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九大的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贡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以宽广的视野认识新时代,深刻理解这一光辉思想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现实的需要。11月16日,由求是杂志社和中共江苏省委共同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宁举行。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发表讲话,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作主题报告,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燕文主持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李殿仁、田心铭、薛广州、杨明伟、苏长和、洪银兴、郭广银等专家进行了主旨演讲。本期新论摘编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时,特别强调了思想理论的鲜明性,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报告还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要求、思想要求、工作要求、干部要求和党的品格等问题时,多次使用了最鲜明、旗帜鲜明这样的概念。所以说旗帜鲜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特征,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格。十九大报告正是以鲜明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娴熟应用。

  从十九大报告在对时代问题的准确研判、对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这几个方面来看,这篇纲领性的文献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矛盾观和人民观。

  第一,报告对时代问题做出鲜明的判断,深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时代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对当下中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准确表达,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认清时代特质,从而提出时代任务也是我们党的一个理论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和深刻分析,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的强大生命力,表明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表明了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前景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前景。

  第二,报告对主要矛盾问题做出鲜明的分析认识,深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对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伴随着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判断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对时代问题,特别是对时代特征做出分析、判断和把握以后,自然要特别关注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矛盾问题,同时决定自己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当中所讲的,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时候,对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深刻的分析阐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报告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时候,有四句话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句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讲的是主要矛盾变化的内涵和特征,点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聚焦点和根本着力点在哪里。第二句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句话讲的是主要矛盾变化所涉及的范围、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由此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新任务和历史责任。第三句话,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句话讲的是主要矛盾决定着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党和国家工作的主攻目标,由此也就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终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四句话,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句话讲的是主要矛盾决定我们必须采取哪些发展战略,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和突破矛盾的主要方面,来促进全面工作。这四句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既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判断,又勾勒了党和国家的工作责任、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

  第三,报告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做出鲜明的表述,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是十九大报告在理论阐述上的一大亮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特别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基于这样的判断和鲜明认识,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报告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思想内核都是围绕人民这两个字展开的。报告当中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既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鼓舞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宣言,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应用和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当中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新意迭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系统。报告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以鲜明的态度和创新的视角,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由此也就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的发展问题。解答好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进而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理论之魂。

  以新时代重大发展问题为导向产生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是抓住我们所处发展阶段的重大发展问题,积极作出科学回应。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分阶段的。现在已经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阶段,面临着一系列与低收入阶段不同的新的重大发展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传统发展动力衰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相应的长期保持的高速增长速度不可持续。二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没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发展陷入停滞。三是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人民群众的需要由数量转向质量,相应的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明显滞后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这些重大发展问题,呼唤经济发展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这些重大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基于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观。为谁发展,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其内涵是:发展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意味着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应的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转向解决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路径就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要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而到全面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共享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体现。

  在创新和开放中寻求发展新动力。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功能是寻求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关系层面,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寻求发展动力。在生产力层面,则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侧寻求发展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动力作用不仅仅是指替代物质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新时代推进的现代化需要创新驱动。

  开放带来进步。过去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开放曾经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开放发展有了新的特点。同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相适应,中国企业所处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也应相应提升,争取在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遵循客观规律解决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两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新发展理念指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

  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就是对生产力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生产力研究什么?一是解放生产力,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保护生产力。这样,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经济发展就是要建立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所取得的中国经济成就,尤其是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的正确的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的经济科学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作者为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报告明确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三大阶段: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从时间节点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盘里,强军梦与强国梦相统一,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军队现代化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统一,扭转了军队改革长期落后于地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我国大国地位不相适应的局面。

  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为指导建设这支军队呢?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三个坚持”,扭住“三个核心”。

  坚持政治建军,核心是听党指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第一条就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理所当然的包括了党领导军队的原则。特别是又单独写了第十一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作了全面深刻阐述。这既是对这一根本原则的重申和强调,又把它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一流军队,怎样建设一流军队的根本问题。

  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官兵头脑,自觉地毫不动摇地维护习主席的核心地位和最高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全面负责,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方面;是首长负责,由军委主席执掌法定的最终决定权。同时,军委主席负责制也是按照一定组织原则授权负责,这就要求人民军队的各级组织、各级指挥员要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职责,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做到勇于任事,担事不避;为军进言,担险不畏;敢于负责,担责不推。说得通俗些,就是能扛事,能担事,为主席分忧,向主席负责。这是军委主席负责制里很重要的内容,绝不能空喊口号,空洞表态。

  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必须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尖锐斗争。敌对势力对我国策动“颜色革命”,最阴险最致命的一招就是搞“政治转基因”工程,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制造党军分离,从而达到解构分化中国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实际的行动,敢于向敌对势力亮剑,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坚持战斗力标准,核心是能打胜仗。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军事斗争准备,是各种斗争准备中最保底、最关键的准备。而军事斗争准备中,最核心的就是军队的能力问题,即军队有没有战斗力,能不能打胜仗。正因为如此,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

  军队改革发展,只有坚持战斗力这个标准,扭住战斗力这个基线,不断提高战斗力水平,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赢得了战争,搞得过对手,完得成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战略支撑和安全保障。在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牵引中提高战斗力,坚持使命牵引,瞄准作战对手,在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中提升部队战斗力。在提高科技素养中提高战斗力,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大力提升各级指挥军官的科技素养、科技思维,带头学科技、研科技、用科技,打通高科技通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制胜能力。在从难从严的军事训练中提高战斗力,和平时期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是提高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在习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人民军队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和强度,大练兵、大演习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新常态。除了练军事本领,还要练思想、练意志,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提高战斗力,只有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解决体制性障碍-“强大脑”,解决结构性矛盾-“壮筋骨”,解决政策性问题-“增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军队的战斗力。

  坚持正风肃纪,核心是作风优良。党的建设包括方方面面,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等,但最根本的当属作风建设,对军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军队的作风出了问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这两条就统统失灵了。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两面人两条心不听招呼,不听指挥,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团团伙伙,各自为政,这是最大危险。作风出问题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还没有听说世界上哪一支腐败的军队能打胜仗。国家一旦有事,军队不能胜战,直接波及到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以及中华民族的命运。

  (作者为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教授、中将)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宏伟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思想旗帜与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时代课题和时代精神。“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中,在科学回答时代课题中应运而生的,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坚持奋斗开创出来的,也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同时新时代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面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任重而道远;从党内来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而复杂,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尖锐而严峻,如何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新思想在回答时代课题中应运而生。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现实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的深刻变化及其呈现出来的众多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民生、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新思想是“三新”智慧的集大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怀抱伟大梦想,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体内容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对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科学概括,并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凝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新思想是“三新”智慧的集大成,是时代精神、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深刻反映与科学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继承了老祖宗,又续写了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以崭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作者为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论断,是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坐标。要认识新时代、确认历史方位,就必须深入探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和内涵。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走出困境、化解矛盾。

  首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已经摆脱了物质短缺、生产不足的窘境,抛掉了社会生产落后的帽子,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有了变化,表现出范围更广、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对于美好生活呈现出更高的需求。随着新时代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并将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将日益广泛。这种需求将在物质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社会与生态等方面进一步增长。

  其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将于本世纪中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当中这样定位: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决定了只有全面有效地处理和化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才能实现。

  再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不忘初心的印证。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即确立,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是宗旨,是目标,更是每一个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中国共产党最终目的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自然应该享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顺乎民意、不忘初心的印证。

  十九大明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总量与发展人均值存在着位次的落差;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第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国自然和经济资源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初采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有其现实合理性。随着东西部、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逐步加剧,同时,区域不平衡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差距日趋加大,还在于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更存在着不利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所引起的产业革命,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即存在着资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集中的趋势,这个趋势愈是加快,城乡发展的差距就愈是加剧。所谓的剥夺农民、弱化农业、边缘农村,就会成为现实。另外,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也存在着非必然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政策导向,更值得关注的原因,则是全社会的价值转型。

  第三,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之间,在资源享有方面所存在的不平衡现状,或只被认为是发展当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事实上,由于疏于对行业在资源享有上的认识和管理,不仅造成行业收入分配上的差别,而且造成资源使用上的不合理。

  第四,人民享有资源的不平衡。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人们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即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无疑,近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于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或者说在权力维护上的某些片面、甚至极端的认识,“马太效应”在中国有了生存的土壤。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如何化解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做出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揭示和部署。从思想方法层面,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新矛盾的化解问题:其一,发展的速度与均衡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矛盾,其实质是发挥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积极性的不同理念、不同思路和不同方式的问题。其二,已富和未富、先富和待富的关系。这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以及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调整的问题。其三,落后挨打与强国必霸的丛林法则的关系。我们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同时要坚持强起来而不霸。党的十九大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就是希望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其四,三次分配地位的问题。有人说,化解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要在第三次分配上多做工作,也就是办更多的慈善机构。其实不然,我们的社会应该要有尽可能少的善人,以及尽可能多的自食其力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需求的劳动者。把整个社会发展的平衡,寄托在少数人发善心上,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也有人说,要在第二次分配上加大力度,对各项民生事业加以保障,比如精准扶贫。据研究,现在很多精准扶贫对象多为年老、因病、因祸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但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个基本要求,即让每一个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使自己达到小康生活。而这些丧失劳动力的人应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不应该放到这里,如果放在这里,那么我们永远都有扶贫对象。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老了不会丧失劳动能力,会因灾或者因祸丧失劳动能力。所以,我们真正应该注重的是第一次分配,这是社会的根本。我们党必须关注这个问题,必须在第一次分配上下功夫,才能够使我们的改革真正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作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教授)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主要谈四点感受。

  第一,两种世界观。最近,我在加德满都大学管理学院作了一个报告,给南亚学生和学者讲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十九大的内容,让他们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习近平总书记和特朗普的不同世界观。在复旦大学课堂上,我也让19岁、20岁的年轻学生去对比、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和特朗普的讲话和演讲。研究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时代观。不同于特朗普,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是多边主义国际关系,他讲了很多怎么样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共享的方向发展,建立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共商共建的模式。在安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更多的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以及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他更强调国民间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讲话和演讲,体现出一个给人信心和希望的时代观和世界观,具有新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特点。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人类新型政治文明。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变化中,才能够认识它的广度和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从世界发展大势看,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和制度表现形式及其治理绩效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和政治文明的选择和追求方向。而近几十年来,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比较强烈的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反思。欧美国家的学者开始严肃地讨论他们本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复制西方制度体系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为这套制度体系所困、所捆,使得发展陷入僵局和困局。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变化和对比中,可以增强和加深我们对奠定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逐步成熟和定型于新时代的中国制度体系所代表的这样一个独特、独有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果的地位和意义的认识。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和外交思想。在学理上要讲清楚我们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外交理论体系,就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民主政治思想和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民主政治的经典文献。他剖清了以往人们在民主政治认识上的误区,指明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方向。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体系,同西方对抗、制衡的制度体系,形成了鲜明对照。习近平关于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新时代对国际社会的深入思考。在西方国家崛起时期,在其国际关系的构建里面,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中国崛起以后,其他国家都在期待中国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是走西方国家的老路,还是开辟一条新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对此给出了一个中国方案。

  第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在十九大报告以及之前“726”重要讲话里面,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段话是新时代中国道路和制度在世界上的一个软实力的体现。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制度、民族团结、政党建设等知识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所以在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当然我们仍需要学习借鉴外来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外为中用”,但是中国治国理政的知识和经验同样可以“中为外用”,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目的。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断和决策部署,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深的感受是三个“第一次”。

  一是第一次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意味着,拉长农业短腿、补齐农村短板,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我们今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第一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不是只强调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而是强调整个农村的现代化,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这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全新的发展导向。三是第一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这是史无前例的。农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前,江苏农村发展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一是农业发展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成为主要方向。二是新农村建设任务发生变化。现在迫切需要着力改善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三是城乡关系发生变化。城乡要素流动已由过去的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转变,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已连续七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0年的2.52:1缩小到目前的2.28:1,新型城乡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先后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部署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新实践,省委省政府矢志不渝推进富民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今年又启动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提升乡村内生活力,不论是在实践层面上,还是在工作层面上,江苏已经具备乡村振兴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农”工作,就必须坚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立足“1+3”重点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要求,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优化不同功能区农业功能定位,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二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紧紧咬定农业特色产业、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增长点,把亮点做成主业,指导推动每个县(市、区)找准本地最有优势的1—2个特色产业。三要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培育一批农业大企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生态宜居,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一要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环境,优化布局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二要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三要打破行政区域壁垒,鼓励支持市场主体领衔打造“苏”字号绿色品牌。四要构建新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五要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启动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并对产地环境实行综合管理、动态评价、安全预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乡风文明,弘扬乡风美德。一要大力开展涵育文明乡风工作。积极宣传道德达人、正义感群众、十大好人等身边典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二要切实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对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历史遗存、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传承,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延续。通过培育农业特色小镇,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树新风。三要着力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增进对农民的感情,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四要鼓励引导发挥各类人才、新乡贤的作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治理有效,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二要鼓励基层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条例》立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要理顺各类经济组织与村“两委”关系,形成“统分结合”新型机制和有效实现形式。四要完善公共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生活富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一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不同模式,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二要确保农民土地收益。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积极研究探索“第二轮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实施办法,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三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资源型资产确权、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在全省推广以产权清晰、收入稳定、分配合理、民主管理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同时,突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改革这个重点,逐步完善股份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四要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富民,在苏北5个设区市、12个省重点帮扶县(区)认真落实四挂钩两清单机制。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须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开启江苏乡村振兴新征程,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省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全面概括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归宿点,充分彰显了深厚、全面、富有时代性的人民情怀。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情怀的深厚性。这种人民情怀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贯穿于党的十九大报告。

  人民情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为民情怀,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一脉相承,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

  人民情怀承续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因子。没有人民,也就没有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无不体现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为民思想,体现了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血液中的为民情怀。

  人民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比如,“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其中饱含的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的必然逻辑。这种深入骨髓的人民情怀,值得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思考和学习。

  人民情怀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经历。习近平总书记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他几乎担任过各个层级的领导岗位,能够让他对人民的冷暖疾苦有更深切的体验,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理解更加深刻,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在践行党的宗旨上更加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全国28个省(区、市)的30多个贫困村镇考察,每到一处,都细致入微地表达着对困难群众的关切。正是这些经历,涵养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情怀的全面性。这种人民情怀贯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落实在党执政兴国的方方面面。

  人民情怀的全面性体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为民既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尤为牵挂农村经济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要求保障农民财产权益,饱含着浓浓的爱民之情。

  人民情怀的全面性体现在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十分具体实在的概念,涉及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就是困难群众的脱贫,就是民生底线的保障,其为民之心、爱民之情,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袖精神的最好阐释。

  人民情怀的全面性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执政基础上。站在人民的立场,遵循人民的方向,是全面从严治党之本。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从治标入手,从治本着力,以零容忍态度打虎拍蝇,无一不源于群众期待。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情怀的全面性体现在政治、国防、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贯主张。人民情怀,充分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切工作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所在。

  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情怀的时代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种彻底的、没有任何盲区的人民情怀,充分体现在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蓝图以及与之配套的宏大方略和创新部署上。

  人民情怀的时代性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上。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这份无比坚定的自信,从根本上说,正是来自于对人民的坚守、对初心的执着。

  人民情怀的时代性体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判断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延续了为民的根本立场。十九大报告强调,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应包括民主、法治、安全、生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因此,从物质文化的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的需要,彰显了我们党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

  人民情怀的时代性还体现在对发展道路的清醒洞察上。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千难万险中闯出一条得到世界认可的中国道路,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把准了这一真理,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有人民这一无比强大的力量做依靠,中国共产党人拥有无比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在新征程中向全世界进一步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光明前景。

  (作者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一系列新理论、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全局性、战略性论题做了系统阐述,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公共产品的民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观;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观。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江苏的重要标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体系。二是生态保护与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红线区域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2.23%,林木覆盖率达到22.8%,湿地保护等多项工作持续推进。三是经济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0.1%,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1.5%,全省绿色发展指数从2010年的60.5提高到2015年的81.2,清洁能源占比上升至16.2%。四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为51微克每立方米,太湖水质稳定改善,长江、淮河流域治污规划考核结果居全国前列。五是生态文化和生态生活取得积极进展,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占全国总数近40%。六是生态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率先探索绿色发展评估,深化水环境区域补偿,建立上下游双向补偿机制,并完成2万多家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对列入环保黑名单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电价。

  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要与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硬约束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明确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应突出抓好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首先,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制度和政策导向,深入开展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种养结合、低碳循环农业,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打造城市静脉产业园。此外,把节约资源作为破解环境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

  二是推动国土空间科学布局迈上新台阶。首先,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布局;推进市县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同时,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形成以沿江、沿东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沿大运河为纵轴,以轴线上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周边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为组成部分的两横两纵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此外,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引导城市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最后,划定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省级生态红线,强化刚性约束。

  三是推动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下决心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首先,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包括有效控制大气复合型污染、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其次,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加强淮河流域、南水北调沿线和通榆河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并且,抓好长江水污染防治,严格限制长江沿岸石油加工、化工等项目污染排放,重点防治有机毒物污染。此外,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加强风险防控,控制污染场地开发利用和流转的审批。

  四是推动生态系统修复迈上新台阶。首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治理,深入开展绿色江苏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高标准农田林网、绿色廊道体系建设。其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把盐城珍禽、大丰麋鹿和洪泽湖湿地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全国示范性自然保护区,并开展野生动植物全面调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此外,大力开展生态修复,积极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实施水生生态养护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并加快废弃土地的复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清洁养殖。

  五是推动绿色生活迈上新台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倡导和树立现代生态理念。同时,推广低碳、循环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出行,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全面推广共享单车,并加大绿色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

  六是推动生态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并按照江苏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八大类制度改革任务,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江苏实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人民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作者为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

  智库出品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我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处位置重要、既遂业绩突出、标杆作用显著,加之沿江岸线资源极为珍稀宝贵,我省新一轮沿江发展一定要力戒惯性依赖,切勿贪一时之快,更不能搞简单定位。我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理应继续走在前面,并不断加大贡献份额,但更重要的是,还应准确调校发展指导,使我省沿江建设真正步入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轨道,从而引领整个长江经济带进入“千年发展”的境界。

  舍弃“沿江开发”口号,确立“恢复保护”共识。“沿江开发”这一口号所隐含的侧重机理和着力取向,使得早些年的沿江建设明显偏重抓项目、热衷大量批土地,一味追求“有无大运量、是否大用水、能否大产出”,而将对于“母亲河”的环保要求、生态影响、资源集约,至多摆到退而求其次的位置,这就不能不使我省前一轮的“沿江开发”陷入“单一二产”的误区。这样的“沿江开发”随着其弊端的逐步显现,也很快消停。但长江毕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国家的“黄金水道”。利用好长江资源、发展好长江沿线、助力“中国梦”圆,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果断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顶层指导,这就为长江沿线省区市的沿江建设奠定工作的总基调。江苏贯彻中央精神,就应深刻总结此前“沿江开发”的经验教训,坚决叫停乃至彻底舍弃“沿江开发”口号,且工作不仅要合力“共抓大保护”,还要致力“研究大修复”,使过往粗放、无序、过度的开发得到遏止、调整和修正,使我省这一轮的沿江城市群建设能够切实站立在“大江风貌凸显、生态恢复自然、岸线承载科学、资源可得永续”的基础之上,这才是我省新一轮沿江发展的应取之道。

  扬弃“分散开发”做法,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如果说,我省当年从抢抓区域发展先机而提“沿江开发”口号实属考虑尚欠全面、成熟的话,那么,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条块分割、块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阵、缺乏统筹的“分散开发”做法,便更应深刻反思。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我省沿江各城市围绕“拥江、用江、护江、固江”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没有系统规划;沿江城市间的快速交通体系虽论证多年但建设绩效依旧难尽人意;作为沿江经济发展基础优势的江海联运始终不成气候;而有望成为全省新一轮经济扩张驱动器的城市跨江融合发展则迟迟难以破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表明,我省此前的沿江建设与发展都还停留在放任各城市“自编、自导、自演”阶段,全省未能建立一个高层次、权威性、强有力统筹协调机制,无疑是出现沿江建设“整体上不去、局部下不来”的主因。而中央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站在国家层面编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随后一系列举措,无不为我们强化沿江建设统筹,树立了样板,提供了示范。此后,我省随即明确领导机制,及时召开工作会议,迅速提出实施规划。还应进一步明晰新成立的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权责任,其中尤以规划布局的统筹、导则贯彻的组织、资源要素的整合、城际关系的协调和实施推进的督导,应成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责,而办公室则应实质性运转、常态化办公,从而把我省沿江建设发展真正统起来、水平提上去。

  摒弃“同质开发”弊端,树立“特色发展”导向。纵观我省前十多年的沿江开发,存在三个“考虑远远不够”:基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通盘考虑远远不够”、基于省内沿江各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作“差异考虑远远不够”,基于更优化最大化拓展沿江经济发展腹地作“整合考虑远远不够”,这就造成我省沿江各城市间开发建设的形态是分散的,但项目业态、载体平台却往往是趋同的。这就可惜了漫长却珍稀的长江岸线,要么被“沿江设港”,要么是“沿江建厂”,长期停留并满足于作沿江的“表皮性开发”。一个本应形成世纪级发展能量大汇聚、国际级示范都市大组团、世界级区域龙头大气象的热土格局,始终未能呼之而出。值此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发展由国家主导推动之际,我省亟须破除长期陷入的“同质开发”困局,除了在宏观上坚持“五化一全面(空间一体化、交通网络化、产业高端化、设施现代化、生活品质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指导外,还应从微观层面强调沿江各市须有不同的下力重点,既不能大而化之、浮皮潦草,又不可笼而统之、面面俱到。各地要善于从国家规划纲要所明确的“带、轴、翼、极、点”和我省实施规划所提出的“五个区”中去汲取理念、找准定位。对此,建议我省各相关城市可重点围绕“群”“带”“块”三个字做文章:“群”,即滨江城市群,强调组团,不能摊饼;“带”,即大江风光带,强调自然,禁绝后造;“块”,即临江产业块,强调腹地,忌仅贴岸。各市依此比照,宜城则城、宜带则带、宜块则块。这样,城市之间便能合理分工、各有侧重、错位发展,也就一定能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水平沿江发展新格局。

  唾弃“功利开发”动机,创立“后世评价”标准。由于长江在我国区域版图上的特殊地理位置、由于长江在我国经济地理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更由于长江在我国自然生态里的特殊环链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切实防止功利主义的开发动机,有效平抑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坚决实践行稳致远的工作理念,将长江经济带真正打造成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后世评说的千年大计、百代工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建议强化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强化思想统一工作,教育沿江市县党政领导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长江经济带发展应根本改变“竞速发展”的路径,决不允许草率从事,降格以求;长江经济带发展确需有效提上议事日程,但又并非一定要一味图快、星夜兼程;长江经济带发展最需要的,是“蹄疾步稳”的定力,要舍得用一段时间搞规划、舍得花一批投入做基础、舍得让一块资源美环境、舍得空一点留白给后人。二要强化科学引领工作,实打实地研创形成符合“千年发展大计”的导则标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必须接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必须遵守国家纲要的规制。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应理性分析辖内沿江国土、人口、产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确定摆布各类要素的承载比例,其中尤其应深入研究“以江为轴、以水为要,以江兴城、以水育产”的“产、城、江”并兴大文章,突出对长江水道负责、对长江水系负责、对长江水源负责,对长江的水利、水安、水美负责,力求在这一轮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不留败笔,少留遗憾,多留杰作,永留平台”。三要强化组织实施工作,全面借鉴引入“国家雄安新区”的建设推进机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非一省一域之务,亦非一时一度之计,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体系来保障。有鉴于国家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做法,建议我省应突出完善“高水平一流专家主导、高标准基础设施先导、高透明公共政策引导、高参与民众建言评导和高层级行政推动督导”机制体系的建立,并使之有序运转起来,从而确保我省沿长江经济带发展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能真正进入千年发展的境界。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

  决策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对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做了清晰说明和积极肯定,为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民营企业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发展阶段。

  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对于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促进民间投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政策措施。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近两年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最低时增速下降到2%左右,远远低于国有投资和全社会平均投资增速。这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密切关系,但民营经济也遇到了一些较大的发展困难,如进入难、做大难、做强难抬高了民间投资的门槛,压缩了民间投资的领域;融资成本高、要素成本高、税费成本高、流通成本高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成本。

  相比这些客观环境,民营企业家群体内心的担忧是最值得警惕的,也是影响企业家精神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的看来,当前民营企业家的担忧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对各类产权和人身安全保护方面的担忧。两个“毫不动摇”解决了民间资本投资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极其重要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但现实中仍然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其二,对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的担忧。近年来,中央下发了很多旨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民间投资及发挥企业家精神的文件。中央政府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政策的态度极为坚决,但有些政策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三,对不同所有制地位实际不平等的担忧。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政策待遇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执行过程也难以获得一视同仁待遇。其四,对政策连续性和官员不作为的担忧。异质性理论说明,不同地方的主政官员都表现出带自身特色的执政理念和行为方式,这种个性化的执政方式如果能和地方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在差异化的发展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只要一些基本的政策保持连续性即可。但事实上,各地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新官不理旧账”和官员不作为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上述担忧,起到了答疑解惑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了“定心丸”。主要涉及“产权”规定。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就产权问题而言,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产权”问题关系到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加入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保护的相关论述,表明了党中央对待民营企业的根本态度,在根基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强心剂和源动力,给了民营企业一颗“定心丸”。

  给民营经济发展赋予了“平等身”。主要涉及准入身份。行业壁垒、领域垄断,一直是民营经济关注的话题。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关于市场准入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赋予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市场待遇,使得民营经济获得了“平等身”,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积极投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更加主动积极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给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正常路”。主要涉及政商关系。政商关系一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政商关系出现了一些时代性和历史性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如何建构一种健康的政商关系,关系到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既是对民营企业的规定,也是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只有在“亲”“清”的政商关系中,民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积极高效有效地展开。

  (作者为江苏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数读

  幼儿园老师作为孩子们人生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及背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同时,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幼教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关乎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无证上岗”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幼儿园对幼师的学历要求也相对宽松。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

  公众号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传承好、利用好这一千年文脉,关键是以文化为魂、突出特色,以文化眼光,按照文化规律,创制更多让现代人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文化衍生产品、文化传播精品。近年来,江苏影视剧创作不乏这方面的题材,也涌现出不少力作。兹以大运河文化为例,以“苏商剧”的文化特质来观照启示未来“运河系”的文艺创作。

  江苏地区的商人,尤以扬州盐商最为卓著。而扬州盐商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无疑与纵贯江苏全境的京杭大运河,以及通过这条运河源源不断由东南沿海输往北方地区的亿万吨食盐,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扬州商人群体之所以能牢牢把握住运河盐业贩运专卖权达数个世纪之久,又与这一商人群体浓厚的“儒性”有着紧密联系。这里的“儒”,是古代儒者以儒学为道、以儒雅为骨的“官性”。

  扬州盐商是国家的商业垄断群体,其命运变迁也与运河以及运河所维系的江山社稷紧密相连。近年来出现的《大盐商》《扬州盐商》《天下盐商》等电视剧,填补了“盐商”这一形象在影视剧中的空白,通过扬州盐商展现出壮阔的时代画卷,刻画扬州文化的盛世辉煌。

  明清时期物产丰饶,钱粮富足,河运便捷的古运河还造就了一个极具江南地域特色的商帮——洞庭商帮。在与徽商与晋商的竞争中,洞庭商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舟楫之利,沿运河纵行南北,沿长江东西洄游,商旅的足迹遍及中国,甚至远涉重洋,贩运起米粮和丝绸布匹,开创出一条独特的商业经营之路。

  洞庭商帮的灵活广博,还体现在经营观念与方式的因时而动和不断迭新上。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强势姿态进入中国时,洞庭商帮开辟了买办业、银行业、钱庄业等金融实体和丝绸、棉纱等实业,尝试工业机器化生产与经营,走上了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的道路。

  以历史上洞庭商帮发展往事为题材的影视剧,无疑将是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商战剧。其故事之曲折多变,也着实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而其对洞庭商帮敢于开拓,灵活坚韧精神的承载,也能让人们对洞庭商帮这个地域性商业群体,以及支撑起洞庭商帮发展壮大的运河文化,有着更为深广的认识和了解。

  水,于无风时波澜不惊,但若骤风忽起,顷刻间因势浪涌滔天。苏商们在行商经营中也如水的特质一样,及时迅速地顺潮流而动,大胆开拓创新。这种精神特质,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时的南通民族资本家张謇。张謇的生命灵魂特质,除了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西方文明面前的开明选择外,也是以儒商为代表的中华道统与西方先进物质文明完美融合的案例。

  近一个世纪后,同样的机遇又让秉承开拓进取之风骨的苏南商人们紧紧把握住。改革开放之初,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家们,大胆开拓出“苏南模式”,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得到一次飞速提升与大幅跨越。今天的苏商群体,更是秉承了先辈们大胆开拓的精神,创办了诸如苏果、苏宁、京东、等闻名全国、甚至远扬海外的巨型企业,创造了惊人的商业产值。

  新苏商群体的开拓进取,因时而动,无疑与运河之水广积勃发的精神气概极其吻合。以数百年来秉承开拓创新精神的江苏商业群体为载体,创作出立足于江苏本土水文化特征的影视剧,既符合主旋律的倡导宣传,同时也是对地域优秀精神文化的肯定和宣扬。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