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端午“邂逅”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起来博物馆“过节”吧
2024-06-09 06:49: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这个假期,端午节“邂逅”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多个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民俗活动和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博物馆里领略历史文化之美。

在苏州博物馆,吴中实验小学中草药社团师生诵读端午诗词,展示端午中草药文化。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香草集会”邀观众“识百草、制香囊、留标本”。南通博物苑特别策划一场“巧手折书(即折纸)话端午”活动,折纸上的内容涵盖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故事、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歌赋等。镇江博物馆的专家以端午节的由来为切入点,讲述如何培养发散思维,还带领观众开展“射五毒”游戏。常熟博物馆将活动地点“搬”到方塔东街,让观众在“奇趣博物馆端午专场”体验点雄黄和斗百草游戏。

各大博物馆邀观众在手工制作中感受端午民俗。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携手南京面塑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钱翠芳,带来捏面塑龙舟的手工活动。马可·波罗纪念馆邀请扬州工艺美术师,带观众体验绳结技艺。在六朝博物馆可编织漂亮鸭蛋网,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可手工制作龙舟模型,在张家港博物馆可制作端午养生锤,在海安博物馆可绘制超萌彩蛋……异彩纷呈的活动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端午文化,尽享假日休闲。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也通过新展和活动,和观众一起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烟火暖金陵——老街巷的市井记忆”展览,讲述一段“老南京”共享的“集体记忆”。武进博物馆与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联袂推出“万物生——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展出动物造型的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可在器物中感悟古人的智慧与韵味。

讲座让观众更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价值和深远意义。在镇江博物馆举办的关于“美器”讲座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川深入探讨陶瓷与青铜的材料特性、制造技艺,以及它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和鉴赏价值。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关于“金银器”讲座中,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副研究馆员石超对中国南方宋元明金银器的特征和工艺作仔细分析。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教专员陈老师带观众了解不同种类的瓷器与大运河之间的联系。

丰富的体验活动,让观众得以沉浸式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无锡博物院、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管理处联合举办“中华文明风采·考古探秘”研学旅行,参与者可聆听考古主题讲座,参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宜兴博物馆邀请宜兴非遗示范基地等单位,打造丰富多彩的非遗集市。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带领观众一起寻找隐藏在梁鸿湿地公园的土墩遗址,听听它们古老悠远的故事。

记者 杨民仆

标签:
责编:唐可垚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