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涉及作业鸡飞狗跳” 陪写作业的焦虑你也遇到了么?
2017-11-21 10: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综合  
1
听新闻

  “心梗住院”、“脑出血奔急诊”,看到这两种病例很多人可能都会说:“又到了降温时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又到了。”谁能想到,新的“病因”出现了——陪写作业。近日,一篇《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网文刷屏朋友圈。文章以调侃的型式对陪写作业中遇到的各种案例进行“控诉”、吐槽,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一个段子:“不谈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做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那么陪孩子写作业就那么困难,那么容易让家长“狂躁”么?

  朋友圈中大热的一张吐槽图片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0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7.1%的受访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44.2%的受访家长平均一次陪伴时间在30分钟~1小时。84.0%的受访家长会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63.0%的受访家长认为陪孩子写作业应以监督为主,必要时进行辅导。

  84.0%受访家长会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

  调查显示,在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频率上,最高的是每天都陪伴(37.1%),然后是一周3~4次(34.4%)和一周1~2次(19.7%)。在陪伴时间上,30分钟~1小时(44.2%)、1小时~1.5小时(20.6%)和30分钟以内(16.9%)较为普遍。

  民调显示,84.0%的受访家长平时会因陪孩子写作业头疼,其中24.4%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头疼,还有16.0%的受访家长则表示“非常愉快”。

  陪做作业中哪些事情让家长感到头疼?孩子做作业磨蹭获选率最高,为58.0%,其后依次是孩子马虎,各种低级错误层出(48.7%),孩子知识点不掌握,老教不会(43.9%)。此外还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41.2%)、作业需要家长参与共同完成(25.3%)和每天都得签字检查(19.9%)。

  60.2%受访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初衷是了解孩子日常学习状态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初衷是什么?60.2%的受访家长是为了了解孩子日常学习状态,47.9%的受访家长认为这是亲自沟通的重要方式。其他还有:孩子希望家长陪伴(31.8%),没有家长监督孩子不好好做作业(31.7%)和应学校老师要求(30.5%)。

  63.0%受访家长认为陪孩子写作业应以监督为主,必要时进行辅导

  对于陪孩子写作业,63.0%的受访家长认为应以监督为主,必要时进行辅导;46.2%的受访家长认为应寓教于乐,陪伴为主,作业为辅;27.4%的受访家长建议全程参与,浸入式辅导;14.8%的受访家长表示应顺其自然,无需过多辅导。

  受访家长中,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占32.4%,二线城市的占44.0%,三、四线城市的占19.4%,县城、城镇的占2.7%,农村的占1.4%。

  “我们家孩子的学习还不错,考试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每次一看他写作业我就忍不住对他发出‘怒吼’。”在某网站工作的马女士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晚饭过后的时间基本都花在陪孩子写作业上面。“他自己作业完成的都不错,帮他检查的时候正确率很高。就是喜欢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写两分钟作业会瞄两眼课外书、喝水、上厕所、偷偷的去玩一会玩具,反正就是坐不住一定要离开座位一下,哪怕是跑开去看一眼地球仪......就算我坐在边上也会开开小差,每当我看到他思想不集中磨蹭的样子的时候,就莫名的想发火,总是忍不住对他发出高分贝的‘怒吼’。”

  现如今陪孩子做作业,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时候确实难以避免。低年的级孩子自制力不强,难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需要家长帮忙培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现在的作业,很多都是学校使用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发送至家长处,孩子并不知道具体的作业内容,有的要通过手机提交给学校,家长不得不进行陪同作业。

  “我平时生活中是个‘淡定’的人,脾气也很好,可是每次一看到小孩写作业,‘怒气指数’上升100%。”同样也是在某网站工作的陈女士家的小孩今年上小学三年级,陪同小朋友写作业对她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学校的老师和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们家孩子如果可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最少坐三望二。可是在考试的时候他经常会粗心大意。有一天我加班,他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作业,我回家之后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今天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所有作业都写完了哦,并且我全部检查过了。’听到之时我还比较欣慰,孩子成长了。可是当我对他的作业进行检查之时发现他竟然漏写了一整面的卷子,当时我一个瞬间‘怒气值’到达顶点,忍无可忍的对他发出了‘咆哮’。老公经常打趣我:‘你这分贝高的,我一进小区就知道你到家了’。”

  独生子女家庭尚且如此,一些双胞胎或者二胎的家庭就更加“苦不堪言”。“小时候放学回家,父母在看电视我写作业;现在下班回家,帮忙带孩子的父母可以看电视,而我依然在写作业,而且我还是两个!”在某报社上班的潘女士吐槽到,潘女士家有一对双胞胎兄妹,现在小学二年级。陪同两个孩子写作业还要坐到“公平对待、不偏不倚”,若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就会引起孩子们的不平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一天,哥哥因为完成作业比妹妹慢,我对他进行了说教,可能口气有点重,他竟然在床上大哭道:‘你辜负了我这么多年对你付出的感情’。如果说辅导小孩作业是一种忍耐训练,那这种训练难度对我来说至少是double以上。”

  这时候可能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写作业的时候“爸爸去哪儿了呢?”,为什么都是妈妈在陪伴而爸爸此时不见了踪影?“让爸爸来陪小朋友更加糟糕。”马女士说道,“有时候我对孩子‘吼’多了,孩子爸爸看不过去了,过来指责我‘能不能对他温柔一点,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你让开,我来陪着他。’这时候孩子也叫我走开,然后父子俩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情。过了十分钟不到就听到了孩子爸爸更高分贝的怒吼‘把我们家的那把戒尺拿过来!’,同时也传来了孩子的哭声,每到此时我只好无奈的摇摇头,继续去陪着孩子写作业......”

  在陪伴孩子写作业之时,不论是因为孩子拖沓开小差而生气,还是因为他们做错题目而动怒,亦或是因为漏写少写而发飙,看似原因不同,背后其实都是担心。担心孩子将来不够好,担心他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好,担心养成拖拉的习惯,担心他们受人欺负等等。在心理学中,担心的作用特别大,特别是对亲密关系中的弱者(在我们和子女的关系中,弱者就是孩子)。而这种“担心”在心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来源:心理学大辞典)

  同理,家长担心孩子会变笨,孩子可能就会变笨;家长担心孩子会不好好上课,孩子就可能不好好上课。因为孩子不理解家长的担心是期望他如此还是不希望他如此。特别是因为家长的担心,当看到孩子一些行为而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更是不知所措。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出这么多困扰,还有没有必要再陪?小编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陪伴并不是事必躬亲的和孩子一起完成每一道数学题、每一个单词的背诵、每一篇作文的写作,而是尽可能的以辅导为主、监督为辅。

  诚然,小朋友的天性是爱玩的,然而殊不知这一代孩子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孩子父母童年幼年的时代,科技飞速的发展,信息大爆炸,娱乐节目繁多;随处可见的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铺天盖地海量的动画片、综艺节目,互联网上的游戏、“X次元”文化无一不在“勾引”着孩子那颗“躁动”的心。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远离手机与网络,哪怕是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在一遍静静的看一本书都可以营造出比较好的学习氛围。

  陪孩子一起阅读,在娱乐中让孩子积累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在某报社从事多年评论工作的胡先生介绍道。“孩子小时候很喜欢听我读故事,我也经常读书给他听。自从他上学以后,孩子的作文水平一直在学校中名列前茅。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孩子日记的评语‘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竟然能在日记中用拼音写出通宵达旦这样的成语,足见家长在日常培养教学之时的功底深厚。’后来想了想,可能在长期的阅读时,孩子潜移默化的记住了这些词汇并且运用到了写作之中。享受到读书,孩子来说,是一个爱好,有时更是生活。”同样有调查显示,在英国非常注重阅读。从学前班阶段开始,学校要求家长每天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读书给孩子听,或者让小孩读书给家长听,与他们讨论读到的内容,并在与学校的联系本上签字,老师们也会定期测评孩子们的阅读水平,给予相应水平的分级读物。

  多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某网站的领导方女士家中的孩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孩子从小我就在小事上多表扬孩子,让她树立能学好的自信心。把孩子喜欢的功课培养成擅长科目。同时在学习中加入一点‘游戏’的因素,比如让她给别的孩子纠错,这样长期以来她就比较热衷于做练习题。”

  总之,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尽量做到安静的陪伴,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检查,及时为孩子点赞多点鼓励,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催促,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多培养孩子的一些课外兴趣,让孩子可以“毕竟,我们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今后的无需陪伴。”希望天下的家庭都可以出现不论是否陪写作业都可以“母慈子孝”。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