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兰兰 陈珺璐 徐睿翔
核酸采样检测、确诊病例流调、封控小区服务、隔离点保障……各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共筑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汗都不流,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开展核酸检测成为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省级机关医院在院内发起核酸检测支援动员,周紫涵第一时间报名,成为首批50人支援队伍中的一员。支援人员分成5队,7月21日一大早乘坐大巴前往江宁区5个采集点。
周紫涵所在小组前往的第一个采集点是江宁区青源社区附近的英华达工厂,一天内需要完成6000余人核酸采集任务。从上午10点开始准备,一名医生搭档一名护士,一口气忙到半夜12点,才收拾一下赶往临时驻地酒店休息。“腰酸背痛,热得不行,好在工人们都很配合,总算顺利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周紫涵说,当时她也不知道会留多久,想的就是随时待命赶往下一个采集点支援,能多检一点是一点。这个小组的队员们12天支援了5个采集点,共参与3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7月25日,他们支援鼓楼区郭家山采集点,30多摄氏度的高温炙烤,地面和大棚形成“蒸笼”,加上穿着不透气防护服,又闷又潮湿,不少人服用了藿香正气水。“但没有一个人说坚持不下来,大家4个小时一班轮流上阵,加上市民积极配合、社区有序组织,核酸检测工作越来越顺畅,排的队伍也越来越短。”
那几天,摘下N95防护口罩,大家的脸都是通红的,汗水从额头滴进眼睛、流进嘴里,从脖颈淌到脚边,白色的防护服几乎被浸成透明色,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起皱,褶皱里是黏成线的滑石粉。
“有一回我转头看到旁边在滴水,还以为下雨了,再一看,是队长吴烨的汗水顺着口罩下缘和防护服领口往下滴。但他一点也不在意,跟我说了句:这年头流血少了,若是汗都不流,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周紫涵说,这句话让她深受触动、备受鼓舞。
一个流调打出近200个电话
两部手机、两台电脑、一瓶眼药水……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禄口派出所民警李士成的工作“标配”。
“参与疫情流调溯源这些天,我一天要打一两百个电话,光看监控就要四五个小时。”手机打到发烫就换一个、手臂举得发酸就改免提,这是一场与病毒的赛跑,李士成半点不敢松懈。
“在接到防疫指挥中心流调专班的指令后,我们尽量在24小时内整理出疑似确诊病例密接人员信息,再由卫健委的专家进一步作出判断。”李士成说得简单,但这份工作的难度其实不亚于大海捞针——怎么将确诊病人的行程时间确定到分秒?监控没拍到确诊病人怎么办?视频录像不清楚又如何处理?这24小时,李士成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
“为了更快确定病人行程时间节点,看监控前我们一般会根据病人口述行程实地走访一次。”8点从小区出发,几点能走到最近的监控点?这个路口到下个转角步行需要几分钟?由于确诊病人停留过的街道均为高危封控区,炎炎烈日下,李士成和同事们必须穿着全套防护装备,一边步行一边记录,一趟走下来,防护服里积满汗水。
而这仅是开始。拿到时间数据后,李士成就得打电话核实信息,每做一个病人的“流调”,他都要打出近200个电话。
根据监控信息,每个疑似与确诊病人有接触的居民都是李士成和同事们要电话回访的对象,公共场所内监控系统无法甄别的人群,则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抽丝剥茧。“有时会通过模糊画面预判密接人员行程,再通过其他监控寻找清晰画面;有时追溯个人信息,可能只是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细节。”
“我有两台电脑,左边这台调监控视频,右边这台记录各种关键数据。”工作量超额,但人手只有4个,李士成不得不“一心二用”。“这个过程必须时刻聚精会神,漏掉一个‘密接’都不是开玩笑的。有时候眼睛看模糊了,我就去外面转一会,回来接着看。”
工作辛苦不说,一些居民还不理解——深夜打电话总是恼人的,还会让对方惶恐不安。但为了跟病毒赛跑,李士成和同事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在确认信息的同时尽量安抚对方的情绪,抓紧时间挨个联系疑似“密接”居民。“这些天,我们已经没有工作和休息的概念了。哪怕夜里11点指令来,也要立刻投入战斗。”流调民警说。
这份工作还特别需要细心、耐心。“事无巨细、把几天前的行程说得清清楚楚,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挺难的。特别是记性不好的老人,回忆什么时候去过哪儿更困难。”李士成曾给一位老太太打过近40分钟电话。“遇到老人,我们通常不会一开头就问行程,而是先聊聊生活细节,顺着他们的话,说着说着行程就出来了。”
这些日子以来,李士成掉了不少头发,嘴里的溃疡消了又长,但眼见着南京疫情防控朝着趋稳向好的方向发展,他有种说不出的开心。“身为共产党员,这种时候就得冲在前面!只要能在这场赛跑中赢过病毒,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天吃饭拿起筷子手直抖
00后刘孝然是省级机关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年2月才参加工作。7月21日,南京市对全市常住人口、来宁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一早到班的刘孝然接到院里的紧急通知:“核酸采集点缺人,你们谁想去?”刘孝然一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江宁翠屏湾花园城小区,刘孝然和队友们刚从大巴车上下来,就看见一支一眼望不见尾的队伍。等候采样已久的居民看到医护人员走近,忍不住欢呼“天使来了!”“当时我觉得又害羞又激动,更多的是自豪,一种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刘孝然说。
第一次来到战疫一线,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第一次连续工作14个小时,第一次同时面对这么多人……“近距离面对可能存在的病毒,说不怕是假的,但我相信,只要做好防护就肯定没问题。”刘孝然说,高温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严严实实戴着护目镜和防护面罩,采样点的电风扇几乎起不到啥作用,也没有机会脱下防护服去喝水。“工作半小时左右后,我就感到汗水往下流,后来都能闻到自己身上发馊的味道。”
结束在江宁区的工作后,刘孝然和队友们转战鼓楼区,10多天里穿梭在多个核酸采样点,无数次举起胳膊、采集咽拭子,吃饭时拿起筷子手直抖。
刘孝然说,作为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南京人,这个时候必须尽己所能、守护这座城市。而只有真正到过战疫一线,才能体会到这样的经历真让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