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放大陆港枢纽优势,海安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02-28 06:5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丁宏波 徐超 王世停  
1
听新闻

放大陆港枢纽优势,海安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守正创新,工业优等生这样炼成

记者 丁宏波 徐超 王世停 通讯员 涂祖凤 刘文奇 顾爱东

2月9日,海安市召开工业发展大会,升级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提速创新驱动、扶持企业上市等集成政策“套餐”。

去年,海安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70亿元,总量居江苏长江以北县级市第一,在南通市综合考核中摘得“十连冠”。

“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让工业经济成为海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海安将充分释放陆港枢纽优势,锚定“先进制造”,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产业高地,奋力开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一春”。

心无旁骛做强先进制造

打开2022年南通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无论是新开工制造业项目还是“专精特新”项目,海安都位居前列。

通润汽车占据全球千斤顶30%市场份额,铁锚玻璃生产了全国80%的高铁侧窗玻璃……去年,海安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列第20位、第11位。

“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方向,心无旁骛做强先进制造,保持定力壮大实体经济。”于立忠说,昔日“农业县”蝶变工业“优等生”,海安的“转型密码”就4个字:守正创新。

从“一黑一白”(轻工纺织和机械加工)到“十链共舞”,海安打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1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居全省县级市前列;6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和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总数在南通居首。去年,工业经济贡献了46.5%的GDP和70%以上的投资、5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税收。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198名科级以上干部挂钩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海安,敢与苏南“拼环境”。说起“海安服务”,落户两年的晟驰微电子董事长崔文荣深有感触:“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政府承诺全部兑现!”

追高逐新放大陆港优势

玻璃上镀一层膜,通过弱电操控,就被赋予了节能、调光的特性。“膜的厚度只有头发丝的七八十分之一。”繁华应材总经理刘江满脸自豪,“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全球共3家,国内就我们一家。”

身处工业强市如林的长三角,海安深知,唯有“追高逐新”,放大“陆港枢纽、科创新城”叠加优势,才能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聚创新之能,攀产业之高,海安在南通率先组建“科创委”,近5年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1500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2项。创造性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56个机关部门帮助400多家企业跑高校、找专家、引成果、上项目。

陆港枢纽优势,是海安打造产业高地的又一“撒手锏”。从零起步的海安商贸物流园已拥有保税物流、期货交割、多式联运、大宗物资交易四大功能平台,建立有色金属、塑料原料等六大物资集散中心。每周,满载30多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海安—东盟)从海安出发,本地货源占比达六成。

海安市市长谭真介绍,南通市党代会明确“支持海安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海安打造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如虎添翼。

产业倍增筑高新增长极

扶创新、奖上市、“白名单”……海安工业发展大会上送出的“虎年大礼包”,令企业惊喜不断;即将实施的产业倍增、大企业领航、智改数转、节能降碳“四大行动”,更让人充满期待。

省委要求南通“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置身“大坐标”,海安必须持续锻强工业经济“长板”,才能成为强劲“增长极”。

“产业倍增强调‘项目冲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海安市发改委主任许金龙说,今年将对383家1000万元以上、141家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推动企业“滚雪球式”发展。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去年海安新增星级上云企业58家,总数居南通第一。今年,将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为切入点,培育创建一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省级智能示范工厂(车间),夯实工业经济“数字底座”。

广引“金融活水”,浇灌“工业好苗”。“在制造业贷款总额跃居南通第一的基础上,海安组建‘科技银行’,搭建工业链金融平台。”海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崔海德说,优质工业企业形成“雁阵梯队”,未来几年将进入上市挂牌的“爆发期”。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