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就业扫除“隐形路障”
2020-07-05 06:3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袁 媛  
1
听新闻

近日,人社部通过互联网开展“就业政策建议——您来提,我来应”意见征集。不少网友提到招聘中不合理的专业限制,比如“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不属于土木工程专业”“邮政系统招考不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学校自设专业没有纳入专业目录”等。今年就业不易,社会对就业环境的公平性较为敏感,回应好这些真实的求职关切,需各方拿出实际行动,合力扫除就业“隐形路障”。

明明所学专业符合应聘岗位的专业要求,却因专业名称不一致而被拒之门外,不少求职者都遇到过这样的经历。究其原因,既有人社部门与高校之间专业名录不同步、对专业解释不细化的因素,也有用人单位对岗位设计不够细致、对专业了解不够深入的缘故。往年,求职者在遭遇专业名录不一致的“梗阻”时,往往是惋惜与心仪的工作无缘,努力再谋新职;但今年的就业市场压力巨大,这种“隐形路障”很可能会让一些小众专业、新设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打破限制就业的条条框框,为更多求职者提供更为平等的就业机会刻不容缓。政府部门作为促进就业的“第一责任人”,应做好调查摸底,厘清就业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尽快统筹制定符合“保就业”需要的各项政策。以专业名录为例,在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之间共享信息、统一口径应该并不困难,难就难在一些高校自主办学设立的专业,与专业名录并不完全一致。专业学习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应当严肃、可靠,主管部门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须更加专业审慎、认真负责。

同时,有关部门在面对其他各类隐形就业限制时,也应有态度、有作为。专业名录不一,仅仅是隐形的就业限制中的一种,诸如用人单位对“专升本”和全日制本科区别对待、要求“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同样是一种隐形的“就业路障”。人社部门应加强指导与督查,对就业歧视行为依法纠偏、敦促整改,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推广“重学历但不唯学历”的招聘观念,营造更为公平宽松的就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全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减少就业歧视与限制也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各方都应肩负好自己的责任。高校能否为遭到就业歧视的毕业生“鼓与呼”?此外,用人单位也应检视自身的人才观念,打破不合时宜的招聘限制与歧视,强化选聘人才的能力与水平,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全社会形成扫除就业“隐形路障”的合力,定会为“最难就业季”送上阵阵暖风。

标签:
责编:费念渠 崔欣
下一篇