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丨王海浪:严把质量关的90后“钢铁医生”
2021-03-14 19: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靠墙摆放的一台台超声检测仪,桌上奇形怪状的钢铁构件……走进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无损检测工作室内,无损检测员王海浪,向记者回忆着自己4年前在这里准备中国技能大赛的日子。

“现在想起来是有点枯燥,但那时只想着把技术练到最精。”他说,那段时间训练到晚上11点是家常便饭,每天拿着探头检测钢板上的焊缝,和标准结果对比,思考检测误差究竟是怎么来的。

如今,准确检测、改进方案、提高效率,已是王海浪的工作日常,作为“90后”的他也渐渐成为了无损检测的“老把式”。但在2010年考入常州工程技术学院时,他连自己将要就读的无损检测专业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通过课堂学习,王海浪慢慢了解到,高温高压的化工设备、高楼大厦等,都需要“体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建筑的正常运行,少不了我们这样的人。”

2013年毕业刚入行时,王海浪只有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四种初级证书,没有资格参与检测方案设计、操作先进设备,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实际工作内容和自己在学校所学也有差异,他面对的不再是放在桌面上的成品,而是实打实的建筑,建筑上的焊缝可能很高,也有可能藏在犄角旮旯,操作难度大大提升。“第一次爬到16米高的钢梁上检测时,我不敢走,是骑在钢梁上慢慢挪过去的。”他笑着回忆说。

“要做这一行,就不能永远只做一个执行工艺的操作者。”王海浪回忆起他入行后的第一个项目——上海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该项目使用钢材较多,现场随时都有焊接好的钢结构等待检测,检测总量超过3.5万米。初出茅庐绝不是“业务不精”的借口,他顶住压力,在工作时遇到不懂的就向前辈请教,下班后还在工地宿舍里反复看书自学,顺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更坚定了自己的从业信心。

“其实我们就像是‘钢铁医生’,超声检测就像做B超,射线检测就像拍CT,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能不能通过图谱快速判断出相应问题,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积累经验。”对工作格外用心的王海浪意识到,“难活”“累活”才是最好的训练场。

2014年10月,王海浪被派到中建安装集团制造厂负责钢结构、压力容器等设备的无损检测工作,他借着这里检测对象焊缝结构复杂、种类多、检测方法多样的机会,在结束工作后,还要把已经测过的设备再检测一遍,对比结果,不断在检测实践中潜心钻研无损检测技术,从而拿下了UT-Ⅱ(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RT-Ⅱ(射线胶片照相检测)检测技术等四项资格证书。2017年,王海浪代表公司参加中国技能大赛,最终以无损检测员个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王海浪被授予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一名好“钢铁医生”不仅要与材料打交道,还要处理好与人的关系。工作7年多来,王海浪也曾遇到“难缠”业主,但他都守住了工作底线。一次,钢梁先在地面焊接之后,由于赶工期,业主想焊接完后直接吊装。但从质量把控的角度来说,王海浪认为在地面检测较为恰当合适,如有不合格的地方,在地面返修更方便,“人家着急要往上吊装,那我怎么办?我就往钢梁上一坐,肯定不允许吊装的”。

谈起雷锋精神,王海浪只留下一句朴素的感慨,“就是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口,争先创优。”

记者 王静 付奇

受访者供图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