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南京聋校六十三名听障生集体考上各自心仪的本科院校——无声世界,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2024-06-10 06:3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葛灵丹 程晓琳

刚刚收到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通知的陈磬扬,开始规划自己的暑期生活:学习英文、去北京参观故宫、考驾驶证。在南京市聋人学校学习期间,他一直是年级的“尖子生”。

近日,2024年全国聋人单考单招考试结果陆续出炉,南京聋校63名学生集体考上了各自心仪的本科院校。

更多高校为听障生敞开大门

63名同学中,16人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19人被北京联合大学录取、13人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录取……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成功“上岸”,南京市聋人学校工会主席、教务处副主任李国安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听障生进入大学,需要通过高校残疾人单招考试——学校自主命题,自行组织考试。多年前能接纳聋人考生的学校“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直到如今愿意敞开大门的高校已拓展到10余所,报考专业也更为多样。

为获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听障考生辗转全国各地赴考。“去年开始,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等5所高校开启‘五校联考’,学生可以少奔波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李国安说。

他们连续30年暖心送考

“谢谢所有老师!学生进考场前你们比家长还要紧张,感谢你们一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位考生家长在孩子参加完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考试后,给李国安发来信息,李国安则回复:“一切为了孩子!”

4月12日重庆师范大学、4月19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4月24日绥化学院……送考表格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送考日程。每次的送考队伍,都由一名带队老师和多名辅导教师组成,在“五校联考”中,送考教师多达10余人。

1995年,南京聋校的学生开始参加高校聋人单考单招考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老师们连续30年辗转全国送考,1567位聋人高考生在他们的陪伴下走进考场。

“送考教师队伍经过精挑细选,基本囊括各门科目,在路上可以为学生辅导功课。”李国安回忆道。

“别掉队!”送考途中老师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清点考生人数。声音放大、语速放缓,配合手语,查看每一名学生是否按时上下车、进考场,并反复确认是否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残疾证及考试用具。“他们听不见,不可能一喊就到,所以老师们必须在考生上车、下车、进考场等每个环节清点人数。”李国安说。

在今年绥化送考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送考教师“心有余悸”的事情。最后一门美术考试时,一位考生突然发现忘了带画板,而此时距开考只剩半小时。带队送考教师、南京聋校教务处主任杨武举紧急联系一位在绥化学院就读的南京聋校往届生。15分钟后,画板被送到考场。

期盼更多元招考就业环境

“厨师、画师、快递员、设计师、工程师……这些年来,学生毕业后入职的岗位各种各样。”李国安介绍,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成(化名),如今是南京一家公司的高级研发工程师。“算是IT精英,收入比我们老师高多了!”李国安开心地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学生“毕业20周年”聚餐的合影。搂着老师的小成是一个阳光大男孩,比老师还高出一个头。

在李国安看来,虽然近年来听障生就业境况已有改善,但目前就业市场对于听障毕业生仍存偏见,让许多听障生感到无奈。“五校联考”虽说可以进一步扩大报考范围,但对一些家境困难的考生来说,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多个学校,费用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倘若全国一张卷,或是集中在几个点统一高考,学生就不用如此奔波忙碌了。”

听障生也期盼更多高校对他们敞开大门。“目前,江苏只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一所高校可以报考,而金陵科技学院数年前曾有计算机专业面向聋哑人单独招生,后来停招了。”一名家长无奈道。

“听障生通过高考,能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我们希望,在无声的世界,能开出更多绚烂的花朵。”李国安表示。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