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大咖云集,助“艺术金陵”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打造南京文化生活新地标
2024-06-10 06:2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孔小芳  
1
听新闻

6月8日上午,艺术金陵发展前瞻研讨会暨“梨园雅集”南京市京剧团国粹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活动,在南京艺术金陵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艺术金陵”)举行,为艺术金陵这张南京“文化名片”未来的发展贡献智慧。

当代中国书画、鉴赏、史论艺术大师萧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建明,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郭晓伟,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正明,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屠国啸,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冯伟民,江苏省文旅厅二级调研员李慧,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设计艺术家陈卫新,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艺术金陵董事长张泳等出席研讨会并作发言。

打造多元城市文化空间

大锏银巷17号是临近南京新街口闹市区的一处小巷,艺术金陵就“藏”于此。这里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旧址,现已成为艺术金陵文创园。园区曲径通幽中,博爱楼、博明楼、博雅楼等百年建筑成片,形成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作为南京鼓楼区全力支持打造的文化品牌,艺术金陵从文化兴园的战略高度和现实需要出发,引入知名企业入驻,推出各种艺术活动,为社会提供了非遗技艺展示中心、银器手工坊、网红咖啡店、艺术培训和网球场等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服务及全民健身场所。博爱楼是园区主建筑,一楼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施坦威钢琴展示中心。

园区的牧心花园咖啡已成为南京网红打卡点,与咖啡馆相邻的是名为尚林的金银细工国家级非遗手作坊。这是一家采用了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强调全手工,茶具类、茶宠类、茶周边的银器店。与会嘉宾、南京艺术学院现代手工艺中心主任王克震副教授,就是一位银器艺术家,“银壶是一项金银细工艺,巧妙地结合了包括书法、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的设计。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自己制作饰品,融入独特个性,这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大有益处。”

艺术金陵文创园的入驻企业品类逐渐增多,这里已不仅是企业的“创新梦工厂”“文化会客厅”,也逐渐成为诸多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艺术金陵董事长表示,文创园在不断创新融合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和黏度,以文化拉动产业,打造具有集聚示范、平台服务、展览展示、创新孵化等功能的园区,并以多元、多样、跨业态的服务,让艺术金陵成为南京这座城市富有活力和文化品质的文化高地之一。

智慧碰撞共话园区发展

著名艺术大师萧平认为,艺术金陵应成为文化的载体。艺术源自人民的生活需求,通过艺术家的耕耘和创新,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空间,又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人民中去,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艺术金陵应该有文学的一席之地。”著名作家毕飞宇小说代表作之一《青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戏剧演员台上台下的生活故事。对戏剧艺术的关注,也使得他对“梨园雅集”国粹艺术传承基地揭牌“另眼相看”。

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南京艺术学院天星音乐剧学院院长周建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何方、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原前线文工团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崔根栓等,围绕艺术金陵的走向、如何更具品牌力、如何拓宽入驻艺术项目之路、如何办成艺术家创作的沃土等话题,从校企合作、打造品牌文化活动等方面建言献策,所谈内容充满真知灼见。

研讨会中,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一级导演刘慧萍、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东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傅国、江苏雕塑家陈建华等畅抒己见,围绕艺术金陵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策动“画廊”“书屋”“戏园”“音座”、如何拓展“走出去、请进来”的运营思路等,展开了热烈的对话交流。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成君、南京电视台民生事业部主任马岳清、南京广播电视台导演谷光伟等,以媒体人的眼光作了交流。大家认为,文创园要充分推进各类文化资源的发掘与融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与文创服务,以此来实现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目标。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