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新沂市拥有民营企业超3.1万家,占企业总量95%、企业纳税额93.6%,吸纳就业21万人。“十四五”开局之年,该市全面吹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号角,加速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初夏时节,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控室大屏幕上,各个车间温度、流量、压力等数据一览无遗,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即可处理生产中的异常状况。作为国内最大的杀菌剂企业之一,这家民营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农药原药与剂型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二次创业”浪潮引领下,该企业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全力建设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原药项目和年产1.2万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智能化改革实现了生产工序整合、工艺流程优化和本质安全提升,目前,苯醚甲环唑原药产能已完全释放,月生产量达50多吨,市场供不应求。”该公司第十一车间副主任汤继严说。
新沂市委书记陈堂清认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一个个龙头企业闻声而动、奋勇争先,投身现代化改革大潮。在永诚化工,1.2万吨电子化学新材料技改项目、国家级研发中心、智能化工厂建设如火如荼,推动企业向电子化学新材料方向转型,预估年产值可达20亿元。在中新钢铁,特钢板材减量置换技改升级项目施工热火朝天,投产后产能可达600万吨、产值超300亿元,企业产业结构实现“普钢+优特钢”双轮驱动。
圣戈班铸管、维尤纳特、沪千人造板、新河化工等重点民营企业纷纷实施搬迁技改、科技创新……掀起“二次创业”热潮。今年以来,新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7%。
在新沂,亲清政商关系为民企“二次创业”筑牢根基。党政“一把手”把脉发展之道,打通各级各部门职能壁垒,成立企业服务专班;每周召开一次重大项目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党政班子调度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重大产业项目“比学赶超”观摩分析会……不断擦亮“心怡营商·赢在新沂”金字招牌。
去年底,投资110亿元的国家级水性超纤新材料产业基地拉开建设大幕,半年来,“二次创业”实干成果在这里得到印证。“多亏政府‘保姆式’的服务,让企业年产量200万米的第一生产线如期投产,产能预计可达两亿元。”新沂水性超纤产业链“链主”企业负责人陈铭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新沂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新沂市全程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服务办法》《新沂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二十条》等一系列措施,并制定5个方面26条惠企政策,建全“帮办、代办、协办”项目服务VIP机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资金是中小企业‘二次创业’的瓶颈,我们通过多举措开展融资培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全市贷款余额达516.58亿元,全面精准滴灌民营企业。”新沂市经济发展局局长方卫生说。截至目前,该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933户,中小微企业占27.98%,一个“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欣欣向荣”的经济生态正在形成。
“二次创业”不仅引领了域内企业转型壮大,更激活了招商引资动力引擎。1月底,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集团新沂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建设,从项目交流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了51天;4月14日,投资60亿元的高端汽车内饰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新沂,为招商“1号工程”再添佳绩。
有着“小县城、大枢纽”之称的新沂,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县级交通枢纽城市。陈堂清表示,要将“枢纽”优势转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聚焦“一枢纽一中心一高地”战略目标,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为此,新沂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着力构建先进材料、高端纺织等8条产业链,聚力培育千亿级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努力打造1到2个具有“新沂标志”、领跑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标杆。
截至目前,新沂民营经济增加值326.71亿元,新增重大产业项目56个,同比增长27%,稳占全市经济总量73.6%;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贡献率超91.6%,贡献近九成税收。
记者 岳旭 通讯员 赵娣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