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
2021-08-16 06: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创新为源 改革为先 积极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

中国江苏网讯 7月19日,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苏政办发〔2021〕34号)。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发展改革委先后开展了前期研究、部门座谈、意见征求、听议论证、专家评审工作,履行了合法性审查等程序。作为全省第一个发布的“十四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规划》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十四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发展环境,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提出要着力强化“江苏服务”在主体培育、集聚示范、融合发展、品质提升、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国内标杆引领作用。《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万亿元左右规模,基本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十三五”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全省服务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业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贡献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全面提速,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2020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占全国的9.7%,位居全国第二,“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3%,高于GDP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历史性突破50%,2020年达到52.5%,比2015年提高4.9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状况良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6210.9亿元,年均增长7.8%;综合贡献度显著增强:全省服务业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并保持相对平稳,2020年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2.2%,比2015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十三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共培育形成107家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38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59家“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新线上线下结合的文旅产品服务,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4.73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250.59亿元;推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培育认定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17家、省级养老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21家,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全省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加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通过深入实施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累计认定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113家,“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分类发展专业性总部、区域性总部和综合性总部,累计认定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与功能性机构258家。

在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十三五”期末时,我省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有待进一步培大育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有待进一步提速,服务业改革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不足,这也是“十四五”期间努力的方向。

引领 前瞻 务实 严谨

《规划》内容丰富详实,充分彰显了引领性、前瞻性、务实性、严谨性等特点,展现出“江苏服务”的鲜明特色。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表示,到“十四五”末,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现代服务业将实现多方面的标杆引领,成为全国服务业发展样板,体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服务业担当。

《规划》提出,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江苏特色“775”服务产业新体系,即主攻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7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型服务产业,壮大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庭服务、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7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服务产业,突破发展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5个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服务产业。高清表示,《规划》提出突破发展先导型服务业,前瞻性很明显。当今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为我省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江苏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先后出台了发展互联网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数字经济正在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江苏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43%,位居全国第二。“十四五”时期,江苏要奋力建设“数字江苏”,高水平推进网络强省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江苏样板。

《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出要突破发展5个先导型服务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努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挺起江苏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脊梁。

省工程咨询中心总工程师朱红认为,“775”服务产业新体系的提出,大胆创新,突破了原有服务业规划体系,超前布局先导产业,极具江苏特色。《规划》产业分类从发展层级和发展阶段来划分,在国内省级层面属首创。

光有新提法还远远不够,《规划》的务实性特点为其能真正落到实处奠定了基础。《规划》提出,重点推进空间格局优化、制造服务创新、服务消费升级、市场主体培育、协同融合发展、集聚示范提升、品牌标准引领、对外开放合作、服务综合改革等九大任务,以现代服务业“331”工程为突破口,即:培育形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3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300家、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100家,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培育工程、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服务标准化品牌化提质工程、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程等五大工程。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宣烨认为,《规划》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规划目标与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规划》编制还体现了严谨性要求,注重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相关要求,加强与相关规划政策意见的衔接落实,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将为助力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三核、四带、多极”共同发力

《规划》结合江苏经济空间格局和城市群空间形态,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良性互动,提出加快构建面上辐射、线上联通、点上集聚的“三核、四带、多极”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高清表示,这体现了江苏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总体格局。

大力提升南京、苏州、徐州三大服务业核心城市服务带动能力。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提升南京、苏州、徐州服务业产业能级和国际化水平,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支持南京、苏州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放大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高标准打造全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引领城市;加强苏州与上海大都市圈功能对接,建设与上海服务功能互补的全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开放创新引领区;放大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优势,建设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发挥江海河湖经济地理独特优势,构建江海河湖特色服务带。与全省江海河湖重点产业带总体空间布局保持一致,积极从服务产业层面推进江海河湖统筹发展,纵深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结合各产业带特色资源条件、产业基础、转型升级要求等,明确沿江地区制造服务带打造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沿海地区海洋服务带打造我国沿海地区业态高端、特色鲜明的长三角国际海港物流走廊、海洋经济特色区,沿河地区文旅服务带打造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江苏名片”,沿湖地区科创服务带打造“八百里太湖”科创高地、创新湖区。

放大江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强化国家级载体示范引领,打造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极。充分发挥南京江北新区双区叠加优势,高标准建设自主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发展增长极。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苏州、连云港)在“自贸试验区+”基础上全面升级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全国服务业开放新高地。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淮安航空货运枢纽的多式联运优势,建成加速苏北崛起、联动苏鲁豫皖、辐射中西部的物流枢纽引擎。全力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江苏新出海口建设,建成国家重要出海门户。强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放大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对台沿沪独特优势,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改革先行 保障《规划》实施

任何规划都需要认真组织实施才能落到实处。《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统筹解决现代服务业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协调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统一汇报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健全各部门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机制等协调会商机制。推动各设区市政府成立相应协调推进机构,健全统分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工作机制。

《规划》强调改革为先,“十四五”期间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转变以行政审批为主的政府管理模式,精简明确审批事项和准入限制,提升服务业运行效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在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项目抓手是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之一,《规划》要求围绕服务业重点产业领域和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服务业重点领域优质项目,每年确定1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实施,年度新增服务业投资1000亿元左右。

《规划》还提出了优化财政支持方式、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业人才支撑等要素保障措施。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