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遏制疫情蔓延的“幕后侦探”——访南京市公安局流调作战中心
2021-08-09 06:3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明慧  
1
听新闻

记者 陈明慧

“你好,我是南京市公安局流调作战中心的民警,现在对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麻烦你回忆一下7月29日去过哪里?都见过哪些人?都是在什么地点?” 8月7日,在南京市公安局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民警们正在认真细致地开展流调工作。

流调,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的重要依据。连日来,南京市公安局会同卫健等部门组建成立的流调作战中心24小时待命,通宵达旦、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成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幕后侦探”。

50分钟形成轨迹研判

7月26日凌晨,南京市一名出租车司机确诊。确诊前,这名司机去过哪里?接触过哪些人?曾到哪里就诊?多少人与其密接、次密接?

“轨迹回溯、电话回访、轨迹研判,排查疑似密接、次密接人员,一秒也不能耽误!”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副局长张蔚迅速布置警力开展调查,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102笔营运记录、108名接触乘客……5小时后,一份详实的活动轨迹核查报告推送至市卫健部门。同时,根据其前期的门诊记录,筛查出同时在场的200余名风险人员。

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基本做到了50分钟形成轨迹研判报告,5小时内形成公安研判报告,12小时形成卫健专业流调报告。”张蔚说,在实战中摸索经验、创新模式,流调效率已经大幅提升。

张蔚介绍,南京市公安局在市级层面做强综合研判中枢,在市公共卫生中心派驻13名警力的基础上,在流调作战中心汇聚50名卫健部门专家和80名公安民警,以5至6人一组的形式,分工负责、捆绑作战。

虽然设立在南京市公安局,但流调作战中心打破行政壁垒,汇聚公安、公卫、工信等多部门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优势,为打好整体仗、合成仗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区级层面上,按照每组“2名卫健人员+1名公安民警”的编成,流调作战中心建立450组1300多人的前方“三人小组”,负责实地调查、见面核查等工作,前后联动、一体响应,扁平化、点对点开展流调工作,打破了原有市、区、社区三级指令传递、反馈模式。

建立数据模型指引“大海捞针”

德尔塔病毒毒性大、传播快,第一时间建立的数据模型让“大海捞针”有了方向。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叶翔介绍,目前流调作战中心已搭建“防扩散、防外溢、防输入,助补短、助提效、助决策”等6个大项20个模型。截至目前,累计对229例阳性人员排出密接、次密接和潜在风险人员2.2万人,防控的实效性、精准性不断提高。

7月25日,作战中心组织专人身穿防护服,深入禄口机场航站楼实地调查复核,配合卫健部门将41万名“苏康码”黄码人员转为绿码。

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中心以最快速度拓展病例接触网,在将隐藏在社会面上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出来的同时,坚持与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科学判定潜在感染者,精确查明人员活动轨迹,确保流调工作经得起复盘检验。核实真实行程信息后,既对风险人员第一时间“绿转黄”、限制其活动范围,也对“委屈码”情形及时更正。

检测流调转运处置“四同步”

7月28日凌晨,流调作战中心接到指令,要求对一名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的出租车乘客进行核查。经过连夜工作,中心迅速将其乘坐的3辆网约车的驾驶员及后续载运的13名乘客全部核实身份,并隔离到位。

发现一个、推送一个、处置一个,防控链条一环也不能断。“迅速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后,及时通知隔离,最快速度管控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蔓延。”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丁松宁说,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中心坚持同步检测、同步转运、同步流调、同步处置,统筹抓好社区封控、人员隔离、环境消杀等管控措施,确保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跑赢病毒,需要闭环作战。信息化手段为闭环作战提供支撑。中心创新研发应用“疫情防控信息平台”,集成阳性病例核酸检测数据管理、流调管理、隔离点管理、医院就诊管理和统计分析五大功能,切实解决数据整合不到位、链条闭环不严密等问题。

围追堵截,一个都不能漏。张蔚介绍,中心围绕南京站、南京南站以及离宁查验点,追踪阳性病例的活动轨迹,对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域实施圈层防控,把中高风险区在宁经停人员找出来,超前布控。“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积极配合流调工作,携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