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韩虹 朱梦笛)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如何,扫码查看 “环保脸谱”就可知晓。去年12月2日在部省共建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江苏启动了“环保脸谱”管理系统。1月14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系统调试运行一个多月以来的建设应用情况。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环保脸谱”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对9万家环保信用参评企业完成评价赋码。今后,江苏将建立企业“环保脸谱”信息公示制度,对连续5星“笑脸企业”适当降低执法检查频次,给予政策倾斜。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治理能力
江苏企业“环保脸谱”究竟是什么?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吴昌子介绍,江苏“环保脸谱”包括政府“环保脸谱”和企业“环保脸谱”,外在显示是一个可扫描的二维码,可通过脸色表情和星级评价具体呈现企业的治污主体责任。
企业“环保脸谱”的脸色表情反映企业环境守法情况,分为“绿色(笑)、蓝色(微笑)、黄色(正常)、红色(难过)、黑色(哭)”五种,与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的颜色保持一致,星级评价则从问题整改、监测监控、应急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生态红线等五个方面设置指标,主要体现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政府“环保脸谱”的脸色表情则反映地区环境质量,分为“绿色(笑)、黄色(严肃)、红色(愤怒)”三种,星级评价体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化解环境信访纠纷等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吴昌子解释,根据评星标准,由系统进行数据抓取和自动评星,各评价类别不设权重,均可扣满5星。例如,监测监控方面,排污单位未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并上传报告的扣3星,具备安装条件未按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扣2星,最终展示星级以各评价类别最低评级为准,企业按相应评价指标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即可恢复得星。
“环保脸谱”架起沟通的桥梁
“江苏企业‘环保脸谱’既是展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一张脸’,也是搭建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主体有效沟通的‘一座桥’。”吴昌子介绍,近年来,江苏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但缺乏一个能将各项制度措施串联并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江苏“环保脸谱”体系的建设,以生态环境大数据为基础,集成生态环境治理各项改革制度、措施、成果,通过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以“脸谱”的方式直观展现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促使双方合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
据了解,传统的执法监管方式主要是依据群众举报开展现场执法、双随机执法、统一组织专项行动等,到企业时可能污染已经发生或者现场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执法监管的精准性不足,浪费了有限的执法资源。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时可转被动于主动,不仅能够及时掌握自身问题,还能根据收到的管理风险提示,自行开展整改,避免最终因发生违法问题而遭受处罚,实现了从“源头治污”。
而管理部门通过“环保脸谱”,可以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标准精准推送,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要求,避免企业因为信息获取不及时而造成不必要的投入浪费。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需求,搭建治理技术供需平台,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更好解决问题。此外,“环保脸谱”还可以最大限度整合涉企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一次填报多次使用,最大可能为企业减负。
奖励机制引导企业“提星争笑”
吴昌子透露,目前,企业“环保脸谱”系统已正式运行,对9万家环保信用参评企业完成评价赋码。预计到2021年6月底,基本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20万家以上企业的评价赋码,初步建成政府“环保脸谱”评价系统,对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开展评价赋码。
现行的这套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管理需求,先把各类系统中相对动态数据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企业有没有按要求开展污染治理管理行为。后续,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环保行为的落实,我省将对评价指标进行持续优化,增加更多反映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效能的指标,为企业精准画像。
为广泛推广这一系统,我省将通过建立企业“环保脸谱”与移动执法的联动机制。当执法人员在定位签到时,需要扫码查看企业“环保脸谱”,了解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执法过程中进行核实,督促企业整改。同时,还将基于企业“环保脸谱”探索建立企业分级管理机制,对连续5星“笑脸”企业可适当降低执法检查频次,优先列为豁免管控企业,并在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于连续3星以下的企业,要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整改,引导企业积极“提星争笑”,推动企业主动提升污染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