,保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气神,敢于打破习惯性思维和传统路径依赖,在乡村振兴中敢想敢闯敢试。淮安区委将认真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善于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净干事的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轻装上阵,干出一番事业。

  (作者为淮安市淮安区委书记)

  2017年12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江苏智库峰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长江产经研究院等多个重点高端智库的专家,为江苏未来的新蓝图出谋献策。本期智库摘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五大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官方概括,体现了强烈的实践性和问题导向。对学术界而言,需要进一步将其体系化,深入挖掘背后具有共同意义乃至世界意义的内涵。其中一个线索是,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表述。只有树立高质量发展替代高速发展的理念,才能从正面系统地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围绕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破、立、降”。“破”什么?“破”无效供应。重点是什么?处理僵尸企业。“立”是什么?是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什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切实减少企业负担,不应算宏观税负,而应算算一个企业从创办到产品出售整个过程需要多少环节、付出多少成本,有针对性地加以降低。

  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具体有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要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过渡。否则,类似降低反危机的成本、提高宏观调控盈利、防止国有资本流失等问题是无解的。二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法律上虽有明文规定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必须予以纠偏。四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障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五个要点,一是乡村一定少不了城市化,少不了城乡一体化,最科学、最完备、最可持续的应当是城乡一体化。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重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树立增产导向和提质导向。四是粮食收储,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五是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达到现代化经济水平。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三个要点,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的要点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城市化。发达国家乡村其实比城市还好,就是因为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任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应该对标这三个要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重点是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周密谋划、用心操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从摇篮到坟墓政府都必须有所担当,都应该在重要文件中有所体现。比如,中小学生文化负担、择校的问题,婴幼儿照护问题、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等,都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可见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新的表述。这里面有三句话,首先是多主体供应,这是有含金量的。二十年来中国的城市住房只能由开发商供应,成为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源。开发商一边代表供应,一边代表需求,它自己形成一个黑箱,外界没法知道社会住房供求实际情况。所以,多主体供应是有文章可作的。然后是多渠道保障与租购并举。从上个世纪末改革住房制度开始,就是太强调卖了。现在租购并举上升为国策,把这一倾向扭转过来了。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需要有大面积的、大规模的提供租赁住房的企业。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但要知道,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就是说要先投入再谋求产出。在这个过程中,要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即便现在挣不了钱,但也得做。所以,资金筹措和企业组织将是最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要沙盘推演,制定一个总体规划。还有,只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到位,我们的生态才会有根本性改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现代化中国方案,隐含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现代化有哪些特征?其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以人民的生活水准来衡量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其二是我们所实现的现代化,应该明确是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要在科技上进入并跑和领跑的阶段,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三是今天的现代化已经是工业文明时代转到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绝不能再用西方国家在工业文明时代所采取的那种现代化方式。

  其中,经济方面的现代化涉及四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新型工业化。现在谈工业化不再强调数量,而主要是质量。推进制造业的发展,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二是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人力资本服务等方面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三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四是促进我国的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现代化的第二个领域是进入信息化的国际前沿。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经三个阶段,即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现在信息化为代表的产业规律还没有完全结束,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仍然是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化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需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更是要把这些新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因此,在推进信息化时不仅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还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尤其要注意的是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资源来研究。

  经济现代化的第三个领域是城镇化进入新的阶段。现在的城镇化已经由人口的城镇化转化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不仅仅是指让那些进入城市的转移人口享受市民权利,还要让在农村的农民享受市民权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城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城镇要具有城市功能,要成为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中心。这就要求分布在广大农村的城镇具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只有它们具有这些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有一个基地、一个堡垒。如果没有新型城镇化,我们很难说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经济现代化的第四个领域是补农业现代化短板。按照木桶原理,现代化进程是由短板决定的,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农村。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依靠三农以外的发展来带动三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状态。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应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作为现代化的对象。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二是要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三是要构建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承包期延长是稳定农民的民心,但真正具有发展功能的是土地经营权。前一次农村改革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出一个承包权,这一次改革是从承包权中分离出一个经营权。现代农业要靠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的集中经营来解决好发展问题。 (作者为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实体经济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讲的是实体经济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句话是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讲的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应达到的水准;第三句话是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讲的是用什么办法去实现。其中,建立四位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理清六大关系。

  一是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江苏科技研究水平比较高,但实体产业水平跟别人差距大。我们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是陷入自我循环,就跟现在的金融一样,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科技成果也不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科研的产业化。科研的产业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把钱变成知识,二是把知识变成钱。在第一个阶段不应该强调科研产业化,但第二个阶段没有实现产业化就会造成两者之间的不均衡。

  二是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的关系。江苏最大的问题是实体经济非常发达,但是现代金融不发达。对我国来说,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实,资金在自己体系内运转,不进到实体经济里面,实体经济创造不了社会所需要的满意回报,吸收不到足够的资金。一方面虚拟经济太火,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挣不到足够的利润,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其实针对的都是实体经济,中国最大的泡沫是在实体经济领域。虚拟经济领域不能用行政手段去打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包括理财追求,理财追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想到房地产领域,这就是房地产泡沫不断积累的原因之一。虚拟经济领域中资产荒,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拉高,进而使实体经济开始衰退。

  三是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实体经济得不到足够保障的利润,因此人才不愿留在实体经济领域。大家所在的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特别是985高校,有几个毕业生愿意到实体经济去当工匠?从家长的教育来看,哪一个学生的家长希望孩子上了大学后到实体经济里面去当工匠?接收不到最优质的人力资源,实体经济怎么发达?

  四是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的关系。一般来说科技的早期阶段,比较适合直接金融进行支持,比如风险基金。而大规模产出阶段,比较适合间接金融来进行支持,比如银行融资。很多地方成立科技金融,让信贷去支持科技创新,难度很大。风险很大的科技创新领域,一定要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资本市场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五是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们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向西方输出了大量的留学生,这帮人成长起来后,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建议建立内需平台,形成一个强大的吸收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中国内需起来之后,一定会吸引全世界最先进的资源往中国流动,这是未来很重要的战略。

  六是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江苏有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强烈要求,但金融人才比较少,人才都跑到上海、北京去了。建设强大的现代金融没有人才不行,现在大学里招生分数最高的是金融系,最聪明的学生都在金融系,毕业后都跑出去了。要建设一个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体系,得把最优秀的金融人才想办法引进来、留下来、留得住。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智库的要义一是“智”,二是“库”。办好智库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智库,如何才是明“智”?如何用“智”而成“库”?当今中国的智库建设存在两个不平衡:“情商”高于“智商”,活力大于实力。具体表现为积极性高,声势大,成果多,但高水平的建构和高层次的谋划不够。如何既有高情商,又有高智商;既有活力,又有实力,是智库发展必须突破的难题。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献策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智库范例,它确定儒家在百家思想中的主导地位,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立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努力。然而有待严肃反思的是,为何这一努力最后却导致魏晋隋唐深刻而漫长的文化危机?深刻教训在于,两汉“独尊儒术”的注经成为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孔孟儒学中“内圣”与“外王”贯通的两大世界分裂,宏大高远的理论建构被片面的经世致用的应时之策替代,导致精神世界的沦落与失落。

  基于这样的认知,“道德发展智库”以“高远”服务,服务“高远”为顶层设计,确立用“智”的理念和成“库”的战略。

  “道德发展智库”的用“智”理念以“高端、长远、协同、国际对话”为“10字方针”。“高端”的要义是智库成果必须“拿得出,用得上,留得住”。“拿得出”是智库成果经得起学界与政界的双重检验,在任何背景下都“拿得出手”;“用得上”是对领导理念的形成和战略制定具有“边际效益”,而不是领导理念的诠释与宣传;“留得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能成为学术、学科和社会发展的积累。“长远”是以理念、理论、战略为着力点,不囿于就事论事的应时之策,以国情研究生根,智库成果开花,理论建构结果,在前沿与热点中坚持“前沿优先”。“协同”的要义一言概之:“有核心,多学科兵团攻关”。“国际对话”的真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世界”,而是寻找国际智慧支持与国际话语权。

  成“库”的总体战略是“智库建设—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三位一体。在智库建设中伦理学核心团队实现了学术上的转型与升级,不断建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智库研究的四位一体能力。在协同研究中新的学科不断的建构和发展,如道德国情调查团队、实验伦理研究团队、理论研究团队、老龄伦理研究团队、医患关系与生命伦理研究团队等,每个团队都有多个国家项目做支撑。作为团队建设的总体性谋划与成果,是“道德国情与道德哲学前沿”创新团队的建设,发展出道德国情研究的“立地”,与道德哲学前沿研究的“顶天”一体的素质与能力。

  智库建设以来,主要探索及其成果表现于“四个一”的努力:建立一套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信息库、访谈库;形成一批基于道德国情的前沿性智库成果与学术成果;建立一个测评体系,即《江苏道德发展测评体系》;进行一次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改革试验。当然,智库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显示度不够,要报类成果不够突显等等。同时也有许多难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人文科学类的智库如何建设,如何评价?智库到底如何显示和证明自己,智库研究是否主要甚至只是为了领导的一个批示?党报党刊上的理论宣传文章如何避免“葡萄糖轰动效应”?如何志存高远而又不好高骛远,鼓励出高水平智库精品?智库如何防止繁荣背后的浮躁,以免使纷至沓来的智库报告成为对领导的干扰甚至骚扰?等等。这些难题的探索和解决,将对智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负责人)

  以司马懿为主角的电视剧《虎啸龙吟》最近惹出了一点舆论风波,起因是剧中有司马懿在两军阵前身着女装,表情夸张地朗诵《出师表》,把诸葛亮气到吐血的情节。这部电视剧曾以演员演技出色、道具制作考究而广受赞誉,然而因为这个情节,评价几乎急转直下,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编剧对《出师表》进行如此“轻佻”的处理。

  这个情节无疑是虚构的,用一个虚构的情节来塑造剧情冲突,这是很基本很正常的艺术手法。以历史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戏说”的很多,甚至完全架空的也不少,所以“与史实不符”不算什么“罪名”,名著《三国演义》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史实呢,但是为何这个虚构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呢?

  因为它触动的,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这些评价都远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出现,可见《出师表》和诸葛亮的地位根本不是罗贯中的小说所奠定的。武侯被敬仰和崇拜近两千年,并非因为他“多智近妖”的小说形象,而是他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坚守道统并且用生命去践行的高尚精神。

  不要一提到“道统”,就认为是陈旧过时的东西。“道统”的反面,其实就是这几年广为讨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所谓“利益面前,良知多么脆弱”,读一读历史,中华文明曾多次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这个时候固然有很多人放弃抗争求苟活,但也总有一群人坚持气节,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来坚持“道统”不灭。他们的某些表现形式也许在我们后人看来是落后的“忠君思想”,但放诸历史环境之下,这种对“道统”的坚持代表了一种对自身文明的坚定信仰,正是这种信仰一直没有绝灭,中华文明之火才得以五千年绵延不绝。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出师表》短短627字,凝聚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内核:公而忘私,忠奸分明,为了理想不怕牺牲,抛开一切艰难险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这种精神内核一代代的传承,才有了《岳阳楼记》《满江红》《正气歌》《少年中国说》这样的经典传世,才有了前仆后继的众多仁人义士,在民族存亡之际认“死理”,出“死力”,以身殉道而在所不惜。这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由内心奉之为楷模的价值观,是我们现在一再强调的“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渊源。面对这样的经典,必须保持足够的敬意。

  不妨看一下“亚瑟王”,他和他的“圆桌骑士”代表的是西方传统的英勇、护弱、公正等等的“骑士精神”。不过,历史对这个人物的记载很模糊,如果严格从史学考证来说亚瑟王是“传说”还是史实尚存争议,但是这不妨碍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成为不列颠的精神图腾;那张著名的“圆桌”虽然已被碳元素测试确认为是千年以后所造,但不妨碍它所在的温彻斯特大教堂成为最著名的历史圣殿。对比之下,我们类似的文化遗产要多得多,而且都是有记载的真实存在,更应当好好珍惜。

  这次风波提醒我们,文艺创作上百花齐放并没有问题,但必须认识到,“价值多元化”并不是主流价值多元化,当文艺作品触及代表中华文明核心主流价值观的经典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同时,这样的争论也颇令人欣慰,因为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是出自内心在坚持《出师表》的崇高地位,这与曾经热衷标新立异、“反弹琵琶”的那段时间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这说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正变得越来越深厚,这对建设文化强国是很有利的条件。 李军

  一评再评

  药品回扣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竟有医生主动秀“药品回扣”……日前,一则医生自晒收5500元药品回扣照片的微博被网友翻出,瞬间红遍网络。去年12月26日,记者从涉事医生所在医院南昌市第二医院获悉,该院业已对其停职调查。

  千龙网:在“看病难、看病贵”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拿回扣”本就是个高敏感话题,涉事医生即使真的只是单纯拿这个话题恶搞、开玩笑,也会牵动整个社会紧绷的神经,抹黑整个医生队伍的形象。医生收回扣,谋取的是一己私利,损害的却是患者的利益,让人痛恨。

  再 评:正应了那句老话“不作就不会死”,这名智商令人捉急的医生华丽地演绎了“自作孽不可活”的现实桥段。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特例,估计不会有更多的医生效仿。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那些拿了回扣却又没有晒到朋友圈的人,该怎么办呢?是让他们曝光在太阳下,还是让他们继续潜水?

  一评再评

  这两天,泰国大象踩死中国旅行社领队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泰国警方披露了最新调查进展。泰国警方称,尚没有证据证明事发时有人拉扯过大象尾巴,但事发前有很多人围着拍照,大象可能被刺激。目前,泰国警方认定,驯象师控制大象不当,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国青年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只要发生旅游事件,很多人第一联想到的就是游客素质,其潜意识是游客素质配不上这个大时代。而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新媒体也往往轻车熟路地投其所好,精心挑选甚至制造“素质细节”,只要发生一起旅游事件,立马就能抛出一两个“素质标签”出来。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在一片众声喧哗中,谁关心这是真相还是想要的真相?

  再 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而不能仅仅靠“合理推断”,这样的先入为主,往往导致标签式的结论。近年来,不少社会热点新闻都出现过“逆转”,甚至是“逆转再逆转”,与媒体从业者的素质不无关系。自媒体的时代,如果不能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自律,受伤的不光是受众,而且还有公信力。

  观点1对1

  证券分析师、初级会计师、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4级金融学二班的黄金水,还有一学期才本科毕业,但他已经拥有各类执业、从业、等级证书17项。

  17本证书, 多少拼搏在其中

  “库图佐夫对博尔孔斯基以其勤奋来责备他的懒散,早已感到厌烦了,很兴奋把他打发走,就让他到巴克雷·德·托利那儿去执行任务。”——《战争与和平》,第九部。

  4年考17证,大学生黄金水引发热议,不乏冷嘲热讽。然而,每一个用洞悉人世的姿态嘲笑同龄奋斗者的“键盘侠”,都应该读一读《战争与和平》中描写200年前历史的这一段文字,审视一下内心,看看自己在跟帖中满不在乎打出“一堆垃圾证书”“哪个女人嫁给这样的男人,会痛苦一辈子”“社会教考证狗做人”这样的恶毒评价的背后,是不是早衰的心灵在畏惧青春的朝气。

  黄金水应和你我一样是普通人,没有当CEO的爹,没有当“包租婆”的妈。面对就业压力,他没有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沉迷在游戏的小世界或者爱情的小确幸中,而是通过考证这种“笨办法”,早早地为求职之路做好准备。17本迥异的证书不可能和未来从事行业全部相关,拼搏进取疯狂考证所反映的奋斗精神才是他简历最闪耀的加分项,也是他能从一众浑浑噩噩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大杀器”。HR们从求职简历中看不出“游戏达人”们的思维敏捷,也看不出“风流才子”们的心灵美丽,却能看出黄金水同学过人的行动力和意志力。年轻人的冲劲,才是用人单位渴求的新鲜血液。

  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苦不得累不得,他们幻想的是“优雅的成功”,鄙视着灰头土脸打拼的普通人。面对平淡的人生,他们想的不是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境遇,而是从家庭数落到社会,怨天尤人。明明身体很年轻,精神上却已腐朽,“丧文化”大行其道。

  不怕一时半刻的崩溃迷茫,只怕日复一日的又懒又丧;不怕现在的一无所有,只怕既不愿吃苦,又看不惯别人努力付出。不肯实践,就没资格用外界条件来为自己的懒惰开脱。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才是成长的唯一路径。大学阶段力所能及的实践,是求职之路的基石,更是人生之旅的财富。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袁媛

  一考17本, 多少迷茫待消解

  17本五花八门的证书,先不去质疑它的含金量,但至少说明黄金水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甚至有点迷茫。在“黄金水们”的带动下,掀起了一股“考证热”。学生们对未来集体茫然,从而盲目跟风。

  茫然,是因为缺乏人生规划。先确立人生规划,踏实钻研朝目标奋进,与跟风考证相比,哪个会成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明确规划,对未来想选择的专业努力钻研,考取相应的资格证,是可取的。但是,一味追求多考几本证书,企图广撒网而多捕鱼,只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用人单位在选才用人时,专业佼佼者也会更胜一筹。如果大四毕业就想进入工作岗位,必要的实践经验也必须累积,这也不是几本证书可以证明的。与其花精力去考各种证,不如去相应的单位实习,积累一些实干经验,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17本证书,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应试教育下,黄金水会考试。会考试并不是成才,不应该成为学习的典范。大学,是青年学习的黄金时期,是社会的预科班。大学里学什么?除了学知识,还要学做人。与老师、学生交流,为做人做事、社会人际交往打下基础。黄金水的手机经常处于飞行模式,每天学习时间,甚至父母、老师的电话也不接。这样的人际交往能力令人堪忧。大学时期,也是人生目标的重要形成阶段。即将本科毕业,在这个年龄段,理应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一定要扣好,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只有先树立远大志向,明确人生目标,朝目标不懈奋斗、一往无前,才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反观,媒体曝光的考证达人比比皆是,成功的又有几人?

  考证达人的现象,该反思的不仅是个人,还有整个就业环境。国务院已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证,怎么还有那么多的证可考?考证达人的迷茫,是对未来就业的不乐观、不确定。只有当毕业即失业不再是坚硬的现实,考证的市场才不会红火,考证的狂人也将鲜见。 杨丽

  深呼吸

  世界早就不该再将中国称作世界工厂了。该国正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的消费国。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4%。中国的家庭消费已经历指数级增长并达到4.5万亿美元。零售总额也以约10%的强劲速度增长。仅阿里巴巴一家“双十一”的成交额就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25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黑色星期五”140亿美元在线销售总额的两倍。

  从诸多细节能看出中国消费者正变得更加成熟且富有,购买的商品越来越高档。首先,他们的购买兴趣已从必需品转向精品。服装和主食在其消费中的占比正逐渐下降,而健康和绿色食品、智能手机和个性化家庭用品等产品的占比正逐渐上升。其次,低端大众产品正在出局而高端品牌正登堂入室。第三,中国消费者将相对减少对实体商品的支出,增加对包括医疗、电影、音乐会、健身和旅游等在内的体验及服务的支出。中国人还更频繁赴国外旅游,不仅使许多亚洲邻国还使澳美加和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获益颇丰。此外,中国消费者近来对互联网、手机技术的快速应用已超越一些发达国家。 美国彭博社

  深呼吸

  作为上海的“海绵城市”,临港区正试点一种生态友好型项目,以取代这座正面临海平面上升长期风险的海滨城市的传统防洪和排水系统。

  在临港,宽阔的街道两侧建有可将降水渗透到地下的人行道。遍布土壤和植被的雨水园林被用作中央储水设施。庞大的人造滴水湖帮助控制水流,各种建筑物配备绿色房顶和水箱等设施。自从北京市2012年遭遇灾难性的大积水以来,科学自然地疏导城市水流在中国政府日程表中的重要性就迅速上升。2015年中国推出先在16个城市试点又在后来扩展到包括上海在内的30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倡议。“首先要做的是尽力保护或恢复自然水系,因为这是降低洪涝风险的天然途径”,同济大学教授李辉(音)表示。

  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时使每个试点城市的20%建成区具备海绵城市功能,这意味着当地至少70%的降雨被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0年时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一要求。 英国《卫报》

  瞭望者

  在新华网第八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上,12位国际问题“大咖”研判世界大势,洞悉中国机遇,对2018年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如何走好大国外交之路,给出了前瞻性分析。一起看看这些观点:

  1.美国在经历一场“美国反对美国的战争”。特朗普不是造成美国分裂的原因,它是美国分裂的产物。特朗普带来的变化是一个长远的、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如果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单靠减税并不能真正降低其远高于新兴国家的制造业成本,而更重要的是,它还将损害被美国人视为最核心利益的美元霸权。

  ——乔 良,空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

  3.民粹主义本身未必不好,如果欧洲能在政党政治层面最大程度吸纳和包容民粹主义的合理政治主张,整合优化广大民众的力量,这将成为重振欧洲的契机。

  ——陈志瑞,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

  4.英国早晚要重新回欧盟。因为英国40%以上的贸易是和欧盟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要留在单一市场里面就必须要交会费,交会费又不是欧盟成员国,这不太正常。

  ——田德文,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5.中东现在是大乱,一年比一年乱。旧有的格局坍塌、新的格局建立不起来。伊朗目前尚不具备平衡中东全局的实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东地区事务不愿深度介入,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平衡该地区的各种力量。中东出现内外不平衡,这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李绍先,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6.中东地区,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力量试图和伊朗形成平衡,当这种平衡形成的时候,中东地区就有和平了。我对2018年的中东局势比较乐观,中东地区绝对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代理人战争。

  ——殷 罡,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7.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长期处于僵化状态。只要普京在任,我估计他们的关系就好不了。普京2018年如果连任,又干6年,到2024年是72岁,那么西方与俄罗斯关系会僵持很长时间。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8.2018年中日关系会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不是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而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形成一种新型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实质性改善,还需要安倍拿出切实行动。

  ——张焕利,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9.欧洲人也在不断反思,欧洲未来如何在国际上仍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欧洲内部要重新开启一体化的讨论,至少在大国层面上,正在形成基本共识。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10.我们一定要立足周边,落脚在亚洲,我一直认为“一带一路”要精耕细作的是周边,使“一带一路”真正成为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的倡议。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11.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是一个标志,以后将形成机制,不是只开一次。政党外交会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超越了原来国家的界限,这是一个新兴的、值得关注的领域。

  ——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12.中国发展继续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对国际秩序的塑造力也持续增强。前行道路上难免有艰难险阻,我们要居安思危,规避风险,稳中求进。

  ——苏 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锐词

  政治伦理学是政治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主体(政党、社团、民族、个人等)在执掌国家政权或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事务所应遵循的伦理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行动基准和价值内核。

  锐词

  又称反面乌托邦、敌托邦、恶托邦、绝望乡或废托邦,是一种不得人心、令人恐惧的假想社群或社会,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反乌托邦常常表现为反人性、极权政府、生态灾难或其他社会性的灾难性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