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推进耕地有序恢复和集聚提升保护 宜兴徐舍两年新增万亩良田
2024-03-23 06:5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初春时节,走进宜兴市徐舍镇西墟村,一眼望去,千亩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是一片绿色的小麦,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徐舍镇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雪峰说,西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期已完成方案设计和预算编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实施。届时,该村将建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一步破解耕地空间布局零散、“碎片化”突出等难题。在苏南丘陵地区看到一望无垠的良田,着实让人欣喜,而这正得益于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耕地有序恢复和集聚提升保护。

宜兴现有耕地总面积58.33万亩,是名副其实的“苏南粮仓”、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徐舍镇则是宜兴最大的农业板块,拥有全市五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耕地面积逾11万亩。镇党委书记储锡峰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抓手。现阶段亟需破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耕地空间布局零散“碎片化”突出等问题。

近年来,徐舍镇作为省内唯一试点地区,积极探索耕地有序恢复和集聚提升保护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连片化整治”的发展要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认定,两年来徐舍镇新增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良田1万亩以上。截至去年底,该镇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74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90%。

“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夯实了乡村振兴根基。“去年我们粮食同比增产10%以上!”在位于鲸塘村的宝星家庭农场,农场主熊宝星兴奋地说,他们农场的700亩农田,以前有2.5米的高低落差,大大小小有800多块,小的田块拖拉机都下不去。经过整治,“小田”变“大田”,10亩一大块,七八十块地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土地增溢面积30多亩,去年全部实现现代化农机联耕联种。灌溉用水、耕作用电、防治作业等成本大幅下降,用工量大幅减少,长期用工从30多人减少到14人。

突出生态优先,建设美丽田园。徐舍镇创新思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设计着力推进,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美栖村在4000亩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整合特色田园乡村、美丽河湖等资源,深度开发建设特色种植基地,实现生产作业道路与景观健身步道、农田节水减排与养殖污染治理、农房更新改造与美丽田园建设“三个结合”,让美栖田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拓宽了村民增收路径。

经过近几年优化和升级,目前徐舍镇现代农业产业种类齐全,形成了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精品花卉、智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全镇现有50亩以上规模种粮户200余户,其中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10户、家庭农场170余家,在全市占比超30%,还有各类农业合作社180家,形成“覆盖全镇、多点开花”的格局,涌现出美栖食用玫瑰、潘家坝西乡白芹、潘东果蔬、芳庄羊肉、鲸塘乌塘堰优质粮油等多个村级特色农业产业。

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眼下,在徐舍镇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耕地有序恢复和集聚提升保护工作已在宜兴全市域推开。宜兴力争在5年内实施不少于20个3000亩至5000亩规模的集聚提升项目,有序恢复补充耕地6万亩,实现农业生产空间“田、水、路、林”集中连片,铺展“一眼宜兴,满目江南”美丽田园新画卷。

成曦 大可 徐宣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