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十一连冠”背后的奥秘——来自苏宿工业园区的调查
2021-10-27 06: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朱源根 沈佳暄

10月14日,苏宿工业园区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招商推介会。推介会上,新上任的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朝阳将园区未来发展目标定为“南北共振、再续荣光”,力争用7至10年“再建一个苏宿工业园区”。

记者了解到,成立15年以来,苏宿工业园区在宿迁乃至苏北创造了30多项“第一”“唯一”,在全省45家共建园区考核中实现“十一连冠”。

这里分明是一座新城

从宿迁高铁站到苏宿工业园区,车程仅20分钟。一进入园区范围,只见道路平整宽敞,两旁绿树成荫,高楼鳞次栉比,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分明是一座新城。

曾任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徐洪桥,是园区创建时的宿迁方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苏宿两市合作共建苏宿工业园区的协商洽谈、协议起草,对南北合作的故事了如指掌。

“当时有人提出能不能南北共建。”徐洪桥回忆,2001年江苏成立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确定南北各市对口挂钩合作关系,引导开展“四项转移”。2006年,在此基础上开始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宿迁当时就盯上了最富有的苏州,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那里有新加坡的经验,让人动心。苏宿工业园区就这样诞生了。”徐洪桥告诉记者,当时苏州出资1.5亿元,并派驻一支管理队伍;省里出资1亿元;宿迁出资5000万元,划出了13.6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专派一支干部队伍配合工作。

“园区整体规划,是由著名的规划企业新加坡邦城公司做的,既考虑到观赏性,又兼顾实用性。”园区规划局规划处处长陈亮说,其规划之仔细和严谨,让宿迁人感慨不已。“拿地下排水系统来说,这么多年来,苏宿园区内从来没有出现过积水现象,更别说内涝了。雨下得越大,我们就越自豪。”陈亮展示着手机里雨天园区内的美景,自豪地说。

一家成熟的园区,需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在苏宿工业园里,生产区和生活区有道清晰的“分界线”。生产区内,工业企业47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贡献了宿迁全市13.4%的规上工业增加值、23.3%的企业所得税。生活区内,户籍居民近3万人,有6个幼儿园,全市首个邻里中心明日邻里中心、苏宿共建品牌学校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等配套一应俱全。

“一张图纸”15年不走样

15年来,苏宿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图从来没有改变过,哪怕细微的变动都没有,这是从“园区人”口中听到最多的感慨。

项目为王的招商时代,想一点不改动规划图,实在是一件难事。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招商与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余成林说起这样一件事:早些年,有一家国内有名的化工企业希望能来园区安家落户,投资额高达数十亿元,吸引力十足。“但根据规划,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是园区核心产业,无法容纳污染程度较高的化工企业,最后只好婉拒。”余成林估算,15年来,被拒绝的投资至少在百亿元以上。

“苏宿园区的住宅,容积率是宿迁最低的,只有1.6。房子好卖,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建得密一点,有关方面曾要求把容积率提高到2.0。当时压力挺大,但还是顶住了。”园区劳动保障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贾成柱告诉记者,当时他直截了当提出,地下管网工程早就建好了,住宅建多高、住多少人、楼与楼间距多大、排污量都是固定好的,不能随便改。后来就没人再提容积率的事儿了。

2019年,园区确定了拓展计划——向西扩展15平方公里,苏宿工业园区自此进入“2.0时代”。今年1-9月,园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8.8%,工业固定资产8.6亿元、同比增长40.3%。亩均500多万元的投资强度,在苏北大地首屈一指。

两家百亿企业的发展故事

苏宿工业园区里,有两家投资超百亿元的企业最引人注目,一个是上市公司长电科技,一个是台企可成科技。

做集成电路封测的高科技企业长电科技,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三。2010年,长电(宿迁)公司投资成立,设备与管理班子整建制从江阴搬来宿迁,但直到2016年,宿迁公司还是亏损状态。公司总经理陆惠芬接受采访时说,尽管连续多年亏损,但长电(宿迁)公司当初就是作为一个援建项目搬过来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撤走。”随着公司逐步克服“水土不服”,2017年起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利润近9000万元。

在公司扭亏为盈的过程中,园区和宿迁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就拿用电来说,长电这样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停电一秒,损失就是100万元。“一段时间有过停电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供电不稳,二是鸟类作祟。我们向管委会反映后,当即有管委会的领导赶来,立即联系供电部门,现场办公。”陆惠芬说,管委会出资拉线建变电站,安装驱鸟装置,问题最终彻底解决。

可成科技公司是园区里另一个大块头企业,2008年在苏宿园区投资设立。作为一个精密机械行业企业,投运当年就实现了赢利。十多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公司先后7次增资20多亿美元,新建了可功、可发和可达3家子公司。

可成公司总务课长石育全告诉记者,集团每年用工高峰期的工人需求量在3万-4万人,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在短期内招数万员工绝非易事。“可成招工有季节性,有了大订单,一次可能就要招大几千甚至上万人,时间还很急。这到哪儿去招?”苏宿工业园区劳动保障和社会事业局社会事业处处长胡四海告诉记者,只要可成提出大规模招人,管委会就会出动几十人帮着四处招工。他曾经跟可成老总打赌,只要3天就帮他把几千人招来,可成的老总不信,结果3天后真把人招齐了。用工难题的顺利解决,也促成了可成科技一次次的增资扩产。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