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品悟“粽”心里的浓浓家国情
2024-06-10 06:3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 丽  
1
听新闻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时。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跨越时代变迁,其内蕴的家国情怀却始终如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发轫于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正是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理追求,与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交相辉映,后世才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和缅怀屈原。今天的端午,节日的“外衣”愈加丰富,有粽香四溢的温馨,有系五色丝的祈福,有菖蒲艾草装点的雅趣,但究其“内核”,端午“粽”里包裹的是浓浓家国情。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岳飞的《满江红》到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岁月流转、时移世易,中华传统文化中深蕴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总能凝聚人们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赋予时代滚滚向前的澎湃动能。

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责任和使命,每一代人又有着相同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国家大事、民族大义、时代需要面前,“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家国情怀,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付诸行动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时代青年正在为爱国主义写下生动的时代答卷。无论是“神舟”团队逐梦星辰大海,边防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表白,还是广大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赤子之心,他们身上闪烁的,不正是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情怀,不正是流传千年的爱国品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端午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博大的家国情怀,比粽子更芳香,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发出时代征召。以端午节为契机,抚今追昔,纪念先贤,需要我们不断延续端午文化蕴藏的浓厚家国底色,从文化根脉中找寻认同,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上下求索、努力奋进,凝聚起更为广泛的民族共识和复兴伟力,汇聚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