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数说“十三五”|江苏财政民生支出比2015年增长27.6%
2020-10-22 15: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养老金逐年增加,教育越来越好,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家门口的大戏越来越精彩……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近年来江苏人的普遍感受。

老百姓幸福感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全省财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间,全省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76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96亿元,增长27.6%,民生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财政一般公共预算77%以上,民生是我省公共财政投入的最大领域,有力支持了我省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女儿在南京市鼓楼区天妃宫幼儿园上学。中班时,每月学费936元,上大班后,可以享受6000元的学费减免,我们每个月只要交300多元学费,太高兴了!”南京市民马冬说,南京的惠民园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教育负担。2019年,南京市鼓楼区财政局安排全区大班幼儿免学费专项资金5040万元,惠及9000多名幼儿,民办惠民园专项资金1790万元,惠及全区11所民办惠民幼儿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始终是我省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优先投入、优先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不断完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省教育支出由2015年的174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214亿元。2020年,全省各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教育经费2290亿元。

泰州市区万达广场有一家“一学空间自习室”,创办人是24岁的大学毕业生施昱媚。去年5月,施昱媚看中有偿自习室项目,决定辞职创业,但启动资金不足。为此,她申请了10万元“富民创业贷”,由财政贴息,免息使用三年。

这只是财政有力支持就业创业的一帧剪影。省财政厅社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6年至2020年,省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约60亿元就业补助资金,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同时,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全省筹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87.7亿元,支持实现更加高质量就业。

在卫生健康方面,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省级财政累计下达615亿元,支持将我省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人均不低于380元提高到2020年的5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省级财政累计下达103亿元,支持市县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人均不低于40元提高到2020年的80元,我省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方面,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资金累计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98亿元,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落实城乡低保政策,我省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2015年每人每月335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500元。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省级财政累计下达162亿元,支持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5年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160元。

2019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实况),比2015年下降21.8%;104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断面比例达到78.8%,较“十二五”末高17.3个百分点。

雾霾天减少了,黑臭河消失了,环境质量明显变好的背后,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省财政厅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节能环保支出从2016年的28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73亿元。2016年以来,省财政共安排100亿元,支持太湖水污染治理,安排75亿元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十三五”期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80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802亿元,年均增长仅2.3%,与此同时,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年均增长6.3%。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政策性减收、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我省对民生领域的支出不降反增。保障民生,钱从哪里来?

我省以压促保,打好“铁算盘”,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通过政府支出做“减法”,节用裕民。全省“三公”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60.8亿元,减少到2019年的39.6亿元,降幅达到35%。省级机关继续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各单位公用经费、一般性支出等在年初预算压减10%的基础上再统一压减5%。同时,我省做好“加法”,下大力气挖潜,清理收回存量资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用好优质存量资源,加大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

今年以来,省财政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全力推动“六稳”“六保”任务落实,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8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818.5亿元。用好用足中央财政特殊转移支付、抗议特别国债等资金,建立直达资金工作机制,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筑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底线。统筹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确保疫情防控和各项重点民生支出需要,有力支持了全省高质量发展。

记者许海燕/文 王建朋/制图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