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8月15日6时30分起,扬州启动新一轮主城区重点地区核酸检测,这是主城区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后,第二次主城区重点地区核酸检测。
抗击疫情,贵在抓早抓细,重在科学精准。7月28日以来,扬州密集开展7轮主城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和两次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累计检测核酸样本超过千万份。这个过程中,扬州在组织管理、指挥调度、采运检匹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磨合、检验,查找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流程,更好地助力开展精准防控。
18天采样超千万份,检测对象越来越精准
疫情发生以来,扬州市主城区先后启动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分别在7月28日、8月1日、8月5日、8月7日、8月9日、8月11日、8月12日进行。8月14日、15日,扬州密集开展两次对主城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从间隔三四天到间隔仅一天,核酸检测“步伐”不断加快。
前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样本数量平均150万份左右。8月14日,扬州首次对主城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119.86万人。也就是说,18天内,扬州核酸检测累计样本数突破千万份。
在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建明看来,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手段,科学、精准确定核酸检测范围非常重要。“范围过大,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范围太小,可能会有‘漏网之鱼’。”
值得关注的是,从8月14日开始,扬州市核酸检测对象和区域有了明显改变——从大规模变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据官方发布的消息,15日的核酸检测中,目标人群约为127万人,较上一次重点区域筛查多出10多万人,但比前7轮主城区大规模核酸检测时略降。
“当疫情突发且较多病例来源于一般社区人群时,应立刻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尽快摸清底数,切断传播途径。”王建明说,扬州本轮疫情在发现时已发生多点社区传播,初期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十分必要,但核酸检测的“分母”需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如果一些相对封闭区域已连续14天没有新病例发生,可以暂停检测,把力量更多集中到重点区域精准检测。” 王建明说,所谓重点区域,主要是指有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的社区、阳性病例行程经过的社区、有多个密接者居住的社区等。“这样不仅节约医疗资源,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采样点离家门口更近,排队时间越来越短
8月15日上午6点半开始,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的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陆续搭起遮阳棚,还配备了电风扇、冰块。一上午,等待检测的队伍较短,队伍移动速度较快,基本每人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采样。当天下午2点多,社区9340人的核酸采样工作全部完成。
“最开始我们是在附近的朱自清小学设1个集中采样点,现在小区里设了3个点,住户从接到通知下楼排队到采样结束,最多10分钟。”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告诉记者,对居家观察人员以及老弱病残等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
随着封控管理措施不断升级,设置在开放式公共场所的采样点越来越少,很多采样点迁入了小区内部。在第四轮核酸检测时,扬州主城区共设立414个核酸检测点,第五轮是484个,第六轮是690个,第七轮是766个。而最近两次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共设置采样点772个,其中1000人以下采样点 259个。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进行核酸采样,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
越来越平稳有序,是记者连日来实地探访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的最大感受:检测前,及时摸清待检人员底数,告知检测流程、时间、防护措施等,避免群众扎堆排队;检测中,明确工作人员责任分工,做好现场组织引导。
312栋20户42人、314栋32户71人、315栋15户36人……14日上午,在康乐新村检测采样点,居民们有序排队待检。志愿者程敏拿着“楼栋信息手绘图”,按照楼栋顺序依次登记记录。康乐新村共有46栋楼、居民2978人,入驻小区第一天,来自邗江区财政局的志愿者程敏、伍宜姗、杨柳就按楼栋建微信群,摸清每户居民信息。“有时候为了确定某户到底有没有人住,我们需要蹲点看这户晚上开不开灯、一天下楼倒几次垃圾……”随着信息掌握越来越全面,这份“手绘图”不断“进阶”——刚开始只标注了每户几口人等基本信息,之后添加各种“备注”,包括某户有几个黄码、绿码,每人检测了几次核酸、是否接种疫苗,住户年龄、所患疾病等,家中是否有孕妇等。
要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铁脚板”也发挥着大作用。8月15日上午7点,在共青团扬州市委书记洪扬带领下,小区临时党支部的16名志愿者来到疫情志愿服务挂钩的封闭小区万达华府。大家拿着小本本,一户户地敲开房门,进行一次小型人口普查。
万达华府6幢楼楼高20-32层不等,每层都有4-8户人。“我们不仅要知道一幢楼住着多少户,还要摸清每户到底有几个人。”洪扬说,当天最多的一户是群租房,不到80平方米的屋子住了7个小伙子。次日他们还要到采样点收集更详细信息,保证核酸检测人数见底。
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检测速度越来越快
8月15日晚,扬州国际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两组共10个舱位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呈“L”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8月10日凌晨设备进场,11日上午正式投入使用,这只扬州“猎鹰”全力与病毒赛跑。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扬州样本检测环节上的绝对主力,检测数量超21万管,按10人1管的采样方式,覆盖约210万人次,15日的筛查中预计将承担8万-10万管样本检测任务。
扬州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较之前已实现重要升级——一组5个舱位里包含一个共用的试剂准备区、两个样本处理区和两个核酸扩增分析区,按照流程先后,呈现从中心向两边分布的形态,工作开展更加集成、高效。
在另一条保供战线上,核酸检测也在加速。“我们这个采样点,是眼下为保障扬州市‘菜篮子’工程、对民生物资运输车辆司机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点,也是扬州城内唯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采样服务的采样点。”扬州市公交集团党委办主任夏晓仙告诉记者,这里每份检测报告“出炉”时间都控制在6小时左右。
6小时出结果,一天分批采3次,每天最后送出的一批样本几乎是深夜12点运往检测中心……自7月31日以来,这里累计完成采样样本突破1.5万份,日均采样人数保守估计约1100人。
随着确诊人数下降,核酸检测范围将逐步缩小。王建明说,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后,应根据每轮次检测结果,适时调整检测区域、检测次数和确定终止时间。“针对发热门诊就诊者、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开展常规核酸检测,应该一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