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时钟又在这个夏天准时敲响。全国1078万考生赶赴考场,迎接人生的这场洗礼。一年一度的高考,见证了那些全力以赴的奋斗时光、闪闪发光的青春梦想,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付出、守护和期盼,祝福所有考生乘风破浪,梦想成真!
高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支高考协奏曲,无不交织着紧张、兴奋、遗憾和焦虑等种种复杂情绪,无不在老师的温情守护、 家长的花式应援和社会的高度瞩目中合力奏响。今年的高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没有家长陪同的考生更多了,考点增设的备用考场也有所增加。历史上首次在病房设置高考考场,历史上首次设置帐篷考场……某种意义上,读懂高考的变与不变,也就读懂了时代,读懂了中国。
高考是一面镜子,洞穿历史与未来,照出人生百味和时代变迁。1977年,570万考生从山村、牧场、工厂、矿山中奔进考场,最终仅有27万人被录取,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他们来说,高考就是改变命运的那一束光。40多年来,高考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它连接个体的理想与时代的愿景,将个人的成长融汇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之中。40多年后,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达1.4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至54.4%。对今天的考生们来说,高考更像是通向星辰大海的一个驿站:历经高考,为青春画下美好的句点;越过高考的山峰,去眺望和抵达更远的远方。
高考走过40余载,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今年是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第一年,在新高考、新挑战、新机遇面前,如何应考、怎样作答,考验的绝不仅仅是考生。过去几年来,我省扎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未来,在高考改革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则是我们必须要答好的新考卷,正如省委主要领导所言,“带着情怀、带着使命、带着滚烫的心,真正把教育这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办好办扎实,努力让孩子们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令人欣喜的是,淡定和从容越来越成为今天的高考主旋律。高考当然是人生的一场大考,但它绝非是人生唯一的大考;高考也许是人生的转折点,但没有什么转折点可以决定一生;高考本质上只是一场考试,而社会进步的目的之一,就是能让高考回归高考本身。正如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所提出的理念,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于高考而言如此,于人生而言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