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难。
昆山市率先遇到这种“难”——苏州于2017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昆山主动请缨、先行先试,比众多城市早“分”3年左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最近调查发现,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动作慢、分得粗,前面分、后面合,重分轻处、投放端与处置端不配套,求快不求好、分类质量差等问题,甚至“形式大于内容”,群众啧有烦言。
其实早在4年前,昆山就遇到分类与处置“两张皮”问题。“分得早”,如何还能“分得好”?该市依靠大数据及时纠偏,重新确立以“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的全产业链垃圾处置思路,从而走出“分分合合、垃圾搬家”的怪圈,开启垃圾分类推进绿色发展新范式。
这些年来昆山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和启示是:为分类而分类,“单兵突进”不可持续;为减量而分类,进行一体化处置,可让更多垃圾变废为宝。
□ 本报记者 林培 潘朝晖
垃圾桶越摆越多,垃圾数量却有增无减——垃圾分类不是垃圾桶分类
2018年开始,昆山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4类,城乡同步,强行入轨。“敢于争第一”的昆山人,一步到位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进而把这项工作做到全省领先。
而2019年11月的一天,该市分管副市长周继春一声“垃圾去哪了”的追问,唤起了大伙的“算账”意识。
昆山企业和流动人口多,全市平均每天产生约2800吨生活垃圾,数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本地与外运处置垃圾比例保持在61:39。而实施垃圾分类后,该市财政每年花在垃圾处置上的钱并未减少。
周继春下班后骑自行车暗访了几个小区,发现居民确实按4个桶分别投放垃圾,可垃圾清运车收集时,还是4桶不分“大呼隆”。
“我们每年花几千万元搞垃圾分类,虽然垃圾桶越摆越多、投放端分得一清二楚,可收集、运输、处置等后道环节还是‘一锅煮’,垃圾总量不减、处置经费不减,这样的垃圾分类会不会流于形式、劳民伤财、不可持续?”周继春在昆山市党政联席会上自曝短板的反思,引起与会者共鸣。
垃圾分类,不能变成“垃圾桶分类”!如何弄清垃圾构成底数,通过精准分类,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外运处置量?昆山市委、市政府要求垃圾分类“后半篇文章”尽快破题。
周继春四处讨教、苦苦思索,想到昆山与东南大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负责人傅大放。
“能否把全市主要行业日均产生垃圾量及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量占比搞清楚,以便有的放矢将垃圾分类进而处理利用?”周继春开门见山问道。兼任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的傅大放教授当场表态:“可以,但需要时间。”
57人团队“扒”了一个月垃圾,绘制全省首张垃圾源头图谱
通常,按人口数推测生活垃圾量,再乘以40%,可得厨余垃圾量。但这种“毛估估”数字,不大符合“潮汐式”用工的昆山实际。
2019年12月18日,傅大放教授找来研究生工作站和东南大学苏州校区16名在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又聘请40名工人,加上他自己,组成57人团队,开始了全省乃至全国首例现场“扒垃圾”分类称重调查。
傅大放这样解释采样原则:功能区决定生活垃圾产生源,此次选择的功能区涵盖居住区、企事业区、商业区和城郊村庄4类;采样点涵盖人口要超过全市总人口的1%,约1.67万人;采样点垃圾日产日清,要进行为期30天不间断的分拣称重。
2019年昆山常住人口166.59万人,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计算及预测方法》,人口在100万到200万之间的城市,采样点最少有20个。该团队在企业、居民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政府机关、农贸市场、公共场所和村庄等9个代表性生活场景中,选取21个垃圾产生点作为采样点。
“我们在城市东西南北各租了一套民房,保证同事们及时采样、雨雪无阻。”团队成员钱晶明博士介绍,那段时间,同事们每天凌晨三四点赶到垃圾收集点,抢在环卫工人清运垃圾前,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倒出分类、称重统计,确保采样垃圾是24小时内产生的。
经过1个月实地调查、1个月数据分析,2020年2月,5万字的《昆山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组成调查》出炉,首次对全市垃圾进行肌理透视、数据解析和样本推演,搞清了垃圾底数,也明晰了终端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和方向。
报告显示,2019年昆山市人均日产生活垃圾1.009公斤,其中人均日产厨余垃圾0.504公斤,占49.95%。“厨余垃圾占到生活垃圾近一半,说明什么?”钱晶明打开电脑告诉记者,厨余垃圾中包含大量有机质,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提取生物柴油等,“现在占比如此之高,说明资源化利用不够。”
“如果问你厨余垃圾占比最高的生活场景在哪里,你会说是宾馆饭店吧?错!”钱晶明笑着递给记者一张垃圾构成占比表,按厨余垃圾量高低排名如下——农贸市场占87.35%、村庄占69.87%、宾馆饭店占69.56%、企业占62.48%、公共场所占58.74%、政府机关占35.44%、学校占35%、居民小区占30.97%、医院占23.06%。而一旦识别厨余垃圾“基因”,也就等于找到了垃圾精准分类的“钥匙”。
同样,各生活场景中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占比也清楚呈现在人们眼前,其中很多数据颠覆了人们原来的认知和印象。
运用大数据优化垃圾分类路径,做到先减后分、边分边减、又减又用
以此次场景数据为基础,昆山构建垃圾分类和处置大数据库,以算法原理引领垃圾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利用。
自2020年初开始,该市根据行业或区域垃圾产量和成分的大数据,调整优化分类方式,突出分减并举、综合处置、一场景一策,将“源头减量”贯穿于垃圾分类和处置过程。
——农贸市场垃圾怎么减?从地头、运输、批发环节开始,去泥巴、去烂菜,推行净菜进场;让经销“烂菜”者相应多承担垃圾费,由此倒逼菜贩将垃圾减量理念向上游传递。
——村庄垃圾怎么减?统一城乡源头分类标准,加大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等设施投入。以奖代补,全市每季度考核一次,对排名前20名村社给予2万元引导资金,助力缩小城乡垃圾分类方面差距、推进均衡发展。另外,赠送每个农户两只垃圾桶,鼓励其利用剩饭剩菜养花、养树、适当养鸡,从而就地消化厨余垃圾。
——宾馆饭店垃圾怎么减?全市餐饮企业开展“光盘有折、有奖”活动,推出大中小份菜品,自助区不提供盒装饮品;后厨更换带沥滤功能的厨余收集桶。全市宾馆客房不主动提供牙刷、纸杯、梳子、拖鞋等一次性用品。
——公共场所垃圾怎么减?全面减少公共区域垃圾桶设置量,率先取消主干道两侧垃圾桶,只保留分类果壳箱,培养市民“带垃圾回家”习惯。去年3月1日起,市区136条道路两侧、9530个商铺门前的1923个公共垃圾桶全部撤除。同时,改商铺“随时扔垃圾”为环卫工人上门“定时定点分类收运”,促其减量分类和存放。
——企业垃圾怎么减?“幸亏这次调查纠了偏。”昆山市城管局负责人有感而发:原先以为企业不是垃圾分类重点场景,调查数据却显示,企业的厨余、其它、可回收和有害4类垃圾占比,分别达62.48%、30.69%、6.74%和0.09%,说明企业垃圾分类和处置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我们迅速调度力量,集中补企业垃圾减量化分类短板。”比如,厨余垃圾不混倒;员工“三班倒”企业提前统计每顿用餐者,防止食堂超量提供饭菜;丰富菜肴品种、提高菜品质量,以防员工吃腻了、“没胃口”而产生浪费。
——政府机关垃圾怎么减?此次调查显示,政府机关中其它垃圾占比高达61.74%,其中不少为纸巾、纸巾盒、牛奶盒、矿泉水瓶等。昆山迅速出台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践行绿色生活和办公制度,包括会议室、办公室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纸巾、瓶装矿泉水,饮用水供应将小桶改大桶;取消一次性纸杯,倡导自带水杯;能电子传输的就不打印,尽量双面打印;机关食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杯具,将盒装牛奶改为瓶装牛奶。
……
尽管昆山人口数几乎每月都有所增加,但自实施垃圾减量化分类以来,全市垃圾终端处理量逐月减少,2020年比2019年少处理垃圾6.27万吨,减少5.69%,垃圾源头减量初见成效。其中,2020年全市73家公共机构垃圾减量率达10.77%,走在全省前列。
以生活垃圾分类为起点,把城市所有垃圾纳入一体化处置生态链
生活垃圾分类了,那么,对城市里的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市政污泥、大件垃圾、绿化垃圾、河道水葫芦、秸秆等,要不要进行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答案是肯定的。去年下半年,当全市1152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走上正轨,昆山便着手将生活垃圾纳入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体系,实行“软”“硬”垃圾统筹处置。该市先后组织编写《昆山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10-2035)》《昆山市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利用规划》,率先布局建设“无废城市”,构建城乡生态环境卫生一体化格局。
有了大数据,更加好算账。经过减量化分类,昆山平均每天仍产生1100吨厨余垃圾,目前横长泾路厨余垃圾处置站日处理能力达100吨,北区和南区两个处置站日处理总能力为600吨,那么还剩400吨怎么办?
考虑到全市每年10%左右的垃圾增量,昆山投入1亿多元,于去年10月开工新建日处理规模6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今年4月即可投产。届时,全市厨余垃圾可实现全部就地消化处置。
经过分类处置的厨余垃圾变成“宝”。记者在横长泾路厨余垃圾处置站了解到,每天运来的100吨厨余垃圾经破碎、筛分、挤压,部分固渣用于焚烧发电、部分用于生产有机肥;油水污水则通过离心技术,提炼毛油,作为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每天,这里可生产15吨有机肥、提炼500公斤毛油。
像水泥块、旧家具之类“大家伙”以及枯枝烂树怎么处置?去年,昆山先后在花桥镇和高新区新建两个建筑(大件、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对废弃物进行拆解利用,或用于生产漏水砖、石膏板等。今年,该市又在张浦镇新建第三个资源化利用中心。3个利用中心每年可消化全市建筑垃圾110万吨、装修垃圾30万吨。
垃圾分类,还带来垃圾集疏运体系的转型变革。昆山境内现有88个垃圾中转站,究其数量多的原因,一是“邻避效应”作祟,各镇都在边界处建垃圾中转站,有的两镇中转站相距仅50米,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二是以往垃圾不分类,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合压缩,体积膨大,需较大储运空间。而今实行减量化分类后,垃圾大大“瘦身”,昆山计划打破镇区行政壁垒,3年内将88个中转站整合成5个中转平台,提高集疏运效率,还能节地100多亩。
昆山市市长陈丽艳说,垃圾减量化分类是一件很容易虎头蛇尾的难事,昆山之所以持之以恒,是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美丽昆山”生根,并形成长效机制,眼下这项工作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省住建厅城管局局长陈曦认为,近年来昆山这方面工作实现了“三级跳”,即从“生活垃圾简单分”到“生活垃圾减量分”,再到“所有垃圾减量分”,最终达到所有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目标。更多地方应学习昆山“跳”起来,不能总在分类的“跳板”前左顾右盼、裹足不前。
其实,昆山的做法并非“高”不可攀——就是“团”一个城市治理共同体,把垃圾“扔”进精细管理空间,赋予绿色灵魂,使之与宜居城市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