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高质量发展,常州亮出“三组数据”“四张答卷”
2024-06-08 06:4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蔡炜 万小珍

以全省4%的面积,承载6%的人口,贡献了7%的财政收入和8%的经济总量,去年迈入GDP万亿之城,在26个万亿之城中人口最少、人均GDP排名第六。6月7日,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带队走进我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常州专场,围绕“以新能源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主题,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现场作答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

发布会现场,盛蕾用“三组数据”“四张答卷”总结近5年常州高质量发展之路——GDP增长50%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三分之一;工业规模实现翻番,而PM2.5绝对值下降了4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三成,城乡收入比大幅缩小,交出了厚积薄发的“产业答卷”、与时俱进的“创新答卷”、绿色低碳的“生态答卷”、共同富裕的“民生答卷”。

置身城市竞争新赛道,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始终是常州的最强王牌。常州构建以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为支撑的“1028”产业发展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业大奖数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形成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产业集群接续步入千亿级,新能源产业成为常州最亮丽的名片。

如何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融共促?盛蕾表示,从常州“一市五区”的实践探索来看,必须因地制宜走好“两山”理念的三条转换路径——

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常州“两山三水五分田”,拥有“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的自然资源禀赋。长江生态岸线占比80%以上,太湖湖心区水质达到Ⅲ类,长荡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天目湖成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市河湖水质都处于有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常州守好这些“绿水青山”,用生态颜值换来发展价值。

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秉持‘始于治理、终于转型’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破解瓶颈制约、提升本质安全、推动绿色发展,进而以传统产业的焕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常州市副市长夏思军介绍,聚焦电镀、铸造、涂料、印染等4个行业和玻璃钢、汽摩配、干燥设备、灯具、地板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常州全面构建“1457”治理体系,先立后破,向高而攀,积极探索“资源优配增效、空间优化重塑”治理模式,目前已整治提升5700家企业,盘活存量土地4.5万亩,全市58个工业片区正在实施“腾笼换鸟”。

绘就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常州专门成立新能源集团,统筹城市开放场景资源,让城市成为新能源“发储送用网”各环节的“试验场”,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近零碳园区、微电网等应用场景成为一道道绿色风景线。推进交通减碳,着力提升铁路、水路运输比重,争取形成水公铁4:5:1的运输结构。新能源汽车去年渗透率全省第一,新增或更新公交车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建成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油站,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全市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350万平方米,创成全国唯一“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无废城市,实现一次性外卖餐盒等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建筑垃圾、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