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0.9%↑ 江苏凭的啥?
2020-07-21 18: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林元沁 顾敏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阳光终于露出久违的笑脸。今日江苏出梅,比往年略晚一些。

但好消息总不会晚到。“上半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22.92亿元,同比增长0.9%。”昨天,江苏有一份重要的“成绩单”出炉,引起诸多关注。

翻看这份“半年成绩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令人振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之下,这股经济复苏的火热力量,显得尤为珍贵。

从一季度同比下降5%到上半年实现正增长,加速破“疫”复苏。数据向好、经济回暖的背后,经济大省江苏如何一步步练就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如何在危机中孕育发展新的机遇?

不妨细细来品。

1 极强“韧性”带来满满信心

今年,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经济复苏战,是全省上下共同面临的大考题、必胜题。

埋头答题,江苏也的确很拼。

时间向回拨。早在春节之前,江苏就部署了防疫物资生产加工企业的紧急复产。2月9日,就着手启动面上企业的复工复产。

2月12日,江苏省《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给因疫情受阻的经济运行送来“及时雨”。

随后,在制定实施“苏政50条”及《服务指南》152项办理事项的基础上,江苏又相继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促进文旅消费等方面系列政策措施,实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等,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苏州十条””无锡新政20条”等一系列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像”雪片“一样飞来,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南京在全国较早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今年2月至6月,减免社保费用超过130亿元,惠及近16万户参保单位。

有网友说,回望这半年,江苏就像是在运筹帷幄一盘大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一贯“稳稳的”作风。

在2月17日举行的江苏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娄勤俭就提出了“要坚持安全可控、系统推进、分步实施,稳妥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凸显的正是稳健的主基调。

以重大项目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月19日,江苏发布了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瞬间刷屏。

经济大盘能否稳住,大小企业的信心首先要稳得住。就在同一天,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门用了一天时间在南京调研。有印象的读者可能还记得,这次调研的对象,清一色都是企业。

“企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帮助解决,希望你们坚定信心、严格管理,在落实好防控举措的基础上加快生产进度,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娄勤俭在调研中对企业家们如是说到。

“瞭望君”注意到,娄勤俭还去往苏州、无锡、常州、扬州、连云港等多个市调研。在受到疫情冲击的艰难时刻,他的一番番暖心话语,传递给企业复苏的力量,给了企业稳稳的信心,逆势而上凝心聚力谋发展。

伴随着春光,3月初,江苏较早进入全域低风险区域。进入4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被疫情抑制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迅速“回血”。

在昨天公布的江苏上半年“成绩单”也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全省各地推出消费促进活动,对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大众商品的消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这样分析。

打赢“经济复苏战”,消费复苏是重点。还记得吗?3月的最后一天,娄勤俭在扬州调研时来到东关街考察商业街区恢复营业后经营情况。

在东关街百货商店,他微信支付购买了一盒秦邮董糖,请大家品尝,并详细询问开业以来经营情况,要求有关方面切实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为了推动复工复产复市,让经济尽快“苏醒”,南京、苏州、无锡......几乎每个市的主官们都带头走进实体店进行消费,向市民传递出稳稳的信心,鼓励他们尽快拥抱美好生活。

江苏推动消费的决心,还体现在政策供给方面。上半年,南京率先向市民和困难群众发放7大类共3.21亿元消费券。无锡市区依托“灵锡”APP等线上平台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涵盖餐饮、百货零售、文化旅游等方面。

截至目前,全省各地政府累计发放消费券约27.1亿元,撬动消费近300亿元。

疫情冲击就像一场极端压力测试,容不得半点马虎对待。有专家评价说,在这场考试中,江苏充分展示了经济韧性强、潜力足的优势,交出了一张优秀答卷。

投资的脚步足以说明一切。在主要经济体陆续“停摆”的背景下,江苏却成为外资企业重要的避风港和利润源。国际资本深耕江苏的战略没有变,投资江苏的意愿在增强,采购部分国外高技术产品、设备也出现重要“窗口期”。

今年1月至5月,江苏新设立1126个外商投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8.7%,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危中抢机、化危为机,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4月3日举行的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娄勤俭这样指出。

致力危中抢机,化危为机,努力把倒逼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瞭望君”觉得,正是江苏人的这股韧劲,造就了江苏经济的这股韧性。

想要在危机中开拓新机,确实是需要不一般的本领和招数。有心人士可能已经注意到,近来,江苏省委召开的几次常委会会议以及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中都强调,要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为坚实的“稳”来助推“进”,以更有质量的“进”来应对“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不变应万变。放眼全省,各地各部门一如既往在绷紧防控这根弦的同时,不断擂响发展的“战鼓”,各展绝招拼创新、拼产业、拼项目......

2 大项目、稳投资站C位

江苏经济的持续回暖,与前期抓大项目、稳投资密切相关,但又非简单的投资拉动。

对冲疫情影响,抓大项目、稳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招,作为实体经济强省的江苏当然深谙此道。而昨日公布的半年经济报也告诉我们,抓大项目在江苏经济保卫战中发挥了大作用——

“重大项目投入支撑有力,列统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6.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6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增长22.3%、20.4%、23.4%。”

江苏如何紧紧牵住大项目这个“牛鼻子”?可以说,从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各市县主要负责人,都对大项目格外挂心。

连日来,他们密集开展调查研究,就挂钩联系的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下到最基层、走到最前线去帮助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化危为机”“危中寻机”。

比如,4月16日,娄勤俭专题调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并与沪通公铁长江大桥项目和苏锡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视频连线。“推动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迈进是一场硬仗,要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以重点突破带动交通发展加速跨越。要紧抓重大项目推进,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和计划项目开工,形成滚动发展态势。”他这样强调。

再如,4月23日,娄勤俭在南京专题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情况,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也是他牵头联系的重点改革任务。这次调研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并举,下决心解决“重化围江”问题,要“一企一策”更有针对性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让沿江腾出的空间优先用于发展智能制造、高端服务、绿色产业。

吴政隆专程到连云港徐圩新区,考察石化产业基地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明确要求以最先进技术、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打造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这告诉我们,狠抓重大项目,江苏不仅是为了把GDP数字提上去,更重要的是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好,不断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大项目密集开工的背后,是在江苏四处涌动的招商热潮。

作为开放大省,外贸外资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为了稳住外资,江苏专门出台23条稳外资新措施。

这些措施的“含金量”有多高?商务部直接“抄作业”,专门印发《关于推广江苏省23条稳外资新措施的函》,将江苏省政府近期推出的23条举措印送全国各省(区、市)参考借鉴。

在诱人的政策和江苏优越的营商环境招引下,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急吼吼的在江苏投资扩产的外资企业也有不少。

比如,星巴克将在美国以外最大的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放在了昆山,签约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发来贺信。

6月18日,娄勤俭在南京会见了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并共同见证了金鹰(溧阳)莱赛尔纤维项目、金鹰(如皋)产业园项目签约。而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诚然,疫情给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少阻碍,但对于实干的江苏人来说,这都不是事。

疫情期间不能“面对面”?那就“云对云”!

给钱、给地、给服务,全球招商宣讲轮番登台……江苏各地通过“互联网+精准招商”保持外资引进力度、“一企一策+全要素保障”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降门槛+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外商投资环境,打出稳外资一系列“组合拳”。

比如,1月3日,苏州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向全球首发“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向全世界发出的最诚挚邀请函,一大批外资按图索骥,纷至沓来。

淮安3月4日举行国际食品博览会招商路演暨外资项目“云签约”,与100多家世界500强、国内百强知名食品企业通过手机、PC端连线方式,共线上签约外资项目10个,总投资7.7亿美元。

无锡市组织600多名服务专员深入企业了解发展动态及投资计划,顺利推进养乐多增资、三菱化学薄膜增资项目洽谈。

……

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看起来是一个大家熟知的“老办法”,但江苏要的不仅是资本,更是要不断用高科技构成要素的投入,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

数据不会说谎。

从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数据看,新基建是上半年撬动投资的关键点——随着新基建和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江苏基础设施投资从一季度同比下降18.3%,一跃成为上半年同比增长13.5%。

而得益于新基建投入步伐不断加快,挖掘机、变压器、光纤、光缆等产品产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分别增长29.5%、3.3%、6.8%、8.3%。

另一组数据同样令人振奋: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带动新兴动能释放“潜能”。1~6月,受电子、医药行业拉动,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7.07%。

当下,这些重大项目正集中释放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既可构成当期需求、助力稳增长,又可形成未来有效供给、优化产出结构,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持续双向拉动作用。

3 比学赶超化解“难上加难”

增速从负转正,江苏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疫情带来发展的“难上加难”,新旧动能转换,外部压力不减,传统路径不畅……此时,每一个增长点都要克服重重阻力,每一次新突破都需走出“舒适区”,加速奔跑。

正如在4月27日召开的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娄勤俭所说,江苏各地各部门都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昂扬江苏干部不服输、不言败的斗志,弘扬勇攀登、争一流的精神,保持奋力拼、迎难上的劲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来一场比学赶超。

娄勤俭强调的“比学赶超”,并不是寻常概念。他提出的“比”,是在困难考验面前比信心定力、比创新锐气、比斗争精神;“学”,就是要学复杂多变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方法,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赶”,就是要对标先进、精准发力、赶快行动;“超”,就是要把各地各部门的努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全省整体发展的水平跃升、境界提升。

“比学赶超”给江苏各地都带来了什么改变?

奇招妙招多了——

比如,南京启动“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发布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等4个行动计划,彰显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强大决心。苏州率先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将其视为未来苏州产业的重要支撑,着力建设“中国药谷”。徐州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南通誓言“关口冲刺,必须要有一股子勇当先锋的劲头”,连云港喊出“后发先至,矢志打好翻身仗”,无锡倡导“领先领跑,精绘全面小康‘无锡景’”……

再比如,各市竞相发展夜经济。“夜之金陵”“苏州八点半”“龙城夜未央”“夜港城”……一个个夜经济品牌先后亮相,满载着各地利用夜经济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待。

“串门”多了——

在苏南,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在苏州举行,三座苏南发达城市坐在一起,要成为区域合作“最佳拍档”。5月7日至9日,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南京考察,江苏最耀眼的“双子星”——南京、苏州要组成“最佳CP”。

在苏中,南通市党政代表团就开启了一趟江南之旅,跑遍苏锡常三市,并且和苏南三市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协同推进跨江融合。7月4日,2020年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上,宁镇扬三市党政一把手聚首签约,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再看看苏北,5月7日至8日,淮安市党政代表团也到宿迁和盐城考察,重点考察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农房改善、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

不仅是“串门”,回来还要“交作业”。

7月16日,盐城市委用了整整3个半小时开了一场热气腾腾的会。南通这些年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考卷差不多,为什么南通得分这么高?学南通,学什么?……结合7月10日至11日盐城党政代表团前往南通考察的所看、所见、所感,考察归来干部们又集中坐下来,找差距、谋发展。

劲头更足了——

今年一季度实现了惊人的“逆势增长”,但南京却冷静地看到“工业发展上仍存在突出短板”,誓言要“以工业经济的进确保经济基本盘的稳”。7月21日,南京大手笔拿出10亿元,邀约10万研究生就业见习,广纳四海英才。

苏州实际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但除了“坚决守住外贸基本盘”,苏州更提出“要把决战决胜的利器统统拿出来”。7月18日,在苏州召开的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大会上,苏州高调提出要打造新苏州制造“时代巨轮”,把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另一个万亿级产业。

再看看镇江。“既要全力奔跑,也要抬头看路。”在7月9日召开的第五届镇江智库论坛上,镇江提出要立足重大战略和镇江实际,提高主城区首位度,做强东西“两翼”,在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大战略的过程中善势、借势、造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

显然,全省各地的这股子拼劲,让“比学赶超”这四个字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当然,这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比学赶超”,都是建立在疫情“可知可控、精准防控”这8个字的前提之下。在江苏,从政府到民间,防疫这根弦,一直在绷着。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仍在持续,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稳需求、稳产业链、稳就业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下半年如何破局谋发展?7月17日,娄勤俭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方向。

娄勤俭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摆在首位,继续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的策略,用“防得住”保障“放得开”。

眼下,江苏经济蓄势待发,孕育着新一轮的生机与活力。下半场的精彩,让我们好好期待吧。

记者 林元沁 顾敏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标签:江苏;疫情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