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东时评】“对策”岂能毁了“政策”
2021-05-21 06:3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颜云霞  
1
听新闻

日前,新华社报道了南京部分中介公司借助“挂靠”高新技术企业、代考资格证等方式,帮购房者伪造“人才身份”赚取购房差价的情况。对此,南京市人才安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回应称,正会同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一旦查清事实,将对涉事单位和个人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对违规取得人才购房证明的予以注销,对影响恶劣、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造假是一种背离诚信的行为,而伪造“人才身份”赚取购房差价不仅罔顾个人诚信,还破坏市场公平、损害政策的执行力。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出台人才购房政策,放宽申请购房限制、给予人才购房补贴或优惠,以提升人才落户的吸引力。然而,政策红利被一些不法中介和炒房者视为商机,打起了“人才购房资格”的主意,甚而提供代挂靠高企、代缴社保、代考试的“一条龙”服务,显然把政策的“真经”给念歪了,对此理当坚决说“不”。

事实上,为防止购房人投机取巧,南京市人才购房政策在今年1月已新增诸多限制,如明确社保或个税缴纳的时间要求,同时明文规定,故意提供虚假申报行为将立即取消其人才购房资格,2年内不得申请人才购房,情节严重的还会记入档案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相关企业也会被取消人才购房申请资格。如今,仍有中介声称“花两万、挣百万”,说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规则,只要有获利空间,就会有人无孔不钻、铤而走险,社会监督和政策制定者需要继续保持警惕。

人才购房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旦被“误用”“滥用”,不仅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也会极大损害政府的公信力。面对人才身份造假这样的“对策”,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惩戒力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同时要加强对“人才身份”的核实审查,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和社保短期异动信息进行追踪,及早发现造假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建立相关效果评估机制,不断评判政策的实用性,及时进行调整。近两年,全国各地对人才购房政策都在不断完善,如广州规定人才购房满3年后方可转让,上海规定优先认购的房源5年后方可转让等,都被视为打击“假人才真炒房”的有力举措。

城市发展需要人才,理当让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但也要防止少数人钻政策的空子。更重要的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安居政策只是城市吸引人才的一个方面,要想保持长久的人才吸引力,关键还要靠强劲的产业实力、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以及舒心的人居环境。离开了这些,人才引进就很难行之久远。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