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9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数量全国居首 ——
江苏身影,这样竞逐集群“国家队”
工信部组织的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结果日前揭晓。在此次全国20个入选集群中,江苏占据3席,分别为常州新型碳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泰连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
至此,在这个国内最高规格的集群竞赛中,江苏已先后入选9席,数量全国居首。
为什么是它们?
产业“硬实力”的体现
“常州新型碳材料产业的崛起,堪称‘十年磨一剑’。”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铭直言此次入选殊为不易。2011年,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落地常州,同步启动全国最早的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建设,率先发展石墨烯产业。
以石墨烯材料为代表,常州全力打造新型碳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包含碳基纤维复合材料、碳基高分子材料、特种碳基功能材料等细分领域。去年,集群产值达823亿元,约占全国信息碳材料总产值的15.3%,其中石墨烯相关产业产值占比近三成,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全国第一阵容,部分领域在全球领先。
“集群迅速发展得益于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张铭介绍,去年集群研发总投入29.2亿元,获发明专利授权331件,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56个。经过十年布局,一个“东方碳谷”正在崛起。
此次入选的集群不仅有这样的产业新贵,还有我省传统的优势产业。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地跨南通、泰州和扬州3市,海工装备约占国内市场1/4;船舶制造业规模居国内第一,2019年造船完工量超1500万载重吨,占全国四成、全省八成,集群内45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近1400亿元。
“人才集聚为集群发展平添源源不断的动力。”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志勇举例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技术研发队伍达350多人,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占比达60%。去年,南通培养船舶海洋工程系列工程师超500人,目前该集群从业人员超过17万人。通过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上中下游企业和相关高校开展重点项目研发,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
也有通过“组团建群”而实现险胜的。“我们在最后时刻PK掉了深圳。”泰州市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泰连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拥有企业2400余家,总产值达2600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10.88%,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集聚效应,更成为提升江苏大健康产业“续航能力”的助推器。
为什么要竞赛?
“雁领”国内产业提升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为何吸引全国各地产业集群趋之若鹜?
事实上,这场竞赛已预热一年。去年,为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工信部启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从全国遴选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如果把入选的集群比作“国家队”,那么这场竞赛就是“国家队选拔赛”,入选数量,自然成为对各地产业发展的集中检验。
省工信厅制造强省推进处处长徐军指着厚厚的材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工信部已举行两轮初赛,去年江苏共6个集群胜出率先入围,分别为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无锡物联网集群,徐州工程机械集群,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苏州(无锡、南通)高端纺织集群。加上今年揭晓的二轮竞赛中标结果,江苏共9个集群入选(涉7个设区市),总数居全国第一,领先于广东和浙江。这9个集群将先后代表江苏参加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决赛,最终会形成15个左右的集群国家队。
入选名单与江苏产业发展的布局也高度契合。早在2018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意见,提出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母”,增强江苏经济整体竞争力。目前我省入选的集群中,已涉及其中8大领域,江苏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
从集聚发展到集群发展,正是工信部力推的产业优化发展方向。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进行集群竞赛,不仅仅是对各地产业发展水平的检验,组建“国家队”之后,要雁领国内产业整体提升,从而打好“国际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
集群化,然后呢?
让江苏“产业群”闪耀世界
这场“国家队选拔赛”刚刚开始,从竞争到竞合,最终目的还是推动各地产业质态的全面提升。
“单单泰州一个城市的医药产业规模放到全国是不可能在竞赛中胜出的,但集群也绝非三地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布局、特色结合。”泰州市工信局主导产业推进处处长许玉祥表示,泰州长于医疗器械,连云港和无锡侧重生物医药,集群化发展相当于构筑起三市医药产业的“联盟”,扬长避短,通过整体打造“一城一港一谷”,产生“1+1+1>3”的效应。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规模占全国四成基础上,实现产品绿色化、智能化,全力打造船舶制造“江苏品牌”,推动国内船舶海工产业由‘造壳’迈向‘造芯’。”蒋志勇说。
竞赛的意义不止于比赛本身,集群化发展也远不止仅仅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徐军表示,竞赛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集合起来同台竞争,有助于调整集群培育重点,寻找差距谋求自身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集群化发展,是新经济形势下,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抓手。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应当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力做标杆。”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杜宇玮认为,目前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还存在先进制造业产业“聚而不群”、世界影响力不足等现实短板,未来发展需坚持系统化思维,进一步延伸拓宽产业链分工网络,加强价值链上下游环节的协同集聚,同时立足本土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优势,吸引全球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在产业集群内“落地生根”,主动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
“江苏不缺企业,也不缺产业,但是缺真正集群化的、能够走向世界的产业群。我们希望通过培育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本土优质产业集群,代表中国产业的发展面貌。” 徐军说。
记者 付 奇 颜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