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日”里走进全国最年轻的世界遗产地黄海湿地
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盐城力量”
中国江苏网讯 “鸟儿不会说话,却用脚投票,证明这片湿地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家园。每年,有近1000只丹顶鹤来盐城越冬,而目前,这种世界珍禽全球仅存2000只左右。今年5月初,科研人员在野外巡护时发现两只成功孵化的小鹤,这是盐城连续第五年记录到丹顶鹤在越冬地野外自然繁殖。野外的自然繁殖加快了不迁徙野生丹顶鹤种群形成进程,少数丹顶鹤在盐城成了‘留鸟’。”
6月12日,全国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盐城举行。围绕“推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讲述的盐城黄海之滨人与鸟、人与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让来自全国所有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文化双遗产地,以及自然遗产提名地的代表为之振奋。
守护好“独一份”的生态家底
好生态是盐城最硬也是最耀眼的一张底牌。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历经3年不懈努力,2019年7月5日,黄海湿地作为中国唯一的滨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麋鹿、丹顶鹤、勺嘴鹬作为盐城的“湿地吉祥三宝”,闻名世界。
作为东半球第一块潮间带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这里不仅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连片泥沙滩涂,也是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还有中国海域独一无二的大型辐射状沙脊群,规模之大、形态之特殊,全球罕见。在这里,植被覆盖率近90%,600多种植物密布沟、港、河、池塘、沼泽、湖泊。每年,几百万只候鸟将这里作为生命的驿站,上百万只鸟在这里越冬,这片秘境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黄海湿地不仅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更是美丽江苏的典型风貌。在人口密集、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能够实现20多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与发达的城市经济融合共存,这是盐城对全球的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盐城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价值理念,也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了创新典范。
保护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对保护与开发的两难之困,盐城也曾经历过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艰难取舍。当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湿地,盐城作出重要决策,放弃已经依法得到批准的条子泥、高泥和东沙区域百万亩滩涂围垦计划,将这些区域严格保护起来,为此付出的前期投入和将来的潜在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手握黄海湿地这个世界级金字招牌,对盐城而言,生态就是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潜力。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说,盐城将以黄海湿地为切入点,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动黄海湿地成为“共建共享、永续利用”的和谐遗产地,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的“盐城力量”。
扛起担当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作为非常重要的生态空间,盐城黄海湿地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中面积最大、线路最长、迁飞候鸟数量最多,也是面临生态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线路。盐城将黄海湿地申报自然遗产,就是为了更深入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沿线国家和城市一道,共同扛起保护湿地使命担当。
这些年,盐城积极做好做足“生态+”大文章,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更大力度参与推进二期申遗工作,倡导并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推动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升格为国际论坛,以“生态朋友圈”广泛凝聚保护湿地的全球共识。同时依托丹顶鹤和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海森林公园、荷兰花海等一批湿地生态景区,全力打造集世遗保护、研学科普、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人来发现和领略这片东方湿地的独特魅力。
“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已逐步实现了由主管部门保护向全社会共同保护转变、由偏重遗产资源本体保护向遗产与环境整体保护转变、由局限于国内保护向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共同保护转变。”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田学军说。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已进入“中国时间”。今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召开,这是世界遗产领域的年度盛会,将有利于我国深度参与世界遗产治理工作,向世界广泛展示我国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成就。此次在盐城举办的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作为世界遗产大会的预热性铺垫,为全国遗产专家、遗产地和申遗地代表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互鉴机会。
科普助力提升湿地保护自觉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盐城制定实施了《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确保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普活动,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盐城把老火车站改造成为黄海湿地博物馆,并配套建设湿地博物园,打造盐城的“湿地会客厅”。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到博物馆学习世遗知识、探索自然奥秘,到博物园认识鸟类、感受湿地,不断提升世遗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2日的主题活动中,专家学者与市民、青少年学生一起走进盐城湿地博物园,共同探究湿地奥秘。许多青少年被盐城大美湿地所震撼,“原来家乡的生态这么有魅力!”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介绍,盐城黄海湿地展示中心将是学习湿地知识的“第二课堂”,今后将正式开放,为广大社会公众及中小学生提供公益性湿地研学教育服务。
《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盐城倡议》同日发布。倡议提出,今后将建立互动机制,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与相关机构、组织和部门合作,将世界遗产的价值、理念、精神及品牌力量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让遗产地在保护工作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遗产地之间合作交流,积极探索互动方式,推动举办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可持续发展联席会议,推动建立交流联盟机制,共同维护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遗产价值和国际形象,进一步提高其整体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