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特殊时刻。10月26日,苏州市会议中心,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姑苏区“砥砺奋进十年路 扬帆起航新征程”大会相继召开,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
会上,一个回顾视频,把与会者的思绪拉回10年前。2012年的10月26日,也是在这里,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同时将原平江、沧浪、金阊三城区合并为姑苏区。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当天,保护区、姑苏区发布启动“三年系列行动计划”,清单化部署、项目化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古城保护更新、产业培育、城市面貌提升等九大方面工作,成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具体实践。
“古城的十年蝶变,是新时代十年变革的伟大实践在苏州的具体行动和缩影。”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新时代的十年,恰是保护区奠基立业的十年,苏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以实际行动做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的征程上,苏州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丰富提升思路举措,奋力开创古城保护新局面。
苏州古城是江南文化发展、传播、延续的重要载体,是外界看苏州、读苏州、品苏州的“重要窗口”。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古城墙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迈入法治化保护古城新阶段;中张家巷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城内第一条恢复的河道,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小桥流水、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更加完整;常态化推行“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老百姓烦心事、关心事“家门口”化解……会场,保护区、姑苏区对外发布“成立十周年‘十件大事’”,一件件代表性事件历历在目,拼出一幅新时代“姑苏繁华图”。
“回首过去十年工作实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体会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苏州市委常委,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说,古城保护是保护区、姑苏区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这些年,保护区、姑苏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保护第一,处处做好保护文章,同时打出一张张发展好牌,创造出多个“第一”“唯一”“率先”“前列”,取得“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奋进新征程,保护区、姑苏区一如既往扛起古城保护的时代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古城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苏州古城不仅是保护区、姑苏区的,更是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全世界的。今年以来,苏州市委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名城保护集团。在不断理顺、健全的古城保护体制机制框架下,保护区、姑苏区计划推进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古城保护更新三年行动,全面实施文明探源工程、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等专项行动,并发挥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主体作用加快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让整个古城成为一座博物馆、一个开放式景区。
以更高质量的发展,积聚保护新动能。金秋时节,苏州石路商圈,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投资95亿元的省级重大项目——苏州华贸中心加快建设,未来这里超30%的租户将是苏州、江苏乃至国内首店或旗舰概念店,有望一举激活古城传统商圈。以此为方向,保护区、姑苏区计划开展产业培育和载体建设三年行动,以打造10个一流商业载体、推动100处产业园楼宇改造焕新和1000亩优质地块开发、盘活100万平方米各类闲置载体为目标,将古城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天,总投资592.1亿元的一批示范项目“云”签约。
以更精细的管治,赢得保护新局面。古城,既是千年历史文化的承载地,也是居民的生活地、游客的目的地。实施改厕工程,2万多户居民彻底告别“马桶”;打造300条净美街巷,153个老旧小区、92.5个城中村环境提优;建成69个口袋公园;改造提升31家农贸市场,“双塔市集”成人气打卡地……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不断提高的古城生活幸福指数。
十年磨一剑。过去十年,苏州人用持之以恒的保护,续写千年古城的芳华和神采,贡献了一个文化自信自强的精彩样板。展望未来十年,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保护区、姑苏区以“三年系列行动计划”开篇,努力贡献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古城保护苏州方案,精描细绘新时代更精彩的“姑苏繁华图”。
记者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