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宜兴市政协把“微协商”工作摆在政协工作重要位置,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广泛反映基层需求呼声,积极开展精准建言献策,将协商为民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各级政协组织通过开展“微协商”议事活动,助推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主要做法
构建政协“微协商”新渠道。一是倡导“点面结合”。既发挥委员、群众“点”的作用,多了解、多思考、多反映,使其成为“微协商”工作的主力军;又发挥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各委组“面”的作用,用好“党派之家”、“委员之家”、“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平台载体,充分调动广大委员、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促共建的良好局面。二是聚焦“上下互动”。市政协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发放经验资料等,对相关工作要求和流程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主动为基层开展“微协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基层提升“微协商”工作水平提供有力指导。基层政协组织落实市政协要求,遵照制度、借鉴经验,积极开展“微协商”工作。三是注重“内外沟通”。市政协办公室对各级政协组织开展的“微协商”议题落实情况加强跟踪了解和督查反馈,确保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及时向议题提出方反馈落实情况。加强与其他市(县、区)政协的联系,学习“微协商”工作的先进经验。
落实政协“微协商”新实践。一是议题体现“广”。着眼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一些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议题;着眼民生热点,时刻围绕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谋良策、献实招;着眼社会治理,及时捕捉和反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问题,协助党委政府及早发现并有效化解。二是选题突出“精”。在“微协商”选题上,充分调查研究,直面问题、精选议题、注重实效。善于梳理、提炼和归纳,做到议题贴近群众生活、反映实际困难、建议实在可行。三是工作彰显“快”。在“微协商”工作上,突出快速高效,领导批示后立即落实,及时关注推进情况和实时反馈,充分发挥“直通车”作用,不断彰显“微协商”解决“大问题”的成效。
夯实政协“微协商”新举措。一是重视凝聚共识。市政协充分发挥“微协商”工作平台作用,让各界心声、群众呼声得到重视和解决。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实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二是推进平等协商。以“微协商”、真议事为抓手,通过完善协商机制、提高协商质量,进一步调动、激发协商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解决。三是注重扩大影响。市政协通过门户网站、《宜兴政协》刊物、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对“微协商”议事平台办理成效进行宣传,并邀请议题反映者、政协委员、媒体等多方参与,借助各界力量促进工作落实见效。
成果反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精准。创建“微协商”平台,就是要集各方之智、聚各方之力,为大局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切实让“微协商”成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问计于民、助力发展的平台。如“聚焦微更新 城市焕新机”议题,市政协组织相关部门专题调研,聚焦民本思想、文化铸魂、共建共融等领域形成高质量建议案,市委市政府积极采纳,多个学校周边的家长等待区换了新样,口袋公园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做好城市微更新文章、焕发魅力宜兴新活力。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更加充实。“微协商”就是向群众延伸、向基层延伸的协商平台,目的是通过“微协商”,多一些现场协商、开放协商,深入群众收集具体建议,走进现场商量民生实事。如“加大对优秀特色传承中医扶持力度”议题,相关部门积极研究、主动作为,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三天后就相关问题作出答复、办理到位,为患病的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就医便利。如“湖㳇镇邵东村村道、河道提升”“微协商”活动,助推美化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周边村民的幸福指数。
凝聚共识、汇智聚力更加有效。通过“微协商”,让不同层面的人聚到一起,共同就公共事务话题发声,参与面更广、受众面更大,能够把党政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出去、宣传开来,从而最大程度地汇集民智,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如政协万石镇工作委员会社会治理小程序APP“万事通”,通过“微协商”,门前飞线、窨井盖破损等问题通过平台“发布—指派—处理—稽查”,基本两个工作日内就处理完成,通过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了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