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将军的特别任务——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负责人彭勃的建桥往事
2024-06-10 06:3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倪方方

50多年前,南京最能拿得出手的是“一大一小”:“小”是小红花艺术团,“大”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当时,大桥就像如今所说的“网红打卡地”,很多人专程来南京看。

“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同事来南京,父亲就带他们去看大桥。”69岁的彭伟川拿起一张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黑白照片,回忆道,当时他以大桥为背景,为两人拍下一张“游客打卡照”。

彭伟川之父江苏省军区原政委彭勃,与大桥渊源很深。1967年初开始,彭勃曾在南京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近日,彭伟川在宁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父亲与大桥的故事。

彭勃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他打过日本鬼子、打过国民党,也参加抗美援朝打过“联合国军”。在大桥建设的关键时间点,他被上级点名参与相关组织领导工作。“父亲打仗可以,做政治工作也可以,但造桥却不在行。”彭伟川谦虚道。

但是,周总理嘱咐彭勃,要确保大桥在1969年元旦前完工,彭勃二话没说接下任务。“父亲这辈人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代价也毫不犹豫。”彭伟川说,也正是有这种信念,当时的人们才能在物资、人力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可能”的论断来自当时的外国专家,认为“在南京江面上不能建桥”。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父亲很少和我们谈论他自己。我当时上初一,只知道父亲在南京很忙,常常工作到深夜,从不抽烟的父亲也开始靠抽烟来提神。”彭伟川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参与建桥那两年,从没回过近在咫尺的滁州家里。

1968年冬,在预计还需要9个月才能完工时,彭勃突然接到周总理电话,提出大桥一定要在1968年12月底前建成。“听了这话,父亲压力很大。”彭伟川说,这意味着要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建成大桥,简直是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高达70米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是建设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父亲不懂造桥技术,但他是军人,从不畏难。”彭伟川说,父亲找来大桥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建桥工人连夜开会讨论,依靠集体的聪明才智很快制订了最合适方案:采用钢筋成型、多层同时浇筑,立即组织南京龙潭水泥厂生产能迅速凝固的高标号水泥,将原来180天的凝固期缩短到28天;建一座70多米高的龙门吊,把重达30吨的桥头堡“三面红旗”吊上去。

彭伟川告诉记者,一有困难,父亲就去一线找有关人员解决问题,半夜敲过水泥厂工人的家门,凌晨和技术人员讨论工程进度。桥头堡建设几乎一直是冲刺状态。工人们吃住在工地,劳动力还是有很大缺口,怎么办?部队调人到工地上一起干活,群众也自发前来帮忙,“到大桥去义务劳动”成为当时最光荣的事。全南京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了。

不管白天黑夜,大桥上总是火光四溅,一如那时人们火热的内心。

建设者们上下一条心,把工期赶了上来。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竣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中国第一座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并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桥。它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彭勃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完成了。

通车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南京参观大桥,行人到处都是。当时,有人特意从江南的盐仓桥步行过江,一路走到江北的泰山新村。一走一个上午,人们乐此不疲。

在这个项目中,行人差一点就无法步行过江,人行道是彭勃“据理力争”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处都缺资金。有人提出把桥面改得窄一些,引桥长度缩短一些,火车站也随之改小些。这些提议遭到彭勃的强烈反对。“父亲的理由是,大桥设计是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的,桥面多宽、引桥多长、火车站多大肯定有它的道理。要方便江南江北的市民过江,人行道一定不能砍掉。”彭伟川说,最后,人行道的设计方案在彭勃坚持下被保留,为此,大桥公路桥两边各挑出一米,中央拨付数百万元用于“扩建”工程。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对一座过江大桥感到新奇。自1955年建设首座跨江通道武汉长江大桥,截至去年12月,长江上已建成包含公路、铁路、市政桥梁及隧道在内的140余座过江通道。彭伟川说,看到几十年来的变化,父亲生前总是不停感叹“想不到”。

彭伟川退休后,每天开车带父亲逛南京。“当时父亲坐在副驾上,不看风景,就喜欢看新房子。城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农村农民自建的青砖小楼,都是他的兴致所在。我知道他看的是经济建设,是人民生活。这些从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人,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嘛。”彭伟川感叹。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