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9月26日,中国江海洄游生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在南通成立。
水生生物是长江生态的重要内涵,“鱼”是长江生态状况的重要标志和终极体现;江海洄游生物资源的恢复取决于能否顺利进出长江,对于江海洄游生物资源而言,长江与海洋的交汇区域则起到关键的控制性作用,围绕江海洄游生物资源在该区域展开相关的科学研究当成研究工作的核心。
长江10年禁渔期总体有3个世代的资源增长。但对于洄游性资源而言,恢复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不只是与长江段的保护相关联,还需要关注长江口区域的生物资源保护效果,长江口是保护江海洄游型生物的关键区域。江苏海洋渔业研究所党委书记仲霞铭告诉记者,从长江入海口着手“江海洄游生物”演变规律研究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长江口水域有独特功能与特殊性,是江海洄游型生物的洄游通道、徘徊区,涉及多方管理。长江口特殊的生态环境是江海洄游生物进出长江的必经通道和河口定居型生物的关键栖息地。长江口是长江和海洋的交汇区域,形成既相对稳定又一直变化着的生态交错带,营造了适合洄游型生物和河口定居型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
长江口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交界水域,是长江水生生物江海洄游的唯一通道。长期以来,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活动多发,严重破坏区域内水生生物资源,阻碍洄游性鱼类的江海洄游通道,直接影响长江十年禁渔的成效,长江口的捕捞乱象整治已经刻不容缓。
南通滨江临海,地理位置独特,兼具长江和海洋水生生物资源,涵盖海洋生物资源、长江淡水生物资源、江海洄游型生物资源、河口定居型生物资源等资源类别,是国内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基因宝库之一。2020年,南通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长江禁捕退捕各项工作,长江入海口及南通长江段存在多个生长发育及栖息习性迥异的生物类群。
此次江海洄游生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在南通成立,将围绕长江大保护战略,聚焦江海洄游生物保护目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形成学科交叉优势,推动优势学科和特长专业为主导的科研攻关活动,合力解决问题,为政府制定科研项目指南提供依据。
通讯员 施金金 记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