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涉农村居去年平均增收超90万元 同比增长超77% 淮安区“希望田野”成色足
2024-06-11 06:4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芡实种植田里一片新绿,捞出壮村富民“金豆子”;智能温室里西瓜茁壮生长,孕育出甜度14.1%的“瓜王”……去年,淮安市淮安区在全省76个涉农县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位列第18名,荣获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创历史最佳成绩。

淮安区委书记颜复说,乡村振兴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要筑牢“农业强”的根基、提升“农村美”的品质、增添“农民富”的成色,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建好淮安市展示“象征意义”窗口贡献农业农村力量。

产业兴旺:农业发展有奔头

百斯特食品智慧创享产业园车间,一粒粒大米“走过”长约百米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经历从200℃的高温炒制到-38℃的速冻锁鲜,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即食炒饭。“水稻加工成大米后每斤售价2元,但在本土精加工成炒饭后,售价可达每斤20余元。”江苏百斯特投资集团董事长王强众告诉记者,“一粒大米很小,但产业链可以很长。我们致力打通‘从种子到筷子’的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引擎。“去年,淮安区单列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用于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淮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淮安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分别为18个、15个、13个,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区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93.45%,成为淮安市首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淮安区施河镇获批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获批高水平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百斯特鲜食获批省级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苏食肉品、鹏润粮业获批省级农业全产业链骨干企业;飞鹰家庭农场、祁庄家庭农场等9家经营主体获批第三批省特色优势种苗中心。

农民奔富:沃野千里“丰”景好

前不久的苏嘴镇沙吉村田头,种植大户于成足正弯腰在瓜棚里察看西瓜生长情况,他种植的“嘉年华5号”小型西瓜已经上市。“天气好的话产量可达每亩7000斤,而且不愁销路。”于成足说。

连续3年斩获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活动金奖,多次荣获“瓜王”称号……近年来,“苏嘴西瓜”品牌越叫越响。总投资3000万元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已投入使用,含有设施大棚1.2万亩,连栋大棚7.7万平方米,玻璃温室、日光温室等3.7万平方米,可集中提供育苗、包装、接单、销售等服务,带动周边村居推动西瓜产业集群发展。目前,苏嘴镇西瓜产业种植面积达2.2万亩,年均吸纳3000余人进棚务工,人均增收1.6万元,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小西瓜成为苏嘴人的“致富瓜”。

以特色产业铺开“共富路”,“苏嘴西瓜”不是个例。车桥镇挂牌成立芡实研究院,建成芡实核心示范基地300亩,全区总种植面积超4.3万亩,年产值2.5亿元;全年完成稻虾综合种养4.5万亩,宜养水面小龙虾养殖3万亩;建成博里镇万亩稻鳝虾产业园和平桥镇千亩稻虾核心基地;流均镇三年累计新增藕虾共作面积2.2万亩,成功创成省级绿色蔬菜(荷藕)生产基地,创成“藕宝”品牌系列旅游农产品。

去年,淮安区全区涉农村居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2亿元,村平均增收91.96万元,同比增长77.29%,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全面清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735元,同比增长8.1%,增幅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乡村和美:幸福生活入画来

走进钦工镇横沟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远处阡陌农田,近处鸡犬相闻,诗画田园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1928年2月,党领导下的苏北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在横沟村打响,如今,纪念地原址上以“江淮火种”为主题的历史陈列馆落成,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打卡地。“这些年,我们致力打造集地域美食、农耕体验、红色文旅于一体的乡村休闲产业,‘向往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横沟村党总支书记张跃说。

重塑特色田园,绘就振兴画卷。钦工镇以公共空间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全年办结监管平台交办线索73条,对全镇1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回头看”,深入基层收集人居环境改善意见86条,以村、塘、花、田为整体形象,统筹景观种植,实现“水田林路人居”和谐共生。

近年来,淮安区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完成户厕改造10841座,更新改造镇村农村供水管网6公里,建成幸福河湖8条,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6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85%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81公里,打造市级垃圾分类试点乡镇3个。创成省级和美乡村1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建成省级绿美村庄4个,宜居宜业的田园画卷正由规划走入现实。

记者 张莎沙

通讯员 王怀扣 丁冬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