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展现江苏作为
2020-11-13 06: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巡 顾巍钟 王建朋 许海燕 梅剑飞  
1
听新闻

时空距离更近 产业协同更密 生态底色更绿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展现江苏作为

康力大道通车后,从吴江汾湖到上海青浦金泽的车程由原来40多分钟缩短到5分钟。11月9日,苏州市吴江区原莘塔镇,康力大道对接东航路通车仪式举行,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以来建成的首个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项目。

9月19日,全球最大的8英寸氮化镓工厂英诺赛科在吴江建成,吸引这家企业入驻,不仅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产业配套,还有沪苏杭半导体领域的产业基础,使其有信心在吴江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

在吴江,像英诺赛科这样看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政策和资源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华为、三峡集团、中新集团等重量级企业。11月1日,示范区挂牌一周年,公布32项制度创新成果。沪苏浙两区一县,吴根越角携手打造“黄金三角”。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一连串的精彩动作,正是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的要求,在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江苏作为的生动景象。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从青嘉吴到沪苏通,从苏锡常到宁镇扬,江苏全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铁高速互联,跨江大桥加密,城际协作密切。单是今年,全省就筛选入库80个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实施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五大类,年度计划投资1309亿元。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总书记对长三角地位和作用的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展现江苏担当作为。”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优势,主动发起循环、积极融入循环,实现制造升级、创新升级、消费升级,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要坚定不移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路子,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上有作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开放能级和水平,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敢担当。

以省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江苏热点在苏南,重点在跨江,难点在苏北。

对江苏而言,局部一体化先行,加强都市圈协作,是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有效路径。今年8月,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做深做实苏锡常、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加快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大循环。

宁镇扬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之一。去年底,南京都市圈规划专委会首次把常州溧阳市、金坛区纳入,不但囊括省内宁镇扬三市,还把常州以及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延揽进来。今年7月,宁镇扬三地党政领导齐聚南京,合力打造更紧密“发展共同体”。

顺江而下,夜景卫星图中形成的连绵150公里“耀眼光区”,是苏锡常城市群。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合作峰会在苏州召开,三市共同签署《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为苏锡常一体化摁下“快进键”。

在江苏扬子江城市群中,泰州是江苏发展的“中部支点”,常州定位江苏“中轴城市”,江阴、靖江往来密切。常泰大桥紧锣密鼓建设,江阴第二长江大桥开建,锡常泰跨江合作,实现江苏“中轴崛起”。

从“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江南江北互动密切。4月7日,南通市党政代表团考察苏州,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跨江融合发展,争当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示范。7月13日,泰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无锡、苏州取经,深度融入苏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沿江轴”蓄势勃发,“沿海轴”开始发力。随着沪通铁路即将通车,上海—青岛沿海铁路贯通,江苏沿海三市开始承接南京、苏南石化、钢铁行业的战略性转型和转移,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南通中天钢铁、通州湾出海口等大项目实施,正让江苏沿海成为长三角“有力的一翼”。

融入长三角,苏北不甘落后。盐城是唯一跻身长三角中心区的苏北设区市,从战略规划、交通衔接到产业配套,盐城全面进击,全方位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今年上半年盐城新开工亿元项目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就有106个。

从盐城、淮安到宿迁、徐州,一条条高铁拉近苏北与长三角核心区的时空距离;从苏宿工业园、宁淮特别合作区到沪苏大丰产业集聚区,南北挂钩联动发展不断提速。

以省域一体化为基础,以城际协作为抓手,城市间产业链衔接密切合作。8月20日,2020无锡(杭州)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洽谈会在杭州举行,杭州的互联网基因,无锡的物联网基础,两个“万亿级城市”寻求 “数字共生”。同一天,2020年徐州—杭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专题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江苏两座城市同一天赴杭州举行招商洽谈会,是苏浙密切合作的有力佐证。

一体合作,跨界先行。2月13日,昆山花桥与上海嘉定签订《嘉昆两地联防联控备忘录》。3月20日,由南京腾亚精工投资20亿元的精密工具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在马鞍山博望区签约,落户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过去,南京人对马鞍山新成立的博望区还很陌生,正是因为宁滁一体化发展,南京人记住了博望。

6月6日,沪苏浙皖“一岭六县”,也就是上海白茅岭农场,浙江安吉县、长兴县,江苏宜兴市、溧阳市,安徽广德市、郎溪县签订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6”,同向同行,要把苏沪浙皖交汇处的这片“生态绿心”,建成长三角共同的“后花园”。

从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做起

4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发布,明确江苏落地落实的重点任务、重要事项、重大政策共60条。这是江苏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从“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做起”,江苏聚焦交通、科技、民生等重要领域,制定“三重清单”,落实工作专班,推进一体化目标任务实施。

交通基础设施,是“三重清单”中的“重中之重”。去年12月16日,徐宿淮盐高铁、连淮高铁开通运营。今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通车。10月29日,连镇高铁淮安至镇江段试运行,连镇全线即将贯通。年底前,盐通高铁、连徐高铁也将全面建成通车,连云港到南京只需两小时,南北跨江出行又将实现历史性跨越。

“‘轨道上的江苏’全速推进,江苏各设区市将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无缝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在建南沿江铁路、宁淮铁路、沪苏湖铁路等推进有序,北沿江高铁开工在即,纵横江南江北的高铁通道加快构建,打开苏北、苏中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的战略通道。

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江苏是重要支撑。去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跻身世界级大机场行列;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快马加鞭,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和机场群,拉近江苏与长三角、与全国、与全世界的时空距离。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实现一日连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长三角区域两小时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间一小时通达,都市圈一小时通勤。

长江是沿江城市横向的黄金带,也是南北的“阻隔带”。从“拥江发展”走向“跨江融合”,江苏不断加密过江通道建设。今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江苏在建过江通道现有8座,到年底,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五桥还将实现通车。到2035年,全省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将达44座,过江通道平均间距由现状的31公里缩短到12公里。

让“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全省港口一体化加快布局。去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成后,江苏沿江港口由“江港”变“海港”,沿江港口5万吨级、10万吨级、20万吨级及以上船舶到港艘次持续增长。“一盘棋”整合集装箱市场运营,江苏成立省港口集团集装箱公司,加快建设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苏州太仓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

南通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市域沿海开发和江海联动发展,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不断提速。启东人唐水生从事电动工具行业,他每年出口300多只集装箱,都要从上海港往来,“如果能在家门口出海,每只集装箱运费就能省下2000元”。

借势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纷纷开足马力,提升机场、高铁站、港口等枢纽功能,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一个个强支点让“流动的江苏”活力满满。

综合立体交通日益完善,为江苏畅通深融长三角的“血脉”;均等便捷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方便人员往来就业,让居民“获得感满满”。

在“江南腹心”建设超级都市圈

地缘相近、文化相连、产业互联,让“青嘉吴”这片“江南腹心”走到一起,携手沪苏嘉城市群,打造跨省域、最江南的超级都市圈。

行走示范区,身畔长河如带,碧湖如玉。但错综复杂的水系,让跨界“水账”一直难以“算清”。“过去水体保护是各干各的,水葫芦漂过来,就相互扯皮。”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说,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出台后,今年三地47个主要跨界水体将建立联合河(湖)长制,有效破解治水难题。

制度创新,破题之钥、治理之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一年来,示范区聚焦跨域区域协同发展中的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信用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重点攻关,改革突破。在要素流动上,示范区探索开展金融同城化服务,出台“金融16条”,推进“一网通办”在示范区集中落地,设立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在生态保护上,探索建立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制度。

5月22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试行)》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一个目录明导向、一个标准定准入,在全国首次实现跨省级行政区域执行统一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统一的产业项目准入标准。

根据这份产业目录,示范区着力发展“4+1” 产业,即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以及生态型湖区经济,亩均收益达到100万元的项目,才能进入示范区。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6月18日,国内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总体规划的形成,意味着示范区统一基础底板、用地分类、规划目标、核心指标,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

这张蓝图上“重头好戏”,是两区一县联手打造“水乡客厅”,对标威尼斯水城,建设世界级水乡旅游目的地,建成上海、苏州、嘉兴等城市共同的“湖荡绿心”。

有风景的地方才有新经济。示范区的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在生态底色、江南文化中嵌入创新资源,在湖光山色、水乡文脉中发展新经济,示范区打出“生态绿色”和“动能转换”两张牌。根据总体规划,示范区河湖水面率不降反增,改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开发模式,转向创新驱动、集约开发。

民生共享,让“三家人”变“一家亲”。在上海朱家角,长三角智慧医院即将投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顶级专家在线提供服务。医院选在青浦,补上示范区医疗资源短板。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用,打造一块民生幸福的高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介绍,示范区已率先实现医保一卡通2.0版,两区一县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覆盖三地参保人员231万,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基本医疗广覆盖”。示范区开通跨省域公交线路17条,其中示范区公交5条、跨省毗邻线路12条,日均服务旅客出行近万人次,票价由原来的长途票10多元下降到公交票2元。

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执行者,始终把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服务一体化中担当重大使命,在融入一体化中拓展发展空间,在推动一体化中高质量发展,江苏必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 孙巡 顾巍钟 王建朋 许海燕 梅剑飞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