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澄 沈佳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事关我国发展大局,事关江苏发展全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把“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去年以来,江苏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以切实举措推动一体化不断走深走实。
同气连枝,展现“江苏作为”
去年12月初,来自雅珂迪包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法国籍总经理万桑一家三口,如愿拿到“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工作生活在苏州市吴江区的万桑一家也能享受上海市民的“同城”待遇了。这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首组跨区域家庭式领取“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
“去年,示范区在规划管理、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各领域探索出46项高‘含金量’的制度创新成果,65个重点亮点项目落地,‘沪苏同城’效应正加速显现,人才创新资源流动越发活跃。”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
面积2413平方公里,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也是三省一市一体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医保卡一卡通2.0版”将住院结算纳入异地就医免备案范畴,截至去年11月底,异地结算近2万人次;示范区跨省公交线路新增至8条……一年来,江苏与上海、浙江携手,加速破除示范区内各类要素流动的瓶颈障碍,均等便捷的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居民“获得感满满”。
示范区各领域的“破界”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生动缩影。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我省推进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在多个重点领域展现出“江苏担当”。
“创新链上的长三角”深入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序列,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落户苏州。去年3月27日,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燃烧室试验平台在连云港市首次点火,这一由江苏牵头、上海参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填补了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的空白。
“协同开放的长三角”提速发力——推动自贸区政策向联动创新发展区延伸复制,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徐州陆港“物流金三角”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形成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的功能平台、一批高能级的重大项目清单。
“蓝天下的长三角”携手共建——太湖,是长三角共同的“母亲湖”。一年来,经过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标本兼治、攻坚克难,太湖水质明显改善,连续14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
联动创新,构建区域共同体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围绕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对苏南、苏中、苏北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支持苏南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支持苏中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支持苏北努力实现跨越赶超。
“新时代新阶段,以局部一体化促进更大范围一体化,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长江城镇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周凯表示,要将南京打造成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苏锡常和镇江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科技、产业转化为财富的主要创新基地。
江苏区域均衡发展,最大的空间在苏北。“2006年,我省开始实施南北共建园区,将苏南地区园区建设先进管理理念、良好产业基础、优秀人才团队与苏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对接互补,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省发改委区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上半年,我省7家共建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160家,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9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完成投资62.5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协议投资额约260亿元。
来到吴江泗阳工业园区,冬天的泗阳大地,依然机声隆隆,忙碌的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去年,园区各类企业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7.48亿元、入库税收2.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5%、9.2%。”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理顺管理机制,园区大力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来自吴江区的干部分别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等关键职位,他们肩扛历史使命,心怀造福泗阳百姓的真挚情怀,与泗阳干部团结一心、优势互补,全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事业。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大幅推进宁镇、宁扬等产业创新协作。”提及苏中崛起,周凯认为,应构建制造业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加强都市圈间互动合作。
去年12月28日,宁句城际开通运营。从镇江句容乘坐这趟列车,换乘南京地铁2号线,一小时即可到达新街口,南京正式将句容拉入半小时通勤圈。句容市委书记潘群表示,句容将依托重大交通项目带来的空间重塑、要素重组、动能重聚,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核心优势,精心做好宁句城际轨道交通沿线规划完善、土地开发利用。
通江达海,澎湃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期间,“交通先行”的江苏不断拉近城市群间的距离,放眼未来五年,“交通”仍然肩负重大使命——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1月7日,泰州海事局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发放相关作业活动的许可证,张靖皋长江大桥在泰州地区的建设拉开序幕。大桥的建设将创下“六个世界之最”——最大跨度桥梁、最大跨度悬索桥、最大锚碇基础、最大连续长度钢箱梁、最长主缆和最高钢混组合索塔。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17座过江通道。过江通道的加密,为南北两岸互联互通打开新通道,加速了区域融合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轨道上的江苏”也在惠及越来越多百姓。“十三五”期间,我省建成连盐、宁启二期、徐宿淮盐、沪苏通、连淮扬镇、盐通、连徐高铁等铁路,新增铁路总里程1356公里。全省铁路建成总里程达4204公里,其中高铁2215公里,增长了158%,江苏高铁里程排名已跃居全国第二。
不仅要看“沿路风景”,还要领略“海上风光”。对于通江达海的江苏来说,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轴线,沿海是撬动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战略支点。“把沿海发展作为服务长三角乃至服务国家更大区域、空间格局优化的部分,江苏沿海正面临发展机遇。”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刘志超说。
把蔚蓝色梦想写成现实,近日印发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推进沿海地区加速崛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仅有利于稳固全省经济基本盘,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全省生产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表示,加快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还能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最佳的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空间,促进长三角区域更加协调均衡和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