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进击“第一方阵”,江宁勇当先锋
2024-06-10 06:40: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董翔 通讯员 江轩

覆盖国内40个核心城市,超1万公里、平均5.45Gbps的远距离网络传输时延抖动小于50微秒……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传出最新消息,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络CENI今年将完成全面验收,向各类实验提供网络共享服务。

一项重大成果面向全社会“开源”,从中可见江宁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担当。近日召开的省委、市委全会接连对“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部署,江宁区鲜明提出,勇当科技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筑路先锋”、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的“探路先锋”。

“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转化效能、现代产业集群能级等方面,江宁将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

贯通成果转化,做“开路先锋”

通过一部5G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手机,就能实现亚米级的室内实时精准定位,意味着不再需要部署UWB、蓝牙等设备——由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5G高精度定位技术去年刚发布,今年就获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的资金池支持,技术团队带着成果“征战”市场,目前公司正在注册阶段,将落户紫金山科技城。

让高校院所主导科技成果转化、让企业主导科技创新合作、让政府主导科创生态优化,平均每天新增60个科研专利授权的江宁,正探索科技成果的贯通式转化。主角之一,就是由紫金山实验室、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紫金山科技城形成的“三次方”。

紫金山实验室,每年发布至少3项国际领先成果;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由市属国企联合江宁区合资成立,建立资金池;占地4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科技城,去年以来整合未来网络小镇、江宁无线谷等产业载体,正式亮相。

在江宁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三者各自扮演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需求和服务方,相当于“最初”“最后”和“关键”一公里。“打通这3个‘一公里’,探索出从概念验证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赋能的成果转化‘紫金山模式’。”

“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成立后,从产业投资和产业孵化维度双向赋能项目团队,5G定位就是首个转化项目。”集团相关负责人黄航介绍。

壮大产业体系,做“筑路先锋”

6月3日,中宣部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江宁的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雪峰透露,就在上周,企业“构网控制和稳定运行关键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南瑞继保,年人均产值常年超过250万元。

江宁,以链主龙头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以南瑞集团、南瑞继保为代表的“南瑞系”企业,是江宁区三大500亿级企业集群之一,正朝着“自产1000亿、带动1000亿”的“两个千亿”目标迈进。围绕“南瑞系”壮大的江宁智能电网产业,占南京全市六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江宁有6家,其中2家都是由龙头企业主导。

龙头企业如何裂变?江宁突出“南瑞系”“苏博特系”等资源整合功能,提出要通过推动骨干企业垂直整合、战略重组,提升“规模企业方阵”,力争3年内培育4家500亿级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600家。

既强调龙头企业的牵引力,也重视中小企业的成长力。江宁区有超过1万家科技型企业、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南京首批16家创新联合体中,9家位于江宁,其中不乏“中材国际+东南大学”这样的强强联手。

5月28日,江宁区揭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联盟”,金陵科技学院与6家专精特新企业签订协同创新协议。此举彰显江宁推动“优质企业方阵”扩容提质的一大思路。通过联盟化发展、针对性辅导,江宁区推动更多存量企业升级,力争到明年底国家单项冠军企业超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60家。

提升主导产业带动功能、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力度,江宁加快形成5个2000亿级现代产业集群。今年1—5月,江宁区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招商引资完成全年83%的任务。

集聚优质要素,做“探路先锋”

去年12月刚成立公司,来自东南大学的孙钰教授团队就马不停蹄地拜访各大医院。团队的“脑肿瘤AI决策辅助诊断系统项目”,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宁区多方合作下,以“拨投结合”的方式实现落地。

把传统财政资金由“无偿扶持”转化为“股权投资”,并为企业设定阶段性目标。发轫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创企业孵化“拨投结合”模式,正在江宁遍地开花,全区储备项目30余个。

在集聚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上先行突破,江宁区提出,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大各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

“以往货物到龙潭港后需接受海关查验,比计划延迟3—7天才能出口。如今集装箱到港后可以直接出港,大大缩短了订单周期。”位于滨江开发区的爱尔集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仓储区,企业负责人孙南周看着正在装箱的锂离子电池,难掩兴奋。

6月6日,江宁区首个海事“信用+智慧”监管场区在该公司揭牌。传统的装箱检测前置到企业“家门口”,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省市明确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目标,坐拥禄口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多级开放平台的江宁,担起更大使命。今年,该区将探索实施新型引资模式,消化吸收再利用一批自贸区政策,推动开放优势从区位条件向制度环境递进。

冲刺全省“第一方队”,6月6日召开的江宁区委十四届十次全会亮出更大雄心——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8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0%以上,成为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的样板。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