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昕怡 韩雷 潘朝晖
3月上旬,太仓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同一天,太仓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在太仓博物馆启动“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巡展。
走进太仓博物馆四楼的太仓革命历史陈列馆,严肃庄重的展厅内,不少市民在太仓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章静怡的带领下参观。“现在我们来到苏南反‘清乡’斗争的展板前,这张旧照片拍摄的是日伪动用1.8万兵力对苏常太昆地区进行军事‘清乡’的场景。”章静怡说。
从太仓博物馆驱车往东北方向行驶约30分钟,便来到浮桥镇方桥村。眼前这片春意勃发、宁静祥和的土地,是当年打响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第一枪”的遗址。一段烽火岁月就在此掀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利用其扶植的汪伪政府,策划对大江南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清乡”的阴谋,并确定先南后北、分期“清乡”的步骤。其中,第一阶段第一期目标为苏常太昆地区,包括苏州的吴县、常熟、太仓、昆山4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
1941年7月,日伪开始对太仓地区“清乡”,“清乡”兵力包括日伪军、特工在内大约有3000多人,分驻于城厢、支塘、沙溪、璜泾、浮桥、浏河等地。同时,日伪在太仓长江沿岸和太浏公路沿线用竹篱笆和铁丝网,构筑一条绵亘54公里的封锁线。
实行大范围封锁后,日伪军进驻集镇,利用主要河流、公路为界,占领、分割“清乡”区域,形成网状封锁。就这样,日伪军采取拉网战术、分进合击,对抗日游击武装进行“篦梳式”清剿。更甚的是,日伪军还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掠夺和剥削。
在日伪实施“清乡”前,苏常太工委根据上级指示,把工作重心转入反“清乡”斗争。当时,在日伪封锁线内,反“清乡”主力部队五十五团仅6个连,不到1000人,众寡悬殊。根据部署,五十五团政治处主任钟发宗率领七连从常熟前往太仓,与县党政机关40余人汇合,开展武装反“清乡”斗争。
战斗蓄势待发。分析敌情后,钟发宗与太仓县委书记杨子清、县长郭曦晨等决定主动出击,由七连主攻,县大队配合阻击援敌,攻打浮桥镇方桥村日军据点。是夜,七连向方桥村日军据点发起攻击,战斗一度十分激烈艰苦。意想不到的是,激战时发现敌情发生变化,该据点里的日军有所增加,再强攻于己不利,于是七连决定撤出战斗。
次日一早,部队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多次受敌包围袭击,七连指导员朱明、排长周堂受重伤,连长朱扣宝等被俘。突出重围后,七连仅存五六十人回到常熟根据地。
回顾历史,太仓市史志办工作人员章昌健感慨地说,虽然方桥村战斗损失较大,但打响了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的“第一枪”,而且发生在敌人自认为已控制的势力范围内,对日伪军震动极大,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打乱敌人的“清乡”部署。
在距离战争现场往北不到百米,是当年亲眼目睹方桥村战斗的陆焕球老人家。遗憾的是,老人年过九旬中风卧床,记者没能亲耳聆听他述说当年的战斗场景。2009年,老人接受太仓电视台采访时回忆,“1941年7月中旬某天夜里,我睡觉中听到枪炮声,交火的战场离得非常近,等枪声停息后,发现日伪军小队长和一个哨兵死了。第二天,我父亲和其他两个村民把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埋到我家的田里,就在我爷爷的坟边。”
其时,方桥村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主力部队撤走。但太仓军民面对强敌,坚持与敌周旋,就地开展斗争。根据史料记载,在杨子清请示反“清乡”工作途中牺牲后,接任县委书记的翁曦到日伪据点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镇压反动汉奸,震慑敌人、鼓舞群众;县区干部到农村开展工作,稳定民心;县大队在夜间打冷枪、摸敌哨,伏击敌人的巡逻队,转移敌人视线,掩护新四军主力安全转移;太仓人民群众不顾自身安危,千方百计地掩护党员干部、新四军及地方武装人员,照顾伤病员。
战火硝烟散尽,革命先辈在这块土地上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战火留下的红色血脉,将在新时代焕发新作为。
时下,方桥村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区镇出台的“三优三保”、占补平衡奖补等政策,稳步推进腾退整治、拆旧复垦,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去年底,方桥村村级稳定性收入达1000万元。村党委书记陈超表示,将继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开展集老街文旅、红色研学基地、智慧农业、创意体验等多位一体的特色项目,向“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