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记者从省民政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25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有80.1万人通过低保兜底脱贫,有8.9万人通过特困供养兜底脱贫,占脱贫总人口的35%。全省7.8万重点监测对象中,28%的易返贫对象和23%的易致贫对象已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救助。
未参保失业人员可获临时救助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林莉介绍,为让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江苏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收入不低于6000元的目标要求,倒排制定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标计划。2020年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10元(年7320元),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71元,率先以设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基本民生保障同城同标,凸显底线公平。今年1-8月,全省民政部门共对678万人次困难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27亿元。
我省还适度扩大低保范围,目前全省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7.84万户、67.16万人,其中重残、重病“单人保”4.57万人。特困供养范围扩大后,全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目前全省共保障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0.26万人。
临时救助范围适度扩大,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的,经本人申请,参照3-6个月低保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目前已惠及810名未参保失业人员。
22.1亿元社会“活水”注入
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张燕介绍,2017年起,江苏社会组织开启常态化、全国范围的扶贫行动,帮扶形式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省3290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帮扶项目5447个,累计投入资金约22.1亿元,受益人数超600万人。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7万个,总量居全国第一,仅今年全省就有1329家社会组织开展帮扶项目3094个,投入帮扶资金7.22亿元。
在帮扶省外深度贫困地区时,江苏采取“挂牌督战”方式,帮扶重点县及贫困村。省内帮扶则围绕12个重点县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问题。江苏还摸索出帮扶方、受益方、实施方、当地县级民政局四方签订协议的模式,确保帮扶项目实实在在落地生根。
慈善力量巩固脱贫战果
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二级调研员沈琪介绍,去年省民政厅将“聚焦脱贫攻坚,编制慈善需求清单”列入省政府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细化实施方案。目前,民政部门已组织和指导慈善组织对接1732个项目,促进了慈善资源供给与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今年,省民政厅创新启动两大慈善帮扶专项行动。“帮特困、助急难慈善再救助行动”筹集2000万元慈善资金对接苏北五市,解决群众急难问题。“让善汇流、为家充电”活动在全省动员20家慈善组织,筹集1418万元慈善资金,为2.4万户困难家庭赠送600元“家电包”。
在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领导下,截至9月底,全省共募集慈善资金17.47亿元、物资折价5.433亿元,按捐赠者意向支援湖北和我省疫情防控所需,拨付资金16.85亿元、物资折价5.429亿元,已拨付款物分别占募捐总量的96.45%和99.93%。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1.2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团体)、30万名志愿者、3万余名社工参与疫情防控。
另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省共有慈善组织604家,持证社工6.58万人,总数居全国第二;登记注册志愿者1600余万人,总数居全国第一。
记者 唐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