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以新时代重大发展问题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研究解决所处发展时代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是基于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作出的。从战略机遇期视角观察并科学判断新常态,意味着不能只把新常态理解为经济增速放缓,必须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变化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这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而新常态不只是速度变化,还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二是动力转换,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阶段,面临着一系列与低收入阶段不同的新的重大发展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传统发展动力衰减。二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三是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基于经济发展新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以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引。创新着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着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着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着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科学指南。新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理论之魂,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权益,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其内涵是:发展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对过去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着力于发展生产力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态,解决人民“富起来”的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涉及对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高层次需要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就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贯穿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之中。共享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在发展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努力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在共享发展中,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民生改善中有更多获得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以创新和开放为发展新动力

  进入经济发展新时代,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突出出来,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供给侧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的推动力出现衰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供给侧要素还包括技术、结构、效率等。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效率提高等都有巨大潜力,而且是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新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供给侧的其他动力如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都可以依靠创新得到充分激发。

  创新的动力作用不仅仅是指替代物质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实现现代化需要进入世界前沿的科技创新驱动。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更多来源于科学的新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是核心技术?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尤其要重视基础研究,引导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解决好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建立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这就是十九大所提出的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发展也是中国发展的动力。过去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开放仍然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开放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开放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相应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思想,相应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利用自由贸易区等开放载体,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思想,相应的既要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又要注重外资质量和选择;全球价值链思想,相应的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的价值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然,开放发展思想对新时代的发展具有更为强大的动力作用。

  以解决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为发展着力点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后,两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新发展理念指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

  根据木桶原理,无论全面小康还是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短板决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补齐短板。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是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协调发展,要求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从根本上克服农业的弱势状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时代,是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要通过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长期以来,依赖化石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了应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多样性的生物、绿色的环境是宝贵的生态财富。经济发展不仅要谋求物质财富,还要谋求生态财富。新时代的绿色发展不仅不能产生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还要治理过去的发展所遗留的环境生态问题。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系统的支持发展的经济制度。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对改革中建立的新制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十九大提出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要相应的制度变革,这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其中完善产权制度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完善产权制度的目标是通过产权的有效激励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也就是使企业这个经济细胞活起来。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完善产权制度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权得到严格保护基础上推动产权的有效流转。二是推动国企和国资管理改革。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目标是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宏观调控有度,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探索出一条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路径。

  牢固树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必须按照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落实好管党治党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基本要求。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党同人民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最核心、最根本、最关键、最重大的政治关系,党群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党坚强有力,同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因此,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迫切需要。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全面领导和善于领导,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紧密相关。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提高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深化改革的办法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用清醒的头脑和缜密思维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运用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思维总揽全局的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有助于将党建经验上升为理论,增强党建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质量水平。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才能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后面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也只有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

  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而道远

  要进一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避免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塔西佗陷阱”。要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坚持“聚焦富民”的发展目标,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进一步下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着的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鉴于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党员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的复杂性,党内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因素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需要进一步打好管党治党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要进一步努力做好抓基层党建和打好党建基础的工作。全面管党治党要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改变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致使个人主义、分散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歪风邪气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极少数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现象,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探索一条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路径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奠定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还必须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力,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作者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历史性变革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全面认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对于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都是历史性飞跃和历史性贡献,意味着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从历史性变革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要根据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经济殷实、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清洁、物质低耗、精神愉悦。“中国特色”既区别于公有制加计划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高消费、高负债、高福利的欧美之路。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以中国话语进行表达,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地区面貌不断改善,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更加均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恶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从历史性变革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新中国建立到21世纪中叶,我国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刻,必须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从新阶段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来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强化其对未来“后小康”布阵筑基。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来审视和定位江苏的发展,努力建成让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水平全面小康,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聚一高”就是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引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强富美高”的总命题、总纲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发展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副主任)

  《扬州市公园条例》是扬州市民生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国内较早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立法,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对继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升公园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必将对扬州城市发展和民生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扬州是中国园林城市,但传统的扬州园林都是私家园林,“园林都是宅”,主要用于满足园主的个人需求。个园、何园、吴道台宅第自不必说,即使是瘦西湖,也是由静香园、徐园、凫庄等私家园林在解放后收归国有连通集合而成。私家园主的身份虽然不同,但都必须有钱,其造园也是专供自身修身养性、交友会客,这也正是“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的由来。这些原本的私家园林,现在虽然对外开放,但仍实施封闭管理,无论是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布局,还是亭台楼阁、叠石假山的造园手法,主要作用还是供游人欣赏的景点,不宜作为全天候健身锻炼之用。如果说私家园林是有钱人的园子,那么现在我们建设的公园则是所有人的园子。公园姓“公”,强调对公众的免费开放、无门槛开放,是市民开敞的、无障碍的、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如果说园林是古城扬州的标志,那么公园就是现代扬州作为宜居城市的标配。扬州不仅仅是建几个高大上的城市公园作为亮点,而是着眼于服务全城百姓,因地制宜建设公园体系,由园林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符合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世界宜居城市发展规律和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需要,不仅获得了广大市民的点赞,也得到在扬州召开的全省城市治理和服务现场推进会的充分肯定。

  造园当随时代,建园当为百姓。我们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强调人是城市的主体,以公园作为城市市民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大中小层次合理、城市各个区间均衡覆盖的公园体系,市民可以就近、便捷地到达身边的公园;我们新建的公园大多为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强调生态、体育、休闲、文化功能的叠加,绿化以乔木为主,水系和绿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布置有健身步道、雨廊、条椅等配套设置和各类雕塑、标识及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增强了市民的可入性,也增加了居民的生态福利;我们对公园实行严格的管理,市民在这里可以避开车辆的喧闹更安心地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是落实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的结合点,是推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结合点,也是推进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公园建设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活必需。自2014年4月宋夹城生态体育休闲公园成功开放以来,扬州城市公园体系建设至今已建成开放市级中心公园10个、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126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近1100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11”公园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以公园体系为主导的公园城市初具雏形。公园建了那么多,为什么建一个火一个?因为公园城市建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三高三少”:城镇化水平提高了,自然的生态绿地少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人们的体力劳动量少了;住房成套率水平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了。自然绿地少了需要以生态空间来弥补,体力劳动量少了需要以体育运动量来弥补,人员人际交往少了需要以增进交流交往的公共活动来弥补,一言概之,人民群众对环境、健康、休闲和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等城市规划经典文献中都反复强调,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应留出足够公共空间作为公园和运动场。我们把响应扬州市民的体育健身休闲和交流交往需求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民生和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把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聚焦到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建设上,可达、可入、可亲近的城市公园体系,使得广大市民可以在公园里运动,在公园里交友,在公园里享受健康、享受生活。公园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更是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

  公园不仅惠及百姓,也重塑了城市。我国传统的城市形态以街巷体系为主导,沿街设店,顺巷布宅,公共活动空间只有庙宇和祠堂。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形态以生产为主导,强调功能分区,公共活动空间以街道和商业区为主,少量的成片绿地也是位于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生态屏障,不具有可达性和可入性。我们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将公园体系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均衡分布的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以沿路沿河绿化将城市绿地系统连为一体,锚固了城市形态,实现了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从以商业街区为主到以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为主的切换。公园还是城市避灾场所、文化教育基地、步行交通的连接枢纽和提升城市价值的重要平台,是城市重要的功能性设施。无论是世界最宜居的城市温哥华,还是最繁华的城市纽约,公园多、大中小成体系都是共同特征。

  公园不仅能影响一座城,也能改变一城人。我们新建的各类公园基本上涵盖生态、体育、休闲元素,兼顾群体和个体、年长和年幼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这些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园,中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健步、下棋、聊天、晒太阳,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打篮球、踢足球,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滑滑梯、荡秋千、玩跷跷板、嬉戏游乐,留下成长的记忆。各类体育、休闲组合也应运而生,人们的交往圈不断扩大,朋友不断增多,公民意识、规则意识不断增强,到公园去已成为扬州市民最为欢迎、最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公园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更具温馨、更有温情,公园不仅改变着扬州人的体格和体质,而且改变着扬州人的性格和气质。

  公园不仅要建设好,而且要管理好、使用好。现在扬州公园城市建设已初步成形,我们还将要承办2018年省运会和省园博会、2021年世界园博会,加强公园建设和使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扬州市公园条例》的颁布实施可谓适逢其时。《条例》首先规范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公园建设有三个维度,一是远近,二是大小,三是公园的功能和美观度。什么样的公园最好?家门口的公园最好。《条例》规定公园体系要做到布局合理、覆盖均衡、体系完整、功能多样。各级政府要承担起公园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公园布局规划的完善,继续舍得把城市最金贵、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好地块、具有一定体量的地块拿出来建设公园,特别是要加大古城区和城市东南片区的公园布点密度,尽快实现城市市民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体育休闲公园的目标;城市公园管理部门和公园管护单位要承担好公园的日常管理、维护责任,尽可能地多举办各类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公众参与,争取公众支持;广大志愿者要主动参与公园的管护,主动参与市民的健身指导,引导广大市民科学健身、科学运动;广大市民在使用公园时,也要像爱护自家的园子一样爱护公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以便更好地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友好交往,努力使公园成为展示扬州市民活力的窗口和城市文明的标志。

  纵观扬州2500多年的建城史,能够留存至今的千年人工遗存,一是千年运河,二是千年古树,三是千年古刹、石塔等,当然还有千年文化。放眼远望,还有什么能传续千年呢?我想这个城市的公园是可以传续千年的,因为它们是这个城市所有市民的公共空间,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需要的活动载体。只有公共空间才是城市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才会得到所有人的关心、呵护,才能历史地、永续地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扬州市公园条例》的立法,不仅是为了当下的城市市民,也是为了历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作者为扬州市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把巡视定位为政治巡视,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党章》赋予巡视工作在新时代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

  巡视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监督是政治监督,是对被巡视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一个根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巡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主张和精辟论断,多次强调要深化政治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巡视工作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坚持政治巡视定位不偏离,突出加强党的政治监督,针对政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靶向监督。

  在十三届省委第三轮巡视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政治巡视的深刻内涵和总体要求,更加突出对被巡视单位政治生态的巡视监督,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上全面透视被巡视党组织政治生态情况,督促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说到底就是一个单位党组织政治状况。第一,党委领导班子是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有没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强有力领导并保证本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从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党委班子成员是否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团结协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第三,基层党支部等党组织是否发挥了政治功能,有较强的组织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没有担负好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四,广大党员是否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克服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只有真正以十九大精神为标尺,把十九大报告中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原则和任务要求,通过政治巡视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到位,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才能真正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实现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为省委第六巡视组副组长)

 
我的学习笔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对于调动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充分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在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有制度难执行、有政策难落实,甚至以加强管理为名闭门设槛等现象。必须用系统化思维来全面统筹推进改革:认识到用人自主权的核心是管理体制问题,只有解决编制化管理带来的矛盾才能根除用人自主权问题;推进配套的制度改革,解决制度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具体的自主权利问题。

  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由编制化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编制是政府管理事业单位的基础,也是束缚用人自主权落实的最关键原因。以编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固然方便,但也会带来一些矛盾:事业单位提出进人计划应是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与审核进人计划指标时从编制情况出发相对立;用人单位希望放宽进人要求,更广泛、更灵活地甄选人才,与政府希望用人单位按照固定模式以便监管相对立;编制内外待遇的差别使得进编难出编更难,造成了人才流动的市场要求和流动通道不畅通的对立。

  要彻底改变编制管理模式,必须逐步弱化编制化管理,直至由按编制拨款、重过程轻结果的管理方式转向按目标管理、以服务定价的管理模式。按照事业单位分类逐步淡化编制管理,取消按编制拨款的方式,比如高校已经实施的按学生数量拨款。科研院所的基本经费可以根据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按编制拨付,科研经费按本年度科研任务动态拨付,最终形成全部经费按组织目标完成情况和科研服务情况拨付,将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倒逼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

  加速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推动制度平衡发展不留短板。落实用人自主权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用人单位、人才、行政主管部门、人才市场等多个主体,涉及编制、财政拨款、社会保险、法人制度等多头主管。制度短板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其他制度的实施效果。如编制化管理影响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的方式,财政拨款方式又反过来影响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

  因此必须完善事业单位组织目标考核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和信用等级制度,强化法人责任和责任追溯制度,确保放而不乱;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在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事业单位聘用关系调解科室等。

  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现有的监管是一种“全程参与式”监管方式,加大了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了监管的成本。行政主管部门实际承担了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部分责任,削弱了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如徐州公考“第一名被拒案”中,用人单位的失误却使人社部门成了被告。

  简政放权不是简单地削减审批权和管理权,更要注重管理方式的改变。以人才评价体系为导向完善事业单位评价体系,制定较为合理的考核目标,逐步减少对用人过程的监督环节,以自我控制为主,培养事业法人能独立、有担当、负责任的法人人格,监管重心转向提供服务与事后备案审查,形成审批制和备案制结合、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

  转变监管方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监管观,行政主管部门要“超然”而非“参与其中”;其次是简化、优化用人程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以服务带动监管,以监管促进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服务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提供统一的用人平台,让所有用人环节都公开进行。二是提供直接政策指导培训服务。三是引入专业服务组织,如高端人才引进服务机构,加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完善网络平台,促进信息互动。在用人过程中,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人才三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信息,因此建设互通信息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江苏省人社厅已经在官网上开辟了招聘板块,并正在建设职称工作、岗位管理等网络办公系统,但是这些面向办公而非用户的系统存在局限性,如缺乏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的三方互动等。因此在建设信息平台时,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考虑信息双向流通的需求,同时也要注意平台的集成度。依托职称评审、资格认定等途径建设完善省级高级人才库,以此为基础作为高级人才服务管理、制定人才发展政策等的依据。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从我省“放管服”改革实践来看,新时代的基层政府治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公共行政理念,从传统管理思想向现代“善治”理念转变。二是以改革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主动“送政上门”。三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对政府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倒逼行政体制改革,为新时代基层政府治理创新探索了一条新路。

  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践新举措。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体现为辖区居民对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务。然而,与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相比,基层政府由于人少事多,工作力量薄弱,治理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需要,需要从整体上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调动基层干部对接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

  针对这些基层政府治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难题,南京市栖霞区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放管服”改革要求,以行政体制改革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转变治理理念,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以互联网技术倒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新路子。

  不见面审批:从管理到“善治”的公共行政理念转变。我省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进程中,以“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在栖霞区试点走出了一条“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新路径,大大释放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目前已成为全省各地的普遍制度安排。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工作制度创新、服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改革集成,推动行政体制和审批机制的变革。南京市栖霞区在改革探索中,全面推行权力清单标准化,向社会公布事项清单,做到凡是能够实现不见面办理的事项“应上尽上”,最大程度放宽服务范围,减少主观用权空间,实现权力阳光运行。全国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于今年4月在栖霞区成功出件,全程20分钟办结,体现了政府“善治”的行政理念与管理效率。

  送政上门:化解公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和服务能力滞后的矛盾。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栖霞区的“不见面审批(服务)”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融入“放管服”改革之中,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程互联网在线办理”,借助“互联网+”促进监管和服务效能实现二次飞跃,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成功地解决了公众服务需求爆发增长和线下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以往企业投资项目开工的前期办理环节多、耗时长,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后,栖霞区同步配套建立了区、街、园区平台三级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网络。代办员通过“不见面审批(服务)”系统可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流程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企业创新和大众创业的积极性。为解决群众办事不便问题,栖霞区实行区街政务一体化,把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将60多项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实现全区通办、联网联办。商事登记从过去的平均10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0.5个工作日;社保证明打印、市民卡挂失补办、二孩准生证办理等民生类事务,群众在任意地点登录“不见面审批(服务)”系统都能办理。

  “互联网+”政府治理创新:依托互联网技术倒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典型体现了政府利用先进生产力促进制度(生产关系)变革的理念与实践。从“以技术变革促进政府改革”的角度看,这一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为“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采用现代技术倒逼各级政府按照新时代、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和服务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治理体系。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这项改革使得“互联网+政务服务”得到深化,实现了跨部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如应用“不见面审批(服务)”系统推行全科政务服务改革,从“一人一岗一事”转变为“一人多岗全科”,实现一个窗口、一台电脑、一名全科社工即可办理60多项公共服务。目前栖霞区的全科政务已形成国家级标准并在全市推广。就第二个方面而言,这项改革优化了审批服务架构,实现了资源整合的目标。栖霞区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综合改革,集成推出了联网通办、区街同权、全科政务、信用监管、综合执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群众、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治理格局,实现了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作者为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

  ● 比较世界三大湾区可以发现,湾区城市群有效整合了创新资源与全球市场,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成熟的湾区城市群拥有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 江苏正在高起点规划“1+3”重点功能区发展,需要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规划定位,以全球眼光对两大功能区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

  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将城市看作经济增长的引擎。城市空间集聚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致使市场边界不断扩大,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此外,城市空间集聚有利于劳动分工、促进知识溢出,产生正向外部性,促进创新并带动收益递增。城市群是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集聚的产物,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利用,并进一步推动区域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健全的协调机制。高端的城市集群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加快生产要素集中、公共服务均衡化和环境保护。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深度开放,各种要素向湾区快速集聚,沿海港湾地区高速发展,形成了以世界级港口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以广阔腹地为支撑的湾区城市群。可以说,湾区城市群由滨海经济、港口经济、都市经济与网络经济高度融合而成,这种特有的经济格局是海岸贸易、都市商圈与湾区地理形态的聚合体,湾区城市群对于区域转型升级、资源的高效配置、技术变革产生强大的引领作用,一般包括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目前世界三大湾区分别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

  比较世界三大湾区可以发现,湾区城市群有效整合了创新资源与全球市场,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成熟的湾区城市群拥有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因临近海湾,湾区具备避风、防冻的优点,适宜建造港口群,形成发达的港口城市。港口城市处于对外开放前沿,便于招商引资、引进消化再吸收新技术,是高端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门户。高度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充满活力的企业成为湾区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载体。湾区城市群往往包含移民城市,容易形成开放、包容、多元的移民文化,有利于公正有序、高效便捷的现代市场体系的构建,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化,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此外,完善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极大地提高湾区的创新能力。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湾区城市群率先打造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完善的城际基础设施、发达的航运功能、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逐渐向腹地延伸。网络化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外溢效应的发挥,有利于湾区城市群与广阔腹地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劳动、资本、人力资本、信息向湾区城市群集聚,共同支撑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体系,涌现一批跨国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而湾区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也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知识外溢效应显著。

  世界三大湾区城市群注重统筹规划的实施,由于横跨多个平行的行政区域,湾区城市群需要统筹规划的范围包括:城际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结构的平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东京湾区除了统一的大东京规划之外,每个地区也各有规划,所有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都由智库完成。纽约湾区的统筹规划由跨行政区域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简称RPA)完成,从上世纪20年代起,该非政府机构负责研究指导纽约湾区发展的长期计划,2014年RPA启动纽约大都市地区第四次发展规划,致力于从区域视野解决就业、贫穷、基础设施、气候等问题。旧金山湾区建立的区域治理机制涵盖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旨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接近20000美元,未来以上海为核心、涵盖江苏、浙江沿海沿江区域的上海湾区城市群,由于有更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更为庞大的人口规模,必然会在未来5-10年中成长为世界级湾区城市群。根据“一体两翼”的发展构想,上海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一翼是扬子江城市群。江苏未来的发展,就是要积极顺应湾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1+3”重点功能区战略,及早规划,准确定位,在新一轮发展中谋取先机。

  高标准规划,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1+3”重点功能区发展规划。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是湾区经济的重要特征。从纽约湾区城市群的空间特征来看,不但拥有世界级金融与商业中心,其他功能区差异化特征非常明显,如纽约是世界金融的中央枢纽和全球商业中心,康州是全美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新泽西州是全美制药业中心。当前,江苏正在高起点规划“1+3”重点功能区发展,需要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规划定位,以全球眼光对两大功能区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要聚力创新,充分利用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发展优势,依托上海这个全球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二次开发和技术孵化能力,提升沿海经济带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推动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升级和沿海经济带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块,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制造业基地。要充分发挥江苏沿海空间广阔和扬子江城市群人口的规模优势,大力发展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金融、文创、旅游等先进服务业,实现高端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协同发展。

  打破地理边界,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湾区城市群的共同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建设包括交通、通讯以及公共服务在内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建立超省级的基础设施规划控制中心,提升交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建立稳定高效的能源、水资源供应体系,实现区域内油、气、电、水同类型同网同价。二是建立省级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结算中心,推进区域内公共设施和服务互联共享,实现公共服务“一卡通”。三是补齐江苏北沿江和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和长江过江通道建设的“短板”,在加快北沿江高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江北及沿海城市城际轨道交通,使泰州、扬州、南通、盐城等地与上海及苏南城市深度融合。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跨行政边界协调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上海湾区城市群协调机构,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是推动建立具有准行政区权限的上海湾区经济区,突破区域协同发展的行政边界制约,实现湾区内部资源整合与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设立跨扬子江城市群与沿海经济带两大省级功能区的协调机构,合理规划两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推动功能区之间与功能区内部错位发展。三是建立常态化的区域内城市间交流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实现湾区内部的资源互补与功能融合,推动湾区经济的一体化。

  聚力创新,建立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要把建立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作为江苏主动顺应上海湾区城市群发展的第一方略,不但使人才“引得来”,还要使人才“使上劲”,更要使人才“留得住”。一要根据功能区定位,以规划引人才,以产业引人才,以市场引人才,避免区域间人才引进的恶性竞争,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优化配置。二是加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财政对创新创业的扶持与补助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低成本创业环境。三是加强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衡化。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推进租售同权,降低湾区内生活成本。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准入门槛,使各类人才成为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作者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近期,高质量发展频频出现在重要会议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摆脱围绕速度判断经济发展的范畴,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即将到来的2018年,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日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针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刘志彪(长江产经智库):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表述,主要内容有:一个“阶段判断”,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二个原则”:即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大变革”,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点”是发展实体经济,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过去在高速增长阶段,我们只需要强化生产要素尤其资本的投入就可以了。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微观主体必须受到投入产出比的严厉约束,即上述两个原则成为经济主体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是动力变革,只有把行政权力推动的经济体系转化为市场机制推动,才能实现发展阶段的转变。过去的发展之所以没有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除了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限制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近40年来,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破除这种软约束,任重道远,但是它却是中国经济真正走上质量优势竞争的关键所在。

  张月友(南京财经大学):我理解的质量变革是指:过去我们讲发展的质量,主要是指发展的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较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与过去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水平低这一客观事实分不开。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一国情下的发展质量应明显区别于过去经济效率的提高,而更多体现为发展社会效益的提高。

  因此,新时代要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应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兼顾。在经济效率上,主要把投入产出效率改变为经济发展的可靠性、产品质量序列的提升、高技术投入密度的提高和产出的高附加值增长上。而社会效率的提高,应体现为经济发展的环境容载及低污染可持续性发展、消灭贫困和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在美国积极财政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国际经济环境背景下,主要体现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颜银根(南京审计大学):质量化经济应当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提升为导向。从消费者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角度:从消费者角度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中高端商品的需求会增加。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整体消费层次会提高,会有从数量化需求转向质量化的需求。从生产者角度看,质量化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何 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实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方向。那么,何谓高质量发展?角度很多,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发展能够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既有生态的、收入的,还应有宪法所赋予的劳动者权益上的,让劳工告别环境恶劣、风险巨大、收入不高的行业与职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是否迈向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维度。

  要以高质量政府政策为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要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尊重趋势。发挥需求端变化的牵引作用,发挥市场的自我甄别机制,发挥公共政策的保驾护航功能。

  孙 军(淮海工学院):在低质量高速增长阶段,政府可以充分“作为”。在以GDP为主的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和出口导向阶段,各级政府只要保证以外资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持续流入,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即可。但当前各种内外部约束已经使得这种模式不可维持。在高质量增长阶段,政府以前手段均基本失效,过去高增长掩盖的问题也不断暴露。高质量增长阶段,就是要更加依赖内需,更加依靠市场机制,这才是新时代最大的驱动力。这个阶段需要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干预型政府,政府干预经济之手往后撤(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等),服务社会之手往前伸(化解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弊端,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张建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质量发展包括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协调的经济结构。在一个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今天发展的质量不高,是因为过去过度偏重经济增长,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在扭曲的增长激励中,应有的结构调整被人为地阻断了,并由此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扭曲。

  在要求高质量发展的现在,不再提增长的速度要求,已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今后的政策导向,应该致力于一方面解决结构不协调问题,包括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及地区之间;另一方面是以竞争和监管来监督增长的质量。 文字整理:闫东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这一“千年大计”需要把握“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履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构建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构建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路线图,主要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打好包括污染治理等重要内容的攻坚战,通过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三个方针涉及到经济转型、理性行为以及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及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也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举措。针对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特征,十九大报告提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从而构建从产权主体、保护主体到破坏主体、执法主体等的职责内涵,并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的最严格管理下,筑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不仅是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伤及人类自身的前提,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因此,“三个自然”的生态伦理格局,不仅是中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筑的需要,也是全球环境治理、全球生态安全、清洁美丽世界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国际责任体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三个阶段”“三个方针”“三个体系”“三个职责”“三个自然”,诠释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战略内涵,坚定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信心,构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战略方针、战略体系、战略职责以及战略目标,其所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不仅架构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也为全球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作者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科学家)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管理、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也是我国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

  据报道,“今日头条”新近上线了一个新产品,叫“头条谣言库”,帮助用户及时监控和过滤虚假信息。这个举动从社会治理意义上看,已经超过了“自净”的范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泛滥的虚假信息,是社会秩序的大敌。社会转型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重建。我们曾经习惯了把这个任务完全交给政府。因为掌握着行政权力,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姿态往往是从上到下的“家长式”。这种管理方式有其短期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缺陷也显而易见。政府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担当起“完美的万能钥匙”角色。

  政府什么都要管,好像是强政府,但因为很多方面管不好,老百姓又抱怨政府,这就演变成弱政府;社会没有空间,没有能力自我管理,这就是弱社会。在社会治理方面政府和社会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不是“你强我就弱”的关系,完全可以双赢。

  社会无论如何转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具有高度自我组织化能力的社会。这个目标就要求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都具备在各自领域里的高水平治理能力。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就要厘清“哪些事情该由谁来做”。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社会文化等“软领域”里的治理,都是各种规范化的社会组织更为有效。

  比如谣言的治理,当然政府有责任。但是无论从技术性手段和传播有效性来看,作为社会组织的“今日头条”都有比较大的优势。当然,政府也可以仿效去建立官方的“谣言库”,但是要搭建一个比肩“今日头条”这种规模的大众传播平台,要消耗太多的行政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用到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去。同时因为行政体系存在严格的绩效考核,在谣言治理方面会很容易刺激官员动用行政力量“硬压”,这也许在效率上会更高,但实际上往往是以消耗信任资源为代价,总体来说“性价比”不高。

  当然,也不能把社会力量和组织的治理绩效过度理想化。并不是任何东西交给社会去做就一定能做好,因为社会组织同样不是“完美的万能钥匙”,也会无力,也会犯错。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组织的法治规范,仍然必须由政府来完成。比如参与治理谣言的“今日头条”,首先必须是通过政府审核的合法组织,其治理方式必须遵循法律;另外,一旦治理内容超过了社会组织的力量范畴,那么政府依然需要毫不犹豫地介入。

  杭州保姆纵火案开庭风波就是一例。嫌疑人的辩护律师中途退庭影响了审理,这个时候首先站出来说话的是社会组织——这位律师所在的律师协会。律协表示,依法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同时要求律师在参与诉讼过程中严格遵守庭审纪律,并表示将介入调查。这是社会组织的自律性管理。然后广东省司法厅表示,根据调查结果、《律师法》及律师执业管理相关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决定对这位律师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立案。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在各自领域的无缝接力,让这起事件没有在法理以外形成舆论风波,值得借鉴。

  另一例就是前两天,《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网红“作业本”对邱少云烈士的诋毁风波犹在耳边,虽然当时大多数舆论和很多社会组织都愤而回击,最终烈士家属起诉,法院以“侵犯名誉权”判决网红道歉,但是从社会治理效果来看依旧显得“软绵绵”。烈士的名誉代表了国家价值观,远远超出了社会文化和民事领域。维护国家价值观和维护领土一样是政府的刚性责任,远不是社会组织的“自治力”所能及,这就是政府动用司法等强制资源的恰当时机。

  政府和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在社会治理工程中的积极作用,对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重建非常重要,会大大节约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特别是信任资源。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年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转型期的中国依然矛盾频现,但较之往年,“热点事件撕裂舆论”的情况发生较少,社会的价值共识在稳步建立。这其中有全民素质提高的因素,更是社会治理主体越来越清晰化、科学化的功劳。沿着这样的方向走下去,鼓励并培育规范的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更加稳定和谐的2018年完全可期。

  李 军

  近日,一段多名女子跪在地上互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江西南昌某美容机构的周年庆典上,公司声称为了打造团队凝聚力,对于没有完成业绩的女员工,让她们跪在台上,两人一组互扇耳光,而舞台背景墙写着醒目的“狼性团队”四个大字。

  红网:让员工跪地互扇耳光,以一种伤害肉体乃至心灵的方式来惩罚她们,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打造团队凝聚力,打造狼性文化,这样的说辞实在是经不起推敲。该美容机构依靠员工之间互扇耳光这种残忍粗暴的行为,是打造不出狼性团队的,其结果是造成公司上下人心惶惶。

  再评:互扇耳光和跪拜领导、当街爬行、亲吻垃圾桶等等奇葩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对员工人格的侮辱,突破了公序良俗的道德底线,甚至还涉及了违法违规,完全是一种病态的管理模式。当事人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劳动监察部门也完全可以主动作为,对某些畸形的企业文化划出红线,刹住沉渣泛滥的歪风邪气。

  201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束,不少网友认为:四六级考试无法检测出受试者的真实水平,是纯粹的“应试考试”。今年是四六级考试的第30年,有人戏称,这是四六级考试的“中年危机”。

  《中国青年报》:如此“应试”,无可厚非。一场考试当然只能反映考生近期内的英语水平,就像雅思、托福等国际英语考试,只设定两年的成绩有效期,英语水平并非稳定不变,这是考试这种形式的先天短板。应试准备,的确能让那些“突击备考”的考生提高成绩,但这是需要大量学习准备才能获得的进步,同样能体现考生的英语水平。既然我们要有一个标准用来衡量考生的语言水平,考试就无法取代。

  再评:刚刚而立的四六级考试的确出现了很多“早老”的症状,考试的成绩与英语的驾驭能力之间无法建立正相关的联系,使这项水平考试孤独成一种单纯的考试,令考试的初衷和考试的意义都大打折扣。虽说考试无法替代,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却大有改革的必要,只有当它变成一把公平的尺子,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四六级考试才能真正地度过自己的“中年危机”,健康而长寿。

  2017年12月23日,浙江嘉兴技师学院,76岁的大龄考生邹伟敏今年参加人生中第5次研究生考试。邹伟敏,1941年11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海宁市,自幼家贫,酷爱读书,为实现梦想,从2003年开始,63岁的他第一次参加高考,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爷爷考生”。

  给岁月以梦想, 而不是给梦想以岁月

  古稀老人十余年对考试的坚持和执着,让这位高龄考生求学之路成为一个励志的故事。然而,我们赞叹他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对这个尴尬梦想却不提倡、不鼓励。

  求知欲是人性之美,但是获取学问和本领并不一定要走高考、考研之路。在中国教育环境下,这种选拔性考试更大的意义是赋予莘莘学子一条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而备考所需知识则大多超出生活所需,也超过正常人的记忆阈值,在考试结束后因脱离知识的使用环境,往往很快就“还给课本、还给老师”,若干年后让人产生“年轻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现如今只会玩玩手机”的感叹。由此可见,对知识的追求,如果脱离了人的兴趣和实际应用,终将脱实入虚变成形式主义。回顾邹伟敏老人的考学之路,他在2008年被某专科学校的国际货运专业录取。很难想象老人对这个专业能有多少向往和追求,他之后专升本、考研的选择,佐证了一系列的考试只是他获取学历的敲门砖——是的,与为数众多糊里糊涂学了某个专业的年轻学子一样。

  科技进步让普通人离知识的距离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么近过。纸张大规模应用之前,知识是贵族的专利;“互联网+普及”之后,知识是全人类的狂欢。对知识的追求不应囿于高校的学习,更不应与应试划上等号,我们不能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一边将应试老人作为学典。老人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对梦想的坚持十余年如一,但是这个尴尬的梦想不具普适性。

  花甲之年开始考学之路,屡败屡战的他将本该含饴弄孙的一段人生献给了应试。这样的年纪行走在大学校园,注定难以体会年轻学子激昂的青春躁动。老人对梦想的坚持令人敬佩,但这个尴尬的梦想不值得效仿。我们向往白居易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却不认可这种“生活在别处”的示范效应。别让高龄考生的事迹在变味的宣传中变成令人生厌的廉价心灵鸡汤,别让媒体传递的梦想最终变成“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的终途。

  给岁月以梦想,而不是给梦想以岁月。 袁 媛

  学习的自觉, 在每个年龄都是正能量

  今天,网红爷爷、76岁大龄考研生邹伟敏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1960年,他考上杭州师范学院,后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分流辍学。2001年,国家取消高考年龄限制,邹伟敏一度熄灭的大学梦重新被点燃。6次高考,终圆大学梦,今天,人生第5次,想叩开研究生院的大门。

  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邹伟敏一直以学业进步为个人梦想,孜孜以求、砥砺前行,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用自己的故事点缀着美丽的中国梦。广大青年一代,应从这位古稀老人身上汲取正能量。

  邹伟敏老人的身上有一股“蛮劲”,广大青年应从中获取前行的动力。没有在最佳的学习年纪进入大学,邹伟敏是遗憾的。为了弥补缺憾,老人50年没有放弃。古稀老人备考,写的草稿装满布袋,付出的努力非常人所能及。青年一代,生活条件优越,应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只争朝夕,放飞青春梦想。

  邹伟敏老人的身上有一股“韧劲”,广大青年应从中学会面对挫折。6次高考、5次考研,他屡败屡战,从未放弃。“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人生的道路,大多布满荆棘。青年一代,不要急于求成,要享受过程,学会在挫折中前进,那样收获的果实才更香甜。

  邹伟敏老人的身上有一种学习的“自觉”,广大青年应学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不能考上研究生真的重要吗?对于老人来说,在乎结果,更看中过程。酷爱学习已成为老人一生的财富。像老人一样,广大青年一心向学,让内心的信念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必将影响青年一生。 杨 丽

  日前,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周刊《自然》杂志,在其最新一期中发布了《自然》年度十大人物。这十大人物是从过去一年中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中遴选出的,“从量子通信到基因组编辑……该人物列表总结了2017年科学和科学家的成就与挫折”。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作为科学界的顶尖权威刊物,《自然》评选出的年度十大人物当然有代表当今科学发展潮流的前沿科学家,但是不唯科学家,像与白血病搏斗、鼓舞新一代癌症疗法的艾米莉怀特海德,致力于曝光问题论文、打造检测造假论文工具的詹妮弗伯恩等当选年度十大人物显然都不是以其科学研究成就的标准决定的。

  纵观《自然》评出的年度十大人物,其选取是以人本主义为标准的,而人本主义其实正是科学之根。在一个主要以力量——实力、国力,进行博弈并决定序位的世界里,科学越来越容易被赋予功利和工具的角色,越来越成为实力甚至权力的化身。当然,在以力量论成败的标准下,成亦科学,败亦科学。于是,科学被用于“加强”的目的,反而戕害了人本主义。

  毋庸讳言,现时所谓科学,是欧洲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延续。在实力增益上可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科学,是其在器物层面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的前提。正因如此,近代以来,在许多地方,科学本身即带有了确定性,且是代表着正确的确定性,即所谓“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以至于“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但是,科学的存在是有其前提条件的,科学发展之根是人本主义。这正是与白血病搏斗的小女孩艾米莉能够当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原因。在此,虽然治愈艾米莉的CAR—T疗法还只能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且疗效也并非100%,但CAR—T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标志着基因疗法的正式到来。对千百万癌症患者而言,基因疗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未来,在回望基因疗法发展之路时,人们会记住艾米莉与基因疗法的某一确定时刻联系在一起。

  上述人士当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另一重意义,是显现了哲学、伦理学以及人类精神和道德价值于科学存在和发展的特殊意义。没有人本主义作为生长土壤的科学,没有价值约束的科学,其结果是可疑且可怕的。这一点,已经为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史所证实。其实,即使从功利的角度看,失去人本主义土壤的科学实际上也失去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只能模仿而缺少创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及其评选的年度十大人物,构成了科学发展所必需的人本主义土壤的一部分。《自然》发表的文章致力于让普通公众也能够理解其意涵,也是着力培育人本主义努力的一部分。

  近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其中,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多,约占1/3。

  对此,香港《南华早报》称,通过淡化硬性经济目标,中国未来的增长将更平衡、更可持续。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在日前报道中引述专家预测称,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主题词。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文指出,在一些顶尖技术公司的推动下,数字经济的新领域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包括物联网、虚拟货币、金融技术、人工智能、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大数据。此外,在教育、工业和医疗保健等传统行业,数字经济也变得日益常见,并带动这些行业提效增值。

  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数字技术的进步让中国经济获得全新活力,中国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革命的中心。该报引述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数据称,全球共有262家“独角兽”企业(即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其中1/3在中国。“这就是数字技术所释放的经济活力。” 中国网

  在中国各地,“导盲犬在公共场合不受待见的现象并不鲜见”,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工作人员梁佳(音)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盲人面临的状况尤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约有500万盲人,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但梁佳表示,中国仅有不到200只导盲犬,而梁佳所在的大连培训基地每年仅有约20只导盲犬“毕业”。培训师们表示,中国复杂的路况和导盲犬的高昂训练费用——每条约需要3万美元——导致其数量极少。然而,对为数不多拥有导盲犬的幸运者而言,拥有这种伙伴也使其面临新歧视:出门不能乘坐地铁或找不到入住酒店等。

  即便如此,长期与其导盲犬Lucky一起提高公众意识的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表示,中国社会对服务犬的接受度正与日俱增。“10年前我必须与我碰到的所有人解释才能让Lucky进入公共场所,但如今我每天只为此争论五六次”,她说。受访者陈燕认同该结论。就在她和珍妮遭到某酒店拒绝的同一周,她们受到另一家酒店的热情欢迎,这一刻让她对中国公众改变对导盲犬的态度重燃希望。“如果有人对珍妮说‘不’,我并不认为他们不友善,只是缺乏了解而已”,陈说,“在20年内,我们就将看到导盲犬在全国各地自由行走。”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